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的春的名家散文 散文中的北京新书发布(1)

《散文中的北京》新书发布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 高凯)第七届北京十月文学月主题活动“北京老舍文学院导师讲义书库第一辑、张莉主编《散文中的北京》新书首发式”日前举行。

本场首发式由北京老舍文学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承办。刘一达、宁肯、彭程、周晓枫、乔叶、袁凌、徐则臣、石一枫、侯磊、师力斌、李蔚超、饶翔、岳雯等作家、评论家以及《散文中的北京》主编张莉,围绕《散文中的北京》讨论百年来的北京书写。

《散文中的北京》收录了二十七位作者关于北京的散文佳作,从许地山、张恨水、郁达夫、郑振铎、王统照、老舍、俞平伯、废名、沈从文到杨朔、林海音、汪曾祺、邓友梅、肖复兴、叶广芩、史铁生、刘一达、宁肯、彭程、祝勇、周晓枫、邱华栋、乔叶、袁凌、徐则臣、石一枫、侯磊。这些作品,从《想北平》《苦念北平》《北平的四季》《上景山》《陶然亭的雪》,到《颐和园的寂寞》《老北京的夏天》《我与地坛》《紫禁红》,其中既有北京的日常生活、北方风物,也有京味京腔、北京美食;既有烟火气十足、喧腾繁华的北京,也有四季分明、郁郁葱葱的北京。

关于北京的春的名家散文 散文中的北京新书发布(2)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关于这本书的定位,本书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认为,“《散文中的北京》首先是经典散文读本,它要收录经典作家对北京的经典讲述,但也追求大众阅读趣味,我希望它是生动、鲜活、好看的,是一本常读常新的选本。”

作为北京老舍文学院导师讲义书库第一本面世教材,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对《散文中的北京》进行了高度评价,“这是一本紧贴北京的著作,我们从中能够领略到古都北京的百年风貌,品味不同时代作家对北京生活的书写和理解。”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第一部分的互动交流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评论家李蔚超指出了北京与我们每个人之间的联系,“北京这座城市可能是中国唯一一座与每个人都有关的城市,它的特殊性在于与一百年来的中国人都切身相关。而《散文中的北京》也是一本注定会和更多读者相遇的书。”

不同作家与北京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他们书写北京的切入点也有所不同。评论家饶翔阅读《散文中的北京》时,对作家笔下的空间感印象深刻。他发现不同作家有不同的关注视点,“刘一达写的是胡同里的生活,宁肯写的是北京标志性的建筑,彭程写部委家属楼。袁凌作品中的空间则在不断进行变化,具有典型的‘京漂’特征”。

北京对个人的影响仍是绵长久远的,最鲜明的表现之一便是语言。宁肯提到,即使在书写其他城市时,他书写的方式仍带有北京话的特征,“用短句,讲究干脆利索”,同时,宁肯也感受到了北京的变化。

袁凌则从“外来者”的视角书写了自己眼中的北京。他认为北京是巨大的、异化的,也是一座有缝隙的城市。它不是专门给外来者建造的,却能够容纳四面八方的人在此生活。无论北京如何变化,它的包容性未曾改变。尽管个人对于这座城市而言是渺小的,但北京永远平等地向大家展现其或繁华、或寂寞的一面。每个人都能在北京寻到生活的细处之美,比如“北纬39度的阳光”。在以袁凌为代表的“他乡之人”眼中,这是一座“空间够大,尺度够大,渺小的人也可以生存下去的城市”。

北京为何如此迷人?周晓枫表示,北京既有古老的一面,也有现代的一面。这两面同样有分量,就像保持两端平衡的扁担。“古典的、传统的东西恰恰有它的自重,所以可以有非常大的承担和包容性,随便风怎么吹,它不会随便跟着走。”正因如此,“所有吹过的风带来新鲜的氧气,新鲜的营养,新鲜的可能,能渗透到今天的生活之中。”

徐则臣赞同周晓枫的看法,他认为,“北京首先是一个‘守旧’的城市,因为它‘守旧’才可能(经得住)创新”。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底蕴造就了北京的稳定性,这个发现对徐则臣的写作有着启发意义。他的创作焦点之一是北京的中关村,北京的稳定性使得中关村有着“足够的标本意义”。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认为,北京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高度同样是北京迷人的地方,正是一代代作家们用他们辛勤的写作把这座城市迷人的地方展现了出来。

作为《散文中的北京》一书的主编,张莉曾在序言中指出,读者会在这本书中看到浩大北京的“毛细血管”,“比如那些花草瓜果,那些日常点滴,那些人情事理……正是这些毛茸茸而富有质感的细节,才是北京之所以是北京的底色。”张莉还提到,在编选的同时,她以一个普通读者的心态重新阅读了这些散文名篇,并在这些文字中重新了解或者重新认知北京。

在活动的最后,张莉表达了对北京文学的整合梳理的新设想——“如何把关于北京的文学作品吸纳到一起,让大家欣赏一百年来中国作家对于北京的想象,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小说或是其他文体。我想这本书可能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方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