2018-08-28 22:26 |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 王湛 通讯员 邱伊娜 马宇丹 陆理宁,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浙大出过什么名人?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浙大出过什么名人(浙大藏着一位段延庆)

浙大出过什么名人

2018-08-28 22:26 |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 | 王湛 通讯员 邱伊娜 马宇丹 陆理宁

看过《天龙八部》的人都知道,金庸先生的笔下有一个可以“用肚子说话”的角色——段延庆。其实,在浙大就有一位习得这种“高能”本领的同学,2016级生工食品学院硕士研究生李加伟。

201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腹语大师刘成与他的搭档“空空”,带来了一个叫《空空拜年》的腹语节目,一下子就把电视机前的李加伟给吸引住了。

四年以后,他已经是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腹语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获缺的部分。

这个带着黑框眼镜、留着寸头的大男孩儿和你初次见面,四周的空气中会冒出一声“hello”。当你看向他,他却无辜地看看自己手上的木偶,用眼神告诉你“这可不是我说的,是它。”

用肚子说出来的话和用嘴巴说出来的话,是一样么?可以扫二维码亲耳听哦。

入门需要3-6个月,精通至少得5-10年

国内腹语爱好者大概千人左右

早上7点,李加伟就早早地出现在实验室里,花上20分钟的时间读书,但他不是开口读,而使用这个机会来练习腹语。

“腹语并不是真的肚子在说话,而是经过了一定的专业训练之后,改变了我们发音的方式,”李加伟解释道,“说腹语的时候,是肚子用力,将气息在腹腔调和,打在声带的特殊部位,声带被动震动。就像小时候在上课偷偷说话,嘴唇不动,但是声音已经传到同桌耳朵里了。”

简单地说,就是用舌头和上颚代替上下嘴唇来发音。

学习腹语没有很高的门槛,也不需要任何的基础,但最难的就是坚持,如果对腹语没有真正的兴趣,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李加伟说:“腹语入门需要3-6个月,精通至少得5-10年甚至更久,很多人学了一两个月,没有什么效果,就都放弃了。”

今年春天,李加伟本来想在浙大建立一个木偶腹语社团,最开始在学校的论坛上发帖,感兴趣而来报名的人也有一些,但是学习腹语需要反复练习,很多人坚持不下来,李加伟也临近毕业,建立社团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腹语起源在古中国,后流传至古埃及,近些年在欧美国家比较流行,但是在中国精通腹语的艺术家并不多。据李加伟介绍,中国的腹语大师屈指可数,“邓志鸿、洪菠、王龙、刘成、德利……”李加伟掰着手指细细思索,也就报出了五六个名字。

李加伟加入了一些全国腹语爱好者的微信和QQ交流群,“群里很多都是靠腹语谋生的人”李加伟说。微信上他加入的“中国木偶腹语聚会群”里只有不到150人,在QQ上另一个“腹语交流新手综合群”也不到1000人。

“群里都是一些对腹语感兴趣的人,据此推测全国学习腹语的估计就千人左右,”李加伟笑笑说,“可惜还有一些人是进来发广告的。”

腹语表演会让许多像李加伟一样的年轻人感到新奇,目前国内腹语爱好者多在20岁至40岁之间,男女比例大致相当,但因为学习腹语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起初学起来会有些枯燥,精通的人就屈指可数了。

从ABC到绕口令

最难的是爆破音

2014年决定要学习腹语以后,李加伟就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教学视频,找到了一个叫“腹语龙仔”微博账号,也就是腹语大师王龙的微博。王龙2011年在中国达人秀上依靠腹语一举成名,也一直在进行腹语的推广与宣传。

李加伟就跟着王龙的视频开始学习腹语,他先从ABC的字母开始学起,接下来为了训练舌头就练习绕口令,最后练习发爆破音。从开始学习,到能用腹语说话,就花了整整半年的时间。

李加伟觉得,腹语里最难说的就是爆破音:“带有b、p、m、f这些字母的词,因为这些音都要依靠嘴唇来发音,正常来说嘴唇不动,就很难说清楚。”最开始练习字母的时候,他会把这些爆破音都去掉,到最后再来集中攻克爆破音这个难关,光是练习“爸爸”“妈妈”这两个词,他就用了大约一个月。

“掌握腹语以后也需要时常练习,因为它和我们平常的说话方式不一样,如果我两个月不练,肯定也会生疏的。”之前,李加伟每天都会花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练习腹语,一般会早上提前到实验室,趁着别人还没有来先自己一个人练习。

“如果在人多的地方练习,可能会吓到别人,所以我都会找个安静的地方。不过我也不会练习太久,腹语不是正常的发音方式,一下子练习太久可能会对声带有一定的损伤。”李加伟说。

腹语的练习方式很多,读书读报纸,都可以用腹语来代替,喜欢唱歌的话也可以用腹语来唱。

木偶是腹语的搭档

“痴汉”有一只可爱的“雪犬”

幽默风趣的腹语表演,是要用人与木偶之间“斗嘴”来呈现,这些木偶是特制的,能够用手来控制木偶的眼睛和嘴巴,让木偶与人相互配合。

大大小小的木偶,李加伟收集了5、6只,“据我所知,表演腹语的人,多的有十几只木偶,少的可能有2、3只。”

李加伟最喜欢的是一只木偶狗,这是去年他托结识的腹语大师从美国带来的,这只狗毛色雪白,李加伟收到的时候又正好是下雪天,他就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雪犬”,学校会给研究生会发一定的补贴,买下“雪犬”正好花了李加伟一个月700元的补贴。另一个他比较常用的木偶是一个叫“lucky”的人形木偶。这两只木偶一只放在李加伟的寝室,一只放在他学习的实验室,有空的时候,他就会拿着他们练习腹语。

李加伟也在学院的晚会上进行过腹语表演,剧本都是他自己写的,他说:“我会上网搜集很多有意思的对话,一般都是来自相声和小品,再加入一些大学校园生活,进行相应的改编就可以了。”

“腹语节目不像唱歌跳舞等节目那么常见,所以老师同学们都挺喜欢的,虽然我不是很专业,但也很有成就感。”

在李加伟看来,木偶与腹语的表演与中国传统的木偶戏有些渊源,他很想让许多年轻人也喜欢上腹语表演,“结合年轻人喜欢的音乐、相声、魔术等等,会更有吸引力,”李加伟说,“目前,国内外木偶腹语表演主要还是采用脱口秀的形式,通过人与木偶间的斗嘴达到幽默风趣的效果。其实在当下流行的木偶腹语表演中加入戏曲说唱的元素,就更接近于中国传统的木偶戏啦!在借鉴西方表演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华传统木偶戏进行创新,是我推广木偶腹语的兴趣所在。”

在李加伟看来,木偶腹语还是一种包含爱的艺术。“在木偶腹语表演中,我们可以借用小动物的形象,做一些动物保护相关的主题宣传。另外,将木偶腹语用在儿童教育领域,特别是自闭症等特殊的儿童群体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他想过在宣传发展腹语方面进行创业,想做专业的腹语培训班,设计适合本土化表演的腹语木偶。“不过国内腹语这门艺术还在起步阶段,受众也不算多。”李加伟虽然有想法,但是还是在慎重地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