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孙中山为推翻满清政权,呕心沥血,为革命积极奔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孙中山革命最艰难、流亡期间,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孙中山背后的女人非她莫属,她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宋庆龄“国母”。

孙中山的临终遗言让宋庆龄不知为何(孙中山的临终遗言让宋庆龄不知为何)(1)

孙中山有三任妻子,原配卢慕贞为他生儿育女,侍奉公婆,宋庆龄则是他的革命助手,称为“贤内助”。这中间还有一个女人默默奉献,孙中山视她为“革命伴侣”,视为“红颜知己”,在中山先生当上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却选择功成身退,默默离开。这位女子大家可能不知道,鲜为人知!

1925年,孙中山弥留之际,说出一些奇怪的话,他说:“我要睡在地上”,在旁的宋庆龄回答:“地上太凉了,容易感冒”,孙中山又说:“有冰更好”,在旁的宋庆龄不知所措,随后孙中山陷入重度昏迷,不久后离开人世。直到两年后,孙科去看望这位女子才知父亲的遗言的背后蕴藏着一段神秘的爱情故事。

孙中山的临终遗言让宋庆龄不知为何(孙中山的临终遗言让宋庆龄不知为何)(2)

这位女子叫陈粹芬,于1873年出生在香港,原籍是福建同安人,她的父亲是一位郎中,为躲避战乱来到香港讨生活。

她在家中排行老四,人称“陈四姑”。出生时,因为有父母的照顾,所以过着幸福的童年生活。不过好景不长,在她6岁时,父母先后去世,家道中落,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只能靠别人的接济度日。

陈粹芬过早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在历练中成长,练就一身武艺,会打枪骑马,俨然变成一位“女侠士”,虽识字少,但懂事理、识大体。

时间在流逝,陈家有女初长成,虽然不像其他女人那样楚楚动人,但也长得温柔善良,带有男人少许的“阳刚之气”。

如果她没遇到孙中山,或许一辈子过着相夫教子的普通生活。但她遇到了孙中山,她的命运也就发生了改变,与“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

1892年,19岁的陈粹芬经陈少白介绍与孙中山相识于香港也门基督教堂,两人相见恨晚,她被孙中山那种胸怀大志,救国救民的革命思想深深吸引,孙中山立志要像洪秀全、石达开那样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她对孙中山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随着两人交往不断加深,两人志同道合,彼此的心也逐渐走在一起。

自此,陈粹芬自愿跟随孙中山先生闹革命,此时的孙中山只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以当医生为掩护,宣传他的革命思想。

孙中山的临终遗言让宋庆龄不知为何(孙中山的临终遗言让宋庆龄不知为何)(3)

他们居住在香港的红楼,这里也是他们的革命据点,当革命党人来这里畅谈革命计划及起义事项,陈粹芬则负责招待、联络及在外面放哨。

孙中山在香港当医生期间,受到当地人的排挤,转战到澳门、广州等地,边“悬壶济世”边宣传革命,陈粹芬无怨无悔跟随孙中山左右不离不弃,尽心扮演伴侣、护士、卫士等多重角色。

既然是闹革命,自然少不了流血牺牲、担惊受怕。在1895年,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不幸起义失败,遭到清政府的追捕,陈粹芬与孙中山一起逃亡。

有一天,他们逃亡到一家客栈,孙中山为了及时躲避清兵的追捕,他决定不脱衣服睡在地上,陈粹芬却说:“睡在地上太凉了”,但孙中山却幽默地说:“有冰更好!”,在这生死关头,孙中山还能保持这种幽默,实乃难能可贵。这就有了后来孙中山临终前说的那番话。

侥幸逃脱后,孙中山逃亡到日本,陈粹芬誓死追随。

逃亡到日本后,孙中山的革命雄心不灭,为革命积极奔走,陈粹芬以妻子的名义掩护着孙中山。

孙中山的临终遗言让宋庆龄不知为何(孙中山的临终遗言让宋庆龄不知为何)(4)

此外,她还任劳任怨地为革命党人烧菜做饭、洗衣服等。包括胡汉民、戴季陶、廖仲恺、蒋介石、许崇智、陈炯明、陈其美、黄兴、蔡锷等,都曾受到陈粹芬的亲切接待与照顾。

大家当时背井离乡,得到这样如家般的温暖,都很感动,亲切地称陈粹芬为“四姑”。

当时还有很多日本社会知名人士与孙中山来往密切,如宫崎寅藏、犬养毅等。

宫崎寅藏的妻子曾写过一篇《我对辛亥革命的回忆》,其中她提到丈夫的哥哥宫崎民藏对她说:

“在照顾孙先生日常生活的那位中国妇女同志,真是个女杰。她那用长筷子、张着很大的眼睛、像男人在吃饭的样子,革命家的女性只有这样才能担当大事。”

在1900年的惠州起义,需要运输一批武器到中国,日本横滨作为中转站,运输美国、加拿大先进武器事宜,陈粹芬去联络事宜,她有勇有谋,顺利完成任务,是一位奇女子。

在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建立同盟会,之后逃亡到南洋,陈粹芬不畏艰险跟随孙中山继续进行反清革命,策划多次起义。在孙中山最艰难的时刻,陈粹芬陪伴其左右,不断鼓励与支持他,聊以精神慰藉,孙中山视她为“革命伴侣”、红颜知己。

孙中山的临终遗言让宋庆龄不知为何(孙中山的临终遗言让宋庆龄不知为何)(5)

可就在孙中山推翻了清王朝,在1912年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陈粹芬却选择功成身退,默默离开,以至于大家都忘了这位被遗忘的“革命女人”。

离开孙中山,陈粹芬转战到南洋经商,“好汉不提当年勇”,从不与别人说过与孙中山一起闹革命的事,低调行事。后经商失败,被孙中山之子孙科接回国内定居。由于时局变化,陈粹芬先后辗转澳门、河南、广州、香港等地,一生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最后在1960年,陈粹芬在香港病逝,享年88岁,葬于香港九龙荃湾华人永远坟场,1980年坟墓由孙乾迁移到翠亨村孙家祖坟地。

陈粹芬将自己的大好年华献给了革命事业,陪伴孙中山携手走过将近20年的风风雨雨,无名无份,终生未与孙中山生下一儿半女,后收养一名女婴,改名为孙仲英。虽然没名分,但她受到孙氏后人的尊敬与爱戴,早已将她当作孙中山的妻子,晚年与原配卢慕贞情同姐妹。

孙中山的临终遗言让宋庆龄不知为何(孙中山的临终遗言让宋庆龄不知为何)(6)

孙中山在迎娶宋庆龄时,特意征求过陈粹芬的意见,二话不话就答应了:中山娶了宋夫人后有了贤内助,诸事顺利了,应当为他们祝福。这是何等的胸襟!看着情郎另娶他人,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陈粹芬与孙中山共患难,却不能共享福。她自认为配不上中山先生,所以选择离开。

当时有人认为孙中山对陈粹芬有所亏欠,但是陈粹芬却说:

我跟中山反清建立民国,我救国救民的志愿已达,我视富贵如浮云,中山自伦敦蒙难后全世界的华侨视他如人民救星,当了总统之后,贵为元首,崇拜者众,自古患难易共富贵难,我自知出身贫苦,知识有限,自愿分离,并不是中山弃我,所以说中山待我不薄,也不负我。

从这些话中我们看出她选择离开的原因,是真的配不上?不是的,是陈粹芬自认为她的使命已完成,是时候该退出了。孙中山与宋庆龄结合是强强联合,孙中山有宋氏家族的帮助如虎添翼,更有利于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发展,只可惜在1925年,孙中山因病逝世,留下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撒手人寰!

孙中山的临终遗言让宋庆龄不知为何(孙中山的临终遗言让宋庆龄不知为何)(7)

孙中山推翻清王朝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陈粹芬功不可没,但她的事迹鲜为人知,不应该被历史所遗忘,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