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一位出租车司机躺在北京朝阳公园草地上小憩。郑萍萍/摄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人与人的互动与协作构成了富于生机的城市生活,我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大城市,多少是为了“交往”而来。主流的城市设计与规划理念倡导城市要营造更多的公共空间,为人与人的相遇、相处创造机会。
不过,越来越多的“城市人”自曝有“社恐”,表示更喜欢独处。虽然大部分自称“社恐”的人并未达到疾病的程度,但“社恐”被泛化、标签化的背后,是人们对自己在社交技能上欠缺的遮蔽,以及对隐私的保护。有人说,这种状况是独生子女一代的养育问题带来的,也有人认为是数字时代新的社交行为造成的。
近日播出的一档相亲类综艺节目中,一名27岁的职业女性在陈述自己的恋爱观时表示,恋爱期间,恋人一周内见面的时间最好不超过3天;结婚后如有可能,买两套门对门的房子,一人住一套,希望最大限度地保留自己独处的空间。她的观点不出意料地引来众人的质疑,嘉宾们纷纷表示不解,甚至有人问她,是不是在之前的亲密关系中遭受过创伤。
喜欢“独处”的人时常被他人贴上性格孤僻、不易相处的标签,遭受某种误解。在各种团圆的节日里,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吃饭,常常会收到周围人同情的目光。但我们恐怕确实得承认,有一些人,在与自己为伴的时间中,获得了真正的满足感;有一些时刻,在不受他人干扰的过程里,人们消除了在各种压力状态下的应激反应。
我想起几年前的一个初秋的傍晚,在北京798园区,我闲逛着等朋友赴约,路过一个街头“唱吧”时,听见隐隐的哭声。透过侧面的玻璃,“唱吧”里的转椅上,一个戴着花袖套的女人捂着脸呜呜地哭着,手里攥着一张写满字的纸,几缕花白的头发耷拉在蓝色的一次性帽子外。十几分钟后,我在另一条路上迎面遇到了她——小小的个子穿着一双很大的胶鞋,一边用手将头发塞进帽子里,一边将那张纸塞进口袋里,然后拐进了一个餐馆的后门。
我想,当初街头“唱吧”的产品设计师一定没想到,有一天,这个小小的空间会为一个女人,提供这样一个即时的独处空间。城市看似很大,在猝不及防的脆弱袭来时,除了像影视剧的桥段那样躲进洗手间,或者上楼前在车里呆坐一会儿,我们的选择好像真的不多。
他人对于喜欢独处的人的第一反应大多是:他们内向或者害羞。但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向者并非全都享受独处,有些外向者也会倾向选择独处。研究人员认为,对于生活中有独处需求的人,可以简单地被分为三类:一类出于羞怯性格相关的恐惧与焦虑而选择独处;一类出于对社交感到疲累而选择独处;还有一类人是单纯地喜欢独处。
上面那位遭到众人质疑的女性就表示,之所以想保护自己的空间,是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首先要照顾他人的感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交往模式让自己格外疲累,而在自己的空间里不必对他人表示歉意。
独处最直接的办法是物理形式上的隔绝。对喜欢独处的人来说,待在自己的空间中会感到身心愉悦,不受任何打扰的独处让他们有机会感受到压力得以释放后的平静。在心理学家看来,高质量的独处可以帮助人们恢复直觉和创造力。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随时拥有一个独立空间并不容易。特别是疫情期间,一些被隔离在集体宿舍、合租公寓的年轻人以及长时间居家的“一大家子”,或多或少都需要释放与他人“无缝相处”的焦虑。
相比物理空间,独处更多的是一种心理需求,是在自己和他者之间建立某种不被打扰的边界。有专家解释道,可能对于某些人,在人来人往的马路牙子上坐一会儿,只要不会被任何人打扰,也是一种独处。
边界感是城市社会健康互动所必备的。现代都市里,在“大平面”工作的职场人常常会遭遇突然的“打扰”,除了必要的工作互动,有时可能只是路过的同事跟你闲聊,有时是出于社交礼仪不得不回应对方送给你的橘子。这两天,我身边一位“颇有人缘”的同事,为了躲避这样的“打扰”,只好不断地挪换工位。
印象中,在人群高度聚集的城市里,维持自己的“边界”似乎是一种奢望。但从“小地方”来到上海的漳毅表示,他选择在大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比较强,即便是相熟的人,也不会过多地评价、影响你的生活。
在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看来,城市中,人与人之间默契地保持“有礼貌地不关注”的边界感,正是城市维持运转的隐秘机制之一。就好比两个人在大街上迎面而行,双方在一定距离外会迅速交换一下目光,然后当他们擦肩而过时,双方的眼睛又都会看向别处,避免眼神接触。正是这样的非正式社交礼仪,给予了像漳毅一样不能忍受“熟人社会”压力的人以喘息机会。
同样,出于社交礼仪、家庭责任,我们似乎很难主动地向熟人、甚至是家人表达自己有“独处”的需求,只能寻求各种替代方案。工作中争执不下,一个人去办公楼下便利店逛逛;深更半夜,提上一袋垃圾去楼下转转;或者戴上耳机,尤其是那种醒目的头戴式耳机,仿佛在宣告:此刻此地,我想跟自己待着。
城市原本就是容纳形形色色的人生之地,喜欢社交、喜欢独处都应被宽容和接受。如何在城市交往中既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又维持彼此的边界感,这不仅依赖城市规划专家从物理空间设计上探索解决方案,更离不开城市人文环境的塑造。希望有朝一日,人们可以心无芥蒂地表达出自己独处的需求。
郑萍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