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长沙12月25日电(李方遒)早晨7点30分,伴随着“村村响”大喇叭准时响起的旋律,湘乡市山枣镇万贯村村民周长庚背着农具出门了。他告诉记者,自从“村村响”进了村,“声响而作,声落则息”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

走在田埂上,大喇叭里正在播放天气预报。进入冬季,早晚温差大,眼下地里的油菜幼苗长势正好,周长庚打算给菜苗施点肥盖点土,确保菜苔不被冻伤。现如今,“村村响”广播不仅成了他生活的好伙伴,更成了指导他劳作的好帮手。

今年60多岁的周长庚不善于使用智能手机,电视机、“村村响”广播是他了解外界信息和生产生活资讯的重要渠道之一。由于过去村里“村村响”设备安装数量少且陈旧、节目播出质量难以保障,很多时候周长庚都收听不到广播。针对这一情况,今年5月,湘乡市融媒体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万贯村的“村村响”广播进行了升级改造,科学论证、合理布局确保全村广播收听全覆盖,同时通过城市智慧广播,按照城区市民生活习惯,分众化推送信息,让“大喇叭”成为了城乡群众贴心的“传声筒”。

湘乡百事通便民信息网(湘乡市2182组大喇叭)(1)

在白田镇大冲村,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幼军说起“村村响”也是赞不绝口。李幼军介绍,以往村里召集开会,必须挨家挨户通知,有的村民不喜欢随身带手机,家里、地里“人找人”,现在通过市、乡(镇)、村三级“村村响”广播平台,只要广播一响,家家户户都能听到,不仅方便而且好用。

“党的政策、疫情防控、农业技术、森林防火、安全用电、防汛应急知识等,大到国内外新闻,小到村里组织打疫苗,都能通过它传达到村民身边。”李幼军边介绍边演示。“尤其是汛期、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村村响’还会及时更新内容,增加播放次数,对于有关村民生产生活的便民服务信息,甚至可以进行二次广播,村民们听了都说好。”

目前,湘乡市融媒体中心新建的信号发射铁塔已投入使用,湘乡人民广播电台FM94.2、村村响广播、城市智慧广播覆盖面更广,村村响“大喇叭”由原来的1782组增加至2182组,并在城区安装了320组城市智慧广播终端,实现了全市22个乡镇(街道)、297个行政村全覆盖,广播叫响率达到100%。

来源: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