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是一座创新城市(特别策划度量港城)(1)

编者按

1962年,沙洲县成立,从此,这座年轻的城市拉开了加快发展的全新序幕。今起,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度量港城”系列报道,从速度、温度、精度、气度、高度、力度6个方面,带你一起丈量这座城市的60年。

张家港是一座创新城市(特别策划度量港城)(2)

张家港原名沙洲,

1962年建县,

1986年撤县建市。

作为“苏南边角料”的沙洲县,

曾是一块贫瘠的土地。

张家港是一座创新城市(特别策划度量港城)(3)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张家港市抢抓机遇,敢为人先,扶摇直上,综合实力始终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三甲。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0亿元,人均GDP达21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4亿元,以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创造了近千分之四的GDP和千分之一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张家港是一座创新城市(特别策划度量港城)(4)

张家港创造出了

令人惊叹的“张家港速度”

更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中

树起了一座醒目的标杆。

✦✦✦

在改革开放浪潮中

张家港快速崛起

说起“张家港速度”,

就不得不提1992年拼抢来的

张家港保税区,

这是全国第一家内河港型保税区

张家港是一座创新城市(特别策划度量港城)(5)

在张家港保税区保税港务码头,可以看到,巨轮穿梭,不少大型船只正靠泊码头进行装卸作业,这里是江苏省唯一一个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而在3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保税区规划建设局原局长陈健说:“当时我们这一片地区是一片滩涂、农田,以及星星点点的村落,自然条件一般。”

张家港是一座创新城市(特别策划度量港城)(6)

1992年,

国家要在江苏建一个内河港型保税区。

立足天然深水良港的有利条件,

张家港作出了“加速同上海浦东开发接轨,

设立保税区,

实施以港兴市”的战略决策。

很快,

全市召开4000人的动员大会,

为争取保税区资格“铆足了劲”。

↓↓↓

●3个月,1284户居民搬迁

●5个多月,建成长江流域最大的县级万吨码头

●6个月,完成4.1平方公里保税区的“五通一平”

●9个月,保税区封关运行

张家港是一座创新城市(特别策划度量港城)(7)

2004年,

在保税区功能提升的基础上,

保税物流园区获准设立。

2008年,

保税区转型升级为保税港区。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张家港保税区着力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经济总量保持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幅。2021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94.2亿元、增长1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91亿元、增长15.2%。

张家港是一座创新城市(特别策划度量港城)(8)

经过30年的发展积累,张家港保税区构建了保税区、保税港区、扬子江化工园、扬子江装备园、环保新材料产业园等多元载体发展格局,形成了以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新经济等为主导的“四新”产业格局,先后获评国家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工业园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经济园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

如今,张家港保税区已经从当初铁丝网围起来的面积仅4.1平方公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扩展到区街一体化管理的面积达152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滨江新城

说起“张家港速度”,

还不得不提1992年修建的张杨公路,

这是全国县级市第一条高等级公路

时值1992年春天,恰逢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我市领导到南方考察,得益于当地“大路大发,无路不发”的经验启发,决定修建张杨公路。

张家港是一座创新城市(特别策划度量港城)(9)

丁兴才是当时张杨公路的建设者之一,

他介绍,

张杨公路修建工程上共有7支施工队伍、

3000多名筑路大军

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建设一线。

“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大家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日夜轮班,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抢抓工程进度。”丁兴才说。

张家港是一座创新城市(特别策划度量港城)(10)

1993年8月,短短一年半时间,全长33公里的张杨公路就全线贯通,使当时在建的张家港保税区成为连接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和苏中、苏北的辐射区。同时,张杨公路贯通了沿线各个乡镇,成为我市一条致富大道、改革开放年代的标志性工程。

“抢”建全国第一家内河港型保税区、修建全国县级市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张杨公路”、打造全国第一条“城市步行街”……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张家港大胆干、大胆闯,“抢”来了28个“全国第一”,实现了从落后追赶到加速领跑的发展奇迹。

✦✦✦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

张家港弯道超越

近年来,张家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沿江化工行业布局不断优化,新兴产业风生水起。2021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产值2732亿元,增长14.4%,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46.8%。

张家港是一座创新城市(特别策划度量港城)(11)

记者走进已经关停的东沙化工园区,

这里已不见来回穿梭的危化品车辆,

取而代之的是

一个个新项目进驻后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

张家港装配式基地项目是园区关停后引进的第一个新兴产业项目,由永钢集团和大型国企上海宝冶集团合作投资,主要生产建房所需的内墙、楼梯、阳台板等预制水泥构件,用这些构件建房子,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可以解决建筑工地扬尘、噪音等问题。

项目负责人、永钢集团总经理助理张迁说:“这是一条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化流水线,只需要配置100名员工就能带来一年3亿元的产值。”

东沙化工园区建于1993年,

区内的化工企业效益良好,

曾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整体关停前一年,

园区开票销售收入28亿元左右,

入库税收约2.5亿元。

但园区存在产业层次偏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站在保护长江母亲河的高度,2013年,我市启动东沙化工园区关停转型工作。该园区涉及化工企业37家,占地近3000亩,职工逾3000人,涉及关停资金超20亿元。历时4年多,2017年12月,东沙化工园区整体关停,成为江苏省第一个整建制关闭的化工园。

关停后,

每年减排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各类化学污染物5300多吨,

周边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对于关停腾出的3000亩土地,

我市及时实施园区整体环境改造提升工程,

转型升级为江南智能装备产业园。

张家港市高新区江南智能制造产业园管理办副主任徐晋说:“预计到2023年我们园区的总产值要达60亿元以上,亩均效益是关停前的2倍以上。”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张家港,

正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

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

总投资100亿元的大族激光华东区域总部基地开工;“云链默克•创芯港城”默克先进半导体一体化基地项目签约;霍尼韦尔高性能材料亚太区创新中心项目“牵手”张家港保税区;采埃孚汽车底盘零部件系统项目“牵手”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一组组高质量的新项目、新产业的签约、落地,为张家港注入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源”。

张家港是一座创新城市(特别策划度量港城)(12)

与此同时,设立总规模15亿元的“张家港人才一号母基金”、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挂牌、全国首家“科技创新研修院”启动运营……一系列高端资源、创新要素的导入,为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增添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张家港是一座创新城市(特别策划度量港城)(13)

此外,我市坚定不移把推动“数字化改造”作为企业提质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促进产业结构“调轻、调高、调优”,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真正以“数字化改造”的“大体量”,托举港城发展的“高质量”。

✦✦✦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

张家港迅速融入

张家港是一座创新城市(特别策划度量港城)(14)

走进张家港站,

玻璃幕墙装饰似江水澎湃,

彰显着“勇立潮头扬远帆”的设计理念。

在这里,

天南海北的旅客络绎不绝,

平均每天的客流量达8500人次。

2020年7月1日,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行,张家港站启用,张家港结束了“手无寸铁”的交通历史,虽姗姗来迟却后来居上。随着通苏嘉甬、南沿江两条铁路加速推进,“三铁交会”的张家港将一跃成为承启南北、贯通东西的重要枢纽城市。

届时,

“人气”“财气”“商气”的聚集,

将助力张家港加速融入长江经济带、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发展战略。

张家港是一座创新城市(特别策划度量港城)(15)

乘高铁之风,踏“一体化”之浪,张家港迅速找准了自身发展的坐标:加速接轨融入上海,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热土。

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行刚刚半个月,

张家港就顺势开启了

对接融入上海的一系列动作:

举行2020张家港市创新发展说明会,签下总投资超430亿元的50个项目;成立全国首家在上海市注册的县级市异地商会——上海市张家港商会;成立上海张江·张家港创新中心,打造两地协同创新的新“支点”……

仅2020年,

张家港就开展对接上海交流350余次,

达成合作成果120多项。

张家港是一座创新城市(特别策划度量港城)(16)

通过一次次紧锣密鼓的推介招商,一份份密集签订的合作协议,张家港在招商引资、产业协同、文化旅游、人才交流等多个方面高速链接上海,点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热力图”。近3年来,上海共有1200亿元、超150个项目在我市落地实施。

短评

依靠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张家港从落后的“穷沙洲”快速崛起,常年稳居全国百强县前三甲,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张家港速度”。但是,张家港人也清醒地认识到,张家港传统产业比重较高,产业结构偏重,在未来的发展中,无论是空间上、环境容量上、能源消耗上都有很多的局限性,对此,张家港全力谋求“轻装上阵”,用创新驱动来推动整座城市的转型升级。张家港也是一座善于抢抓机遇的城市。当前,张家港正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我们坚信,在张家港精神的激励下,张家港必将乘区域发展一体化之势,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之先,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县域样板。

融媒记者丨吴克 缪宇欢

融媒编辑丨朱逸馨

责任编审丨缪宇欢 徐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