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以来,“读书无用论”时常在网上流传。有这样一大批人群,他们认为,除了少数有才之人以外,绝大多数人读书最后获得的不过是文凭,于实际工作上没有帮助。
或许,这个观点有一定合理之处,毕竟专业与工作不对口,已经成为常态。
但现实告诉我们,没有文凭,你可能连自我展示的机会都没有,空有才华又有何用?
民国时期的张爱玲,就遇到过这般窘境。
因为缺乏博士文凭,她的求职之路异常艰难。
一、昔日才女,当了临时翻译
1952年,张爱玲来到香港。
有人说她是为了逃避胡兰成那段伤心往事,也有人说她是随大流寻求一方安稳之地。毕竟当时的张爱玲,在内地已经成名,来到香港,等于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来到香港之后,张爱玲首先面临的便是工作。
在大红大紫之时,张爱玲一笔30万分手费花光了积蓄,如今再要生存,只得努力工作。
任何时代找工作,首先要看的便是学历,而在这一点上,张爱玲有些凄惨。
1938年,张爱玲考取了伦敦大学,却因战争未能成行,只能转入香港大学文学系。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大学停办,尚未毕业的张爱玲回到上海。
同年,她报考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却因为“国文不及格”被拒绝录取。
至此之后,张爱玲便开始专心创作,而后以《沉香屑》一炮而红。
不得不承认,在文才上,张爱玲是毋庸置疑的才女,但是在文凭上,她却是连一个大学的毕业证都难以拿出。
这样的张爱玲,在人才招聘市场上,四处碰壁。
好在张爱玲比较幸运,除了会写文章,还懂得翻译。
小试牛刀后,她获得了美国新闻处的一个工作机会,成为了一个临时小翻译。
翻译和文学创作,是两个层面的东西,但好歹能够生存下去。
而这份工作,也成了张爱玲生命里最幸运的事,因为她遇见了一生的挚友。
二、勇敢赴美,奈何文凭不够
张爱玲在香港的日子并不好过。
曾经的她,是一个随心所欲的作家,可如今为了生计,张爱玲成了不断忙碌的小翻译。
很多时候,作为普通的打工仔,张爱玲是没有资格挑选翻译材料的。
起初,她翻译《老人与海》,还算在自己的涉猎范围内,到后来,各类医学、建筑方面的资料,都堆到了她面前。此时的张爱玲,陷入了与翻译字典苦苦挣扎的日子里。
她的好友宋淇,时不时地给张爱玲介绍一些写剧本的工作,可终究,这些都不是张爱玲想要的。
1955年,在美新处文化部主任麦卡锡的帮助下,张爱玲怀着一腔热血奔赴美国。
她希望自己的创作之路能够在美国发光发亮。
在当时的香港人眼中,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度,看重能力多过于文凭。但当张爱玲来到美国之后,她才真正意识到梦想的破灭。
这个所谓自由的国度,同样需要文凭。
但凡是条件好一点的岗位,基本上需要博士学位。
而张爱玲呢?
即便美国公司不要求毕业证,她也只能勉勉强强算个本科或是硕士,至于目标职位,她甚至连应聘的门槛都难以够上。
很长一段时间里,张爱玲虽然身处美国,但依旧靠着宋淇夫妇给她接单子。这些来自香港的剧本创作单子,成了她在美国的经济来源。
三、好友推荐,一年被解聘
有一次,张爱玲接了一个《红楼梦》的剧本单子,一改再改,折腾了好几个月都不能够另剧本公司满意。无奈之下,张爱玲开始花时间研究《红楼梦》。
宋淇夫妇得知此事之后,及时点醒张爱玲。
他们认为,张爱玲不应该为了迎合剧本公司而改变自己。
“看你忽然胆小起来,只想向容易的路上走,真觉得没有出息。”
后来,宋淇夫妇将张爱玲推荐给了夏志清,这个人,成为张爱玲后半生文学地位的主要推动者。
在夏志清的推荐之下,张爱玲获得了前往赖氏研究所工作的机会。在这里,她将专心研究与翻译晚清小说《海上花列传》。
如果说,张爱玲能够稳稳地在赖氏研究所工作,她的晚年也应当会温馨而富裕。
但偏偏张爱玲,有些自己的小习惯。
在研究所工作的日子里,张爱玲几乎从不按时上班。她常常黄昏去研究中心,在办公室熬夜一晚,清晨离去。
或许,对于作家来说,只要能够写出东西,无所谓上班的时间。
但这种被优待的机会,只有稀缺之人才能拥有。那时的张爱玲,文凭比不上研究所其他人,就连进入研究所的机会也是他人推荐而来,自然难以服众。
一年之后,张爱玲被解聘,继续过上了不固定的生活。
当然,将张爱玲找工作的艰辛全部归结为文凭,或许有些不公平,毕竟“华人”这一身份也是有影响的。
但换一个角度思考,若是张爱玲手握博士文凭,再加上其本身的文才,何至于四处碰壁?
满腹文才的张爱玲,在一群好友的助攻之下,尚且都凄凄惨惨,如果换做常人,无才无助攻,如果还没有文凭,生活该走向何方?
可见,“读书无用论”,实则贻笑大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