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小时候冬季气温比现在要低一些,河面上的冰层比现在要厚一些,加之冬装破旧,保暖性能差,又没有空调、供暖等取暖设施那样的冬季真是记忆中最难熬的艰难时光,至今难以忘怀,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那时候牛棚的日子很苦?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那时候牛棚的日子很苦(看牛棚的日子一一那年那事)

那时候牛棚的日子很苦

总觉得小时候冬季气温比现在要低一些,河面上的冰层比现在要厚一些,加之冬装破旧,保暖性能差,又没有空调、供暖等取暖设施。那样的冬季真是记忆中最难熬的艰难时光,至今难以忘怀。

那时候,每个生产队都有几条耕牛。耕牛是生产队重要的生产工具。一个生产队耕牛多不多,也能证明这个生产队耕地多不多、实力大不大。所以,每个生产队总会安排专人负责管理耕牛。耕牛除春耕秋种时耘田耙地辛苦劳作几个月外,其它时间同样作为重要保护对象给予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尤其是在耕牛下地干活前,会给耕牛加餐一一除饲喂一些青饲料外,一般加喂一些黄豆饼、菜籽饼之类的“精料”,促使耕牛增膘壮体。

为了耕牛顺利度过冬季的寒冷,生产队都建有用土坯砌墙、木料作梁、秸秆盖顶搭建而成的牛棚。一进入冬季极寒天气,就把耕牛集中安置在牛棚内越冬。

看牛棚的是生产队安排的“老把式”,对耕牛的生活习性非常熟悉,所有的耕牛对他很是驯服,好像能听懂他的话。喂草喝水、拉屎拉尿,很有规律。牛棚不高,空间也不大,逼仄仄的,但这样聚气,保暖效果好。牛棚从中间分成两爿。一爿用以将耕牛挨个栓在一排,可站可卧。一爿则砌一个狭长的火炕,用来生火取暖。无论是大雪纷飞,还是寒风凛冽,牛棚里一直是温暖如春的。

我们小时候就爱往牛棚里钻,不仅仅是牛棚里暖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耕牛的不离不舍的情感寄托。早早的吃过晚饭,到牛棚替换看牛的大爷回家吃饭。几天下来的耳濡目染,多少也学会了对一些小事情的处理。比如牛拉屎了,会用锹立即将牛屎清理到一边去;牛尿尿了,会用尿桶将尿接着;对落在地上的屎尿残迹会用火炕里的草木灰处理好。

牛棚里的味道很重,耕牛本身的体味,牛屎牛尿的骚味,火炕杂物燃烧的烟火味,还有看牛大爷一支接一支抽烟的尼古丁气味,夹杂在一起,熏得人难以忍受,被褥、衣服也被浸染了一股难以名状的味道。

晚上,与大爷蜷缩在一张不大的床上。说是床,其实就是生产队里用来掼把脱粒的竹床,上面铺上厚厚的稻草和破旧了的草席和一床脏兮兮的被子。睡到午夜时分,大爷必须起夜为耕牛添加草料,或让屎让尿,我也会一起起床,为大爷帮一些小忙,至少为火炕添加一些燃料。

虽然这些已成记忆,但对于寒冷的冬季来说,却是温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