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发展,不断地延伸着人们对世界和未来的想象。

好莱坞科幻电影以其宏大的场景呈现,先进的科学理念以及炫酷大气的特效向我们展现了科技世界的独有魅力。

对于科幻电影来说,“科”属于逻辑思考的范畴,而“幻”属于艺术加工的范畴。任何的想象和构思都是建立在合理的理论支撑基础之上的,并且在想象中做到升华和艺术体现,这才是科幻电影的基本思维和宗旨。

本文以《终结者2:审判日》作为案例,分析科幻片中未来科技带给人类的“双刃”效应。

科幻终结者2连发特效(科与幻)(1)

“幻”建立在“科”的基础上

在《终结者》系列电影中,《终结者2》算是整部作品中最出色的一部。

《终结者2:审判日》由著名的好莱坞教父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阿诺·施瓦辛格、琳达·汉密尔顿领衔主演。

该片1991年美国上映,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全球范围内斩获了5亿美元的票房。

这部电影讲述了从未来回到90年代的机器人“T-800”,他肩负着保卫长大后成为领袖的约翰和他的母亲,同时,比他更为“先进”的“T-1000”的任务却是追杀约翰,两位正邪机器人为了各自的目标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生死决战。

科幻终结者2连发特效(科与幻)(2)

这部电影虽然是30年前拍摄的电影,但是科技理念足够先进。

其中,里面的大反派“T-1000”是一个液态金属机器人,他能够幻化成其他人的样子,根据环境的变化还有自动愈合的功能。

这里面的科技构思,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编剧和导演根据当时的科技理论衍生出来的创意,也就是以“科”作为基础的。

在前几年,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刘静曾经介绍过这个领域。她指出,自驱动、柔性、可变性是这项技术的三大特点。“液态金属机器”在运动中遇到拐弯时会有停顿,好像略有所思后继续前进,而在遇到比自己身体小一点的缝隙的时候,甚至会挤过去。

在《终结者2:审判日》中,我们看到那个能够随意穿越固定物质的机器人,它的构思也是贴合现实科学的。

科幻终结者2连发特效(科与幻)(3)

科幻终结者2连发特效(科与幻)(4)

02,时空隧道和穿越

在好莱坞电影中,关于未来世界的想象和时空隧道是一个永远都不过时的话题。

《终结者2:审判日》中,未来四十年之后(2029年),地球遭遇到了核毁灭,人类濒临着消亡,地球被机器人“天网”所控制,而人类的领袖约翰则带领者自己的士兵和“天网”进行着殊死的搏斗,两个机器人都从未来的某一节点穿越回过去,试图抢夺回地球的控制权。

今年4月份热映的《复仇者联盟4》中,也有时空隧道量子原理的概念,通过穿越回“过去”的某一个节点来改变未来,拯救被“灭霸”打响指之后消失的另一半人。

美国的科幻作品主在阐述未来,这样的思维方式大多也是和美国的文化导向相吻合的。

美国人依赖科技,倾向于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来表现对未来世界的展望,通过科幻电影来表达未来科技的发展会给美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居安思危。

科幻终结者2连发特效(科与幻)(5)

03,科技的“反噬”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互联网和科技的依赖程度逐渐提升,而科技带给人的也是一把双刃剑。

用得好则可以为人类谋生造福,而一旦过分沉溺于所发明的工具和技术中时,科技也容易带给人一定会的“反噬”效应,让现代文明遭遇到了“认同的危机”。

在《终结者2:审判日》中,阿诺饰演的T800拿着控制芯片,自愿跳进了熔炉中,奉献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生存。

科幻终结者2连发特效(科与幻)(6)

不管是T800型号还是T1000型号的机器人,他们都是在人类的进步和科技中,被打造出来的,所以其反噬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剧中,约翰的妈妈莎拉试图去阻止和破坏黑人戴森的科技研究,然而,戴森本身也是无辜的,他并不知道未来的事情,也不知道自己的技术会给未来人类带来怎样的创伤和毁灭。

莎拉觉醒了,即使是杀了戴森,也无济于事,因为这项科技还会有人继续去研究,所以,才有了后来炸毁研究所的片段。

科幻终结者2连发特效(科与幻)(7)

美国前副总统阿伯特曾经在《濒临失衡的地球》一书中说过:

“我们过分沉溺于现代工业所创造出来的工具和技术,这样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因为我们正在走向彼此孤立的境地,远离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在漫威科幻电影《复仇者联盟2》中,钢铁侠托尼试图启动处于休眠状态的AI机器人奥创来维持地球和平的时候,却不料计划出了差错。

奥创不仅没有起到正面的作用,反而站在了超级英雄们的对立面,企图来制定恐怖计划,这就是科技反噬的一个典型代表。

而这样的双刃效应也同样是从人类的矛盾点出发的,人类一方面想掌控科技,另外一方面又没有顾虑科技能够带给人的不确定性,所以,很多的作品都着重体现未来科技反噬带给人忧患意识。

科幻终结者2连发特效(科与幻)(8)

《终结者2》类型科幻电影的呼吁意义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发展是人类无法阻挡的,我们不能阻止科技的进步,却可以力所能及的想办法来阻止和防范其危害性。

而《终结者2:审判日》的导演卡梅隆也在试图唤起观众的思考,假如外地球生物的文明程度高于地球时,地球生态又会出现什么状况?

如果他们是善良的,还可以有缓冲的余地,倘若外生物是天生好斗的,甚至是邪恶的,那么地球人类和生物又该何去何从?

成功的科幻电影,大多是通过对于未来的想象和构架来给予当代观众一个启迪,呼吁保护地球,保护生态,才能够杜绝和减少这种危机出现的可能。

这才是科幻电影的精髓所在。

科幻终结者2连发特效(科与幻)(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