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记者 冯方)近日,弘康人寿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第三季度,弘康人寿业绩实现较快增长,但规模保费仍延续下降态势,同比下降近17%。此外,公司偿付能力出现明显下降,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跌至近七年来最低。
规模保费下降、退保率上升,有产品本年累计退保率高达113.44%
凭借火爆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弘康人寿近来吸睛不少。弘康人寿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早在2022年一季度,公司就已对成本相对较高的分红产品销售进行控制,鼓励多做终身寿险等价值类产品。
一季度以来,弘康人寿净利润环比连续增长。近日,弘康人寿披露的2022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2.86亿元,同比增长26.31%;实现净利润6433.81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报告期实际净现金流为3.84亿元,同比转负为正。
而在业绩较快增长的同时,弘康人寿规模保费同比下降、综合退保率上升等问题也有所显现。第三季度,弘康人寿实现规模保费35亿元,同比下降16.62%,降幅较第二季度有所收窄,但规模保费仍呈下降态势。目前,弘康人寿规模保费已连续两个季度同比下降。
此外,公司综合退保率也有所抬升,年金险成为退保重灾区。第三季度,弘康人寿综合退保率为5.12%,环比上升1.46个百分点。
(截图自弘康人寿2022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具体来看,退保金额居前三的产品分别为弘康弘乐一号年金保险(万能型)、弘康安溢保两全保险(投资连结型)、弘康弘运来B款年金保险,本季度退保规模合计为7.46亿元,其中,弘康弘乐一号年金保险(万能型)本年累计退保规模已超过10亿元。
退保率居前三的产品分别为弘康附加财富赢五号年金保险(万能型)、弘康恒赢五号年金保险、弘康共庆余年年金保险,本季度退保率分别为74.86%、66.39%、42.05%,其中,弘康共庆余年年金保险本年累计退保率高达113.44%。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院长王绪瑾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综合退保率上升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销售人员未充分介绍产品情况,投保人购买后发现上当而退保;或者投保人收入水平下降,因缴费压力而退保;也可能是投保人想取回资金选择其他投资渠道而退保。此外,部分产品现金价值计算不合理,也有可能造成退保率上升。”
王绪瑾指出,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退保率上升会造成一定的流动性压力,过高的退保率也会对保险公司信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退保率上升导致保费规模下降,进而也会对投资规模、投资收益、盈利能力等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跌至近七年新低
在上述问题之外,作为险企的“生命线”,弘康人寿偿付能力下降的情况也值得关注。第三季度,弘康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7.8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0.26%,同比、环比均明显下降。同比来看,两项数据分别下降45.19个百分点和22.82个百分点;环比来看,两项数据分别下降25.97个百分点和19.39个百分点。
目前,弘康人寿官网披露最早的一份偿付能力报告在2016年第一季度。央广网记者对比数据后发现,弘康人寿2022年第三季度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近七年来最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也跌至近三年来新低。
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情况,弘康人寿在报告中表示,主要原因为实际资本减少和最低资本增加,实际资本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上市权益类资产市值及固定收益类资产市值下跌,最低资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为新业务销售导致利率风险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的问题,弘康人寿近日刚刚被银保监会通报。通报显示,弘康人寿2016年第四季度、2017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部分资产管理产品错误适用固定收益类资产管理产品风险因子,最低资本分别少计415万元、420万元。
通报强调,上述违规行为导致公司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不利于风险防控。保险机构应引以为戒,举一反三,不断加强偿付能力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编制偿付能力报告,确保偿付能力数据真实准确,持续提升偿付能力工作质效。
在报告中,弘康人寿预测,公司下个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会有小幅提升,预测数分别为112.61%和136.42%。弘康人寿偿付能力能否出现改善?规模保费下降势头能否得到扭转?央广网记者将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