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认知】日晒疮

干疮是传染性疾病吗(疾病认知日晒疮)(1)

日晒疮是皮肤因日光曝晒所致。以出现红斑、丘疹、水疤、脱皮,灼痛疹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 中文名称:日晒疮
  • 英文名称:solar dermatitis
  • 其它名称:日晒伤
  • 相关疾病:日光性皮炎
  • 疾病分类:中医
  • 主要病因:皮肤受日光暴晒
  • 常见症状:皮肤暴晒部位掀红漫肿
  • 传染性:无传染性
名词解释

日晒疮是皮肤因日光曝晒所致。以出现红斑、丘疹、水疤、脱皮,灼痛疹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与西医病名关系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日光性皮炎,又称日晒伤。西医学认为,本病是因皮肤受到了超过耐受量的日光照射,引起表皮、真皮的炎症反应,发病情况视日光强度、暴晒时间及个体皮肤敏感性而异。

病机

1、禀赋不耐,腠理不密,不能耐受日光暴晒,热毒侵袭,灼伤皮肤,而致局部掀红漫肿。

2、湿热内蕴,又反复日晒,盛夏暑湿与热毒之邪侵袭,与内湿相搏壅滞于肌肤,而出现红斑、水疱、糜烂等病变。

诊断依据

1、多在照射日光后数小时或十数小时内发病,也有慢性发病者。

2、好发于皮肤暴露部位,如颜面、颈项、前臂、手背。

3、皮损表现为弥漫性红斑、水肿,重者可出现水疱,甚至糜烂。部分患者呈多形性损害,表现为丘疹、丘疱疹、水肿性红斑等。反复发作或长期日晒者,可出现慢性损害,如皮肤增厚、角化、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或减退。局部灼热、瘙痒,甚至灼痛。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若皮损面积大时,可伴有发热、畏寒、头痛、乏力、恶心等。

4、皮损轻者一般在2-3天后开始消退,红斑渐变为暗红或红褐色,脱屑,消退后留色素沉着。反复发作或长期日晒者,可出现慢性损害,迁延不愈。

病症鉴别

1、漆疮(接触性皮炎)

有接触刺激物史,皮损发于接触刺激部位,与日晒无关,可发生于任何季节。

2、癞皮病(烟酸缺乏症)

除暴露部位皮炎外,有明显的舌炎和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烦躁、抑郁、幻想、运动失调和丧失定向力等神经系统症状。

3、鬼脸疮(盘状红斑狼疮)

为浸润性红斑,境界清楚,边缘稍隆起,表面鳞屑固着,有角栓,持续不退。

4、湿疮(湿疹)

皮损多形态,发生的部位与光线照射和季节的关系不大。

外治法

外搽以遮光、止痒、消炎为原则。

1、轻者先以凉水湿敷患处,再酌情选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油等外涂。

2、糜烂、渗液较多,选用生石膏、生地榆、金银花、生甘草等,水煎,待凉后湿敷患处,每日2-3次。

3、脱皮痛痒明显者,选用湿润烧伤膏或青黛膏,外涂,每日2-3次。

预防调护

1、经常参加户外锻炼,以提高皮肤对日光的耐受性。

2、避免烈日过度暴晒,外出时注意防晒,穿浅色长袖衣衫,涂防晒剂。

3、避免接触光感性物质,如化妆品中香料、某些染料、沥青、荧光增白剂。某些药物如磺胺、四环素、阿司匹林等,泥螺,以及很多绿叶野菜、蔬菜含光敏物质,患者应忌食。

4、对日光敏感的患者,尽可能避免日光照射。

5、已发病患者,皮损局部禁用热敷,避免搔抓。

文献摘要

《外科启玄·日晒疮》:“三伏炎天,勤苦之人,劳于工作,不惜身命,受酷日曝晒,先疼后破而成疮者,非血气所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