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鍾記郵(4425)五店市不是"市"

一般情况下,一说到“市”,不外乎是指城市而言。而“市”最初是指市场、集市。记得《木兰辞》中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在古长安的城建中也有东市和西市的布局,这些“市”就是指的集市。起于集市,后世逐渐发展成了城市,也就有了如今见到的直辖市、省辖市、县级市。就在这些“市”中,偏偏有一个叫做“市”的却不是城市,这个市就是“五店市”。五店市在晋江,晋江在福建。

9月的最后一天,本家老师从晋江五店市寄给我一枚普通邮资封,邮资封的邮资图是2009年发行的“海峡西岸建设”。邮资图和普资封不是重点,重点是销邮资的邮戳,使用的就是晋江五店市。邮戳上五店市不是某一座城市,而是一处历经明、清、民国三朝的民居建筑群,这些有着闽南特色的红砖厝建筑,掩映在密集的高楼大厦中间,并在当地历次现代都市改造中得以幸存,并受到不断升级的保护。

五店市传统街区是晋江城区的发祥地,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民间又称金包银,硬山式屋顶和双翅燕尾脊,滴水兽,尽显闽南建筑特色。中西合璧的洋楼等明清、民国至现代的建筑保存完好,木雕、线雕、影雕、浮雕把中国传统的门神、喜鹊、鸳鸯、仙鹤、鹿等吉祥的事物放置在这些建筑上,使得每一栋建筑都别具一格,并在这些建筑上烙上了历史的烙印,使得这里的每一栋建筑都有一段难忘的故事。

唐开元年间,蔡姓七世孙5人,在青阳山下的官道上开设了5间饮食店,方便行人商旅,于是酒旗招风、饭菜飘香、声名远播,被誉为“青阳蔡、五店市”,自此“五店市”成为了青阳的别称。经过了长久的发展,五店市内遍布宗祠、寺庙、民居、商铺等100多处历史建筑,游走在这片不大的古厝群中,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这里熙熙攘攘、热闹繁华的景象。家祠记录了一个家族好学、聪慧、重视教育、代际出人才的家族兴旺史。家庙屡经修缮扩建,气势宏大,状元匾、榜眼匾、会元匾记录了一个家族人丁兴旺,登科从官者众多的家族辉煌。徜徉在古厝群中,总会令人流连忘返。

终于知道了“五店市”不是“市”,而是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在端详从五店市寄来的实寄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别样的状况,盖销邮资图的五店市邮戳缺了一个角,邮戳上没有了“市”,在信封的空白处,加贴了一纸小条,正好够加盖一枚邮戳的位置。仔细观察盖销邮资的邮戳上,日期的字钉好像倒置了。数字看不清楚,只能辨识一个数字2,看着墨的痕迹像是倒置的“12”,这就形成了一枚“2022.09.倒置12.17”的邮戳。看着鼓鼓囊囊的信封,拆开后发现折叠的同样一枚信封,销邮资的是“五店市”风景日戳,日期是9月21日。看着两枚信封,似乎是有些明白了,也许是错过了交寄日期,邮政工作人员帮助套寄的,应该为五店市邮局的工作人员点赞。

五店市是啥(五店市不是34)(1)

五店市是啥(五店市不是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