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唐代诗人都非常有名,虽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名气大,但其作品的艺术高度丝毫不比他们差。我们先来看看王之涣的代表作《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1)

王之涣

这首七绝非常著名,是王之涣的成名作,也是唐代边塞诗的巅峰之作。在诗人所处的时代,就已经被广为传唱。当然,王之涣还有一首《登鹳雀楼》,也非常有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五言诗被小学语文教材采用,已经几十年之久,连学龄前儿童都会背颂,也是小孩子读诗、学诗的首选佳作。

黄河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2)

鹳雀楼

实际上,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面对的是连绵起伏的中条山,离黄河远着呢,王之涣却写道:黄河入海流。看来,这只是诗人的凭空想象罢了。那么,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诗,跟王之涣的边塞诗比起来,谁的更好一些呢?我们再来看看王昌龄的诗,他的代表作《出塞·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黄河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3)

王昌龄的《出塞》诗

这首出塞诗也很有名,是王昌龄的代表作。相比较之下,《凉州词》的意境更深远些,《出塞》的写实性更具体些。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就大气磅礴、气势恢宏,令人浮想翩翩,难以自已。羌笛何须怨杨柳,一个“怨”字,活灵活现,生动形象,深度刻画了西北边塞的荒凉冷漠。这个“怨”字,跟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得一拼。结尾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黄河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4)

王昌龄像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古代凉州就是现在的武威市,站在这儿是看不到黄河的,除非诗人站的很高很高。但古代的住房或客栈,一般都是最高两层,即便是寺庙里的塔,也很少有超过10层的。王之涣在凉州写下这首诗时,是在客店的二楼上,在这儿是根本不可能看到黄河的。所以诗人发挥的是超人的想象力,并不是写实景,但带给读者的画面,却是一幅蜿蜒曲折、起伏跌宕的黄河从高原一泻千里、滚滚而来的宏伟场面。当然,他的《登鹳雀楼》也是如此手法,站在鹳雀楼上,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黄河入海的,不过是抽象的比喻罢了。

黄河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5)

王昌龄

而王昌龄的《出塞》,也很霸气,隐隐有种悲壮的沧桑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令人呛然心酸。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不过是诗人的豪情万丈罢了。龙城和李广都不可能在,几百年前的历史人物了,又怎么可能回到唐朝呢!不教胡马度阴山,是边塞诗人的一种美好向往,也是诗人家国情怀的美好祝愿。阴山,在内蒙古中部,是古代抵御契丹等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与古代的长城同为边疆的重要屏障。

黄河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6)

古代边关将士

读王昌浩的这首诗,才明白“万里长征”一词并不是现代人发明的,原来它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红军的万里长征,也是借用古人的豪情壮志来喻言战争年代的艰苦。而“长征”一词,直到今天还在使用,如长征系列火箭。

《出塞》更像是以军人的角度和口吻以物明志,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而《凉州词》,是以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写照,折射出边关的荒凉和沧桑,有一种由然而生的孤寂和无奈感。一片孤城万仞山,群山环抱中,一座孤单单的城池就矗立在荒漠之中,羌笛声声响起,但杨柳还是没有半点绿色,这是因为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所以树都难发芽。

黄河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7)

古玉门关

比较之下,《凉州词》的艺术高度更高,意境更加深远,更能体现出塞外孤城的苍凉。有意思的是,当时的王之涣和王昌龄、高适三人还因为这个话题,打过一次赌:三位诗人坐在酒楼上喝酒聊诗,正巧有官家在二楼上听曲,王之涣和王昌龄打赌,看谁的诗传唱度更高,流行更广。结果前三个唱曲的美女唱的都是王昌龄的诗,后面压轴的才是王之涣的《凉州词》。由此可见,《凉州词》的影响力大于《出塞》。

黄河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8)

唐代西北边塞图

但是,王之涣流传至今的诗只有六首,虽然每篇都是精品,但数量不多。而王昌龄流传于世的有181首之多,其中不乏精品佳作。比如《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黄河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9)

古代烽火台

还有《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河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10)

古代长城关口

都是精品之作。但王之涣的边塞诗肯定不止这六首,只是失传了而已。不过,评价诗人的伟大,不在于诗的多少,比如乾隆,一生写诗四万余首,又有几人能记得他写的什么诗呢?要说有的话恐怕也只有这首《飞雪》吧: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黄河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11)

阴山山脉

就这首诗,最后一句还是纪晓岚给补上的。当时乾隆在雪中游后花园,看到漫天雪花,乾隆来了雅兴,吭哧半天才吟出前三句,但最后一句他是怎么也想不出来了,憋了好久也吟不出来,跟在他身后纪晓岚看皇帝都难住了,才给补上了最后一句。

黄河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12)

边塞诗人

所以说,诗不在多在精,张继就留下一首《枫桥夜泊》,但依然风靡全球,连日本都把它选进教科书中。毛主席的一首《沁园春·雪》,蒋介石组织了国民党的众多才子想复制一首压过它,但折腾了几个月,闹了不少笑话,也没能写出一首跟《沁园春·雪》齐名的诗词。

王之涣虽然才流传下来六首诗,但依然支撑起他在唐朝诗坛的不朽地位。也让一千多年后人们记住了他。

黄河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13)

古代将士弯弓搭箭

而李贺的一首《马诗》也很好: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黄河唐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黄河)(14)

骑兵冲杀

王翰的边塞诗《凉州曲》也很有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