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手就位挑战上级的底线(号手就位5)(1)

人物名片

王金柱:火箭军某部班长兼测试技师,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士兵标兵,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标兵寄语】即便是微小一“柱”,也要挺直身躯“举”长缨。

“让我来。”特种设备应急演练现场,一个“70后”老兵不假思索,又一次说出他多年来重复最多的三个字,抢先钻进闷热如笼的驾驶室里。

逼近40℃的高温,“柱班长”粗糙有力的双手,紧握被烈日灼烤而发烫的方向盘来回转动、拉杆、转动,顾不得擦去从微白鬓角滑落的滴滴汗珠。

号手就位挑战上级的底线(号手就位5)(2)

“柱班长”名叫王金柱,火箭军某部二级军士长,像这样类似的场景,他无一例外都是“自荐主角”。入伍24年,从面庞青涩的“柱子”,到单位建设的“顶梁柱”,岁月抹不淡兵味,他始终逐梦在路上、领跑写担当。

号手就位挑战上级的底线(号手就位5)(3)

二等功臣不是虚名。经历数次装备换型,王金柱次次踏浪潮头,在他心里:换装意味着从零出发,直面新挑战,“老伙计”得打头阵。

凌晨1点、2点......深夜的一间宿舍依旧亮着明灯,不大的书桌前,王金柱被一摞摞专业教材“簇拥”,泛黄翘边的书页不停翻动,笔尖和纸张摩擦的声音细密作响,新笔记本很快又写到最后。

那些时日,他把时间挤碎,白天围着导弹转,晚上枕着书本睡,一步一个脚印攻理论山、过操作关,先后整理出20余万字学习资料和12册操作教范,为加快形成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号手就位挑战上级的底线(号手就位5)(4)

多年来,战友们谈起王金柱,总是笑称:“柱班长”是我们分队一块宝。

从事岗位专业22年,经手导弹以百论数,真正练就了他一专多能、一岗多跨的过硬本领,导弹测试时他是指挥员,号手紧缺时他是操作员,装备转运时他是驾驶员,遭遇故障时他是排故员……“多面手”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角落。

号手就位挑战上级的底线(号手就位5)(5)

2018年寒冬,冷风如刀,分队分赴多地并行开展大项任务。一身迷彩大衣与黑夜融为一体的王金柱在平板车上徘徊走动,水汽在他的眉毛上凝结成霜。面对时间紧、要求高、人手少的困难,他带领几名同志,铆在前沿一线,追星逐月奋战,一人当成两人用,一分钟掰成两分钟干,不打折扣,不降标准,为开展后续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有他在的地方,我们心里就有底。”分队政治指导员崔见泽这样说。

号手就位挑战上级的底线(号手就位5)(6)

当过兵的人,总是对老班长念念不忘,因为他们不只是一个名称,更是一种穿透岁月的光芒与力量。

号手就位挑战上级的底线(号手就位5)(7)

图文:杨泽宇、宋德良、崔见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