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历史文化传说,揭开黄龙神秘面纱,让黄龙人更加了解黄龙,让外地人喜欢爱上黄龙,为大家讲述不为人知的小城故事。今天《话说黄龙》栏目推出第9期《两颗铃:讲述发生在黄龙山的一场“谍战”》。

两颗铃,是解放初期潜伏在黄龙山区和西安地区国民党特务组织的接头暗号。看似不起眼的两颗铃却讲述了60多年前发生在黄龙山的一场“谍战”。

1951年,年轻的共和国在风雨中经历着考验。为了从根本上为民众建立一个安全平静的社会环境和恢复建设的良好经济环境,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剿匪和镇压反革命运动。

禹王山阻击战最惨烈的一天(话说黄龙两颗铃)(1)

此时,人民政权和反动政治集团之间暴风驟雨的较量已是余波,但匪徒的垂死挣扎依然凶残,有时翻腾的阴霾也会遮盖蓝天白云。台湾的特务机关派遣代号为208的特务遣入大陆,企图与潜伏在大陆的特务103接头在渭北山区策动一场暴乱。

阴谋总是与自作聪明、狂妄自大连在一起。没想到的是,敌特208很快就被我方抓获,而敌特103则伪装成卖烧鸡的小贩一直活跃在西安。事实上,他的一举一动也早在我人民公安的监控之中,并在古城严密部署了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重大行动。非常狡猾的103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在一个风高月黑的深夜,他残忍地杀害了一个动摇徬徨的同伙之后从西安仓皇逃窜,随后潜伏到了黄龙山。

禹王山阻击战最惨烈的一天(话说黄龙两颗铃)(2)

在广袤的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之间,有一片纵深几十里的苍茫大山叫黄龙山。以胡建藩、曹世雄、白玉花为首的一群残渣顽匪也像兽一样牺惶地盘踞在这片深山老林中。他们白日翘望东海,企盼光复大军解救倒悬之危命夜里则做着负于一隅,一举而成开基功臣的痴梦。103的归伙给命运多舛的匪群注入了救命的血液,荒山野岭中燃烧的烛光火把照亮了土匪眼眶里希望的蓝光。103随即制定了“坚持基地,伺机活动,扩充实力,等待时机,杀进西安城”的总方针。苍茫的黄龙山上,一时间群魔乱舞,喧嚣尘扬。

禹王山阻击战最惨烈的一天(话说黄龙两颗铃)(3)

我人民公安实施的欲擒故纵的策略因103的归伙而加紧了收网的行动。当时,103逃离西安时,我公安侦察员就进行了跟踪监控。据说是一名姓吴的侦察科长化装成山民,寻踪确定了匪群盘踞的准确位置,并勘察了周围的地形路线,这样,一网打尽的决战时机已经成熟。公安部门在军队和民兵的配合下,包围了匪巢。

枪声震荡在山崖幽谷,惊破顽愚歹徒的黄粱梦,强大盖顶的剿捕力量三下五除二就彻底端掉了惨淡经营数载的匪窩,并活捉了103、胡建藩等匪首。从此,黄龙山上烟消云散,红丽当空,青山滴翠,松涛呼啸。正义战胜了邪恶,人们又一次见证了历史的必然。

胜利的消息从大山的深处很快就传递到古城的大街小巷,人们兴奋地猜测议论,宣染张扬着这场谍战故事。英雄愈赞愈高,特务越说越神秘,案件越传越离奇。

具有时代敏感性的艺术家们在民众的热议中感觉到了社会现实对文艺的需求。著名剧作大师马健翎慧眼独具,他与剧作家黄俊耀、柳风、史雷等人创作了秦腔剧《两颗铃》。

禹王山阻击战最惨烈的一天(话说黄龙两颗铃)(4)

1959年,陕西省戏曲剧院一团排演了该剧,许多民众熟知的表演艺术家和著名演员,例如任哲中、郝彩凤、王群定、刘小虎、王伯芳等人导演或演出了该剧,据说连演100多场而观者不息。1961年,陕西省戏曲剧院三团又创作为现代眉户剧《两颗铃》,更是红极一时。

备注:此文由陈文冰、宗文生根据潘星胜等人提供的资料整理而成。

往期精彩推荐:

第1期:《黄龙人,你知道黄龙县的由来吗?》

第2期:《陈凯歌导演知道吗?<赵氏孤儿>的故事发生地在黄龙》

第4期:《传说武则天曾亲访无量山而当上女皇》

第7期:穆柯寨上,谁不爱红装爱武装?

黄龙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禹王山阻击战最惨烈的一天(话说黄龙两颗铃)(5)

禹王山阻击战最惨烈的一天(话说黄龙两颗铃)(6)

全媒体平台

黄龙宣传微信公众号

黄龙宣传新浪微博

黄龙宣传今日头条

禹王山阻击战最惨烈的一天(话说黄龙两颗铃)(7)

黄龙宣传天天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