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1点。苹果发布了旗下的新品iPhone SE。早在发布前就一直备受瞩目的价格,在发布会上以399美元引爆了。
2013年秋季,苹果首次发布两款手机,iPhone 5S和iPhone 5C,值得一提的是,本以为是定位低端且售价亲民的5C,却并不想和底薪阶层人员做一次近距离接触。这款工艺、配置和同为一起发布的5S相差甚大的机器竟然不是“中低端机器”。
时隔两年半,当时的4英寸机器已经离我们远去。SE以Apple A9的处理器宣告了4英寸旗舰的王者归来。其实,即使不以低价亮相,凭借4英寸机身的IOS最强旗舰的身份,也能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上夺得一定地位。回不回的去4英寸另说,光是小屏旗舰,可选性就寥寥无几了,Sony的compact系列都4.7英寸了。399的定价,虽然牺牲了一部分利润,却可以杀入中低端手机市场,去瓜分这块大蛋糕。
国行的售价是3288,也不算很贵。当然了,得看和谁比。和iPhone自家旗舰比,那就是白菜价。放到国产手机市场上。。。还是“不那么便宜”。但别忘了,这是国行。实际在大陆出售的,除了国行,还有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渠道流入大陆市场的那些水货机器。这些机器,在价格上相对国行是具有绝对优势的。
回望国产机,杀入3000以上价位的机器,其实也不是很多。蓝绿两产闹得欢,华为Mate略有起色,小米魅族上去碰了一身灰。中兴联想相对小米魅族好不到哪儿去。酷派。。。还是挂掉好一点吧,大观4卖4K 我们也只能用脚趾点赞你的勇气。。。锤子和奇酷也是纷纷败下阵来。
如果理想的话,水货的SE虽然初期可能是超过3000,但要不了多久,就会稳定到3000一下。这相对于其它同价位机型,是很诱人的。
现在的国产旗舰,处在这个冰点的有OPPO的R9,vivo的Xplay5,华为的mate系几款,奇酷的尊享版。乐视的max Pro,以及。。。加价的黄牛版小米5尊享版。
放大到国际市场,这个价位段(含以上一段)的还有三星的S6和S6 EDGE(水货3K )还有A9,索尼的Z3 和Z5 compact(Z5 D的水货也差不多啦),LG的G4和Nexus 5X,摩托的X style,HTC的A9和M9系,黑莓的passport(乱入,其实小编我也有一台,现在是作为“通话机”使用的。。。),诺基亚的950(水货价钱,不是XL。小编我也有一台Lumia设备,1520,win10)。
(拍的不好请见谅)
在这些价位段,除了屏幕尺寸,SE依旧占有优势。
除了操作系统的差异化,你可以以此为由入手黑莓和诺基亚。其它机器的优势并不大。
XPlay5和S6 EDGE有曲屏(没啥卵用,EDGE要贵一些)。mate7续航彪悍。奇酷双摄像头。米5有陶瓷后盖。索尼可以防水。G4可拆卸电池。除了防水确实可以作为一部分的刚需外,其它的都是聊胜于无的优势。
而且,从性能上,SE也占有绝对优势。Apple A9的安兔兔跑分可以达到12万,这个成绩除了骁龙820和三星的Exynos 8890外,再无敌手(tablet不计,算的话,老黄家核弹X1可以默秒全吧{不知道和A9X比如何})。。。在上面机型中,除了小米5尊享版和乐视max Pro(量产机售价几何我也不知道)搭载高通骁龙820外。其它的,在性能上均败下阵来。
让我选的话,也会入手SE。.
那么,它是否会继续向下,瓜分2000价位段的手机呢?
瓜不瓜分另说,对这个价位段,尤其是竞争最为激烈的1500~2000这个价位段。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当然了,699和799的机器倒是稳当一些。
一段时间内,2000以上价位段的国产手机,可能会有小幅度降价,3000以上价位的国产手机可能就悬了,这些手机厂商大部分是为了塑造一个形象,从而杀入4000以上的价位段,去分的高端机市场的一碗羹。SE这时候杀入,难免让他们有些不坚定。降价的话,可能再难杀入高端机市场。不降价的话,SE带来的市场冲击肯定不小。就算SE另说,比他们价位段更低的国产机本来就比他们的市场要大,这些机器要是降价,他们的市场还会再紧缩。
好在5S已经退市了,剩下的只在经销商手中。所以苹果内部不会自乱阵脚。
那么,SE的市场何在?
如果SE是一款4.7~5.5英寸的手机,那么它基本可以通吃所有市场。但,它只有4英寸。这也是库克杀入中低端市场所打的招牌(挡箭牌)。
早在2013年,手机的主流屏幕就超过了5英寸。这个在2010年算得上主流的4英寸屏幕在如今看来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市场。
首先,它的用户人群最大的就是那些旧款iPhone设备的用户。即使是iPhone 4S,现在依然还有一部分的用户人群。经过这么久的iOS的更新迭代,即使是5S这样的设备,运行起来也会有些力不从心。Apple A9的SE无疑是他们换机的最好选择。
然后是那些从未体验过iOS操作系统的用户。iPhone纵然是全球最畅销的机型之一,但iOS操作系统的占有率也没有达到Android的水平。这些Android用户里,有不少是从未体验过iOS的。
对于他们来说,体验iOS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为主力机来使用,也就是购买一台iPhone,而除了旧款iPhone和SE外,其它的iPhone价位又偏高。
另一种是作为备用设备或是多媒体设备,这样的话除了iPhone外还有两种选择,一是小屏幕的iPod Touch,二是大屏的iPad。
iPod Touch的缺点是没有自用网,只能连接WIFI。iPad虽然有3G版,但不便携带。而且3G版的iPad售价也不低。
很多用户都有不止一张电话卡,所以,iPhone SE做备用机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配合安卓设备达到多平台的体验很是不错。
除了这些用户,还有在2000~3000块钱左右价位徘徊的用户。低价的SE(相对iPhone而言)无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该担心的不只是国产机,399这个价位段也是一线厂商的中端机的价位段。像三星的A系列就是。在这个价位,iPhone SE有着相当大的话语权。尤其是日韩美,这三个国家,不仅市场大,iOS设备的占有率也很客观。
那么,第二重要的问题来了。你能回到4.0英寸吗?
三星NOTE一出,大部分人都在嘲笑它傻大粗苯。而如今,iPhone plus都比它大了0.2英寸。当年觉得屏幕大不好携带,不好单手操作。而如今,猛地一上手小屏,反倒是觉得各种别扭。
我的第一款安卓设备来的比较晚,是小米的第一款手机——小米1。
在那个V880是大陆街机的年代,我用着塞班。买了小米1的时候,我依旧也用着诺基亚键盘机,在频繁的更换使用并不觉得特别别扭,可能是自己知道这是两款设备吧。2013年年底,买了5.2英寸的LG G2。顺手下了诺基亚,放在家里箱子里。用着LG G2和小米1的我依旧不觉得很别扭,只是在影音娱乐的时候,用的几乎都是LG G2。
半年后,我更换了工作,撤销了一张卡,也放下了LG G2。就这样用了一年左右。到了15年夏季,LG G2因为刷的ROM有些不合适,临时拿出小米来使用。时隔近一年,再次上手小米1总让我觉得有些陌生,4英寸的屏幕已经没有当初刚拿到手的时候觉得那么“庞然大物”了。倒是显得意外的小,不过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就已经用“顺了”这款4英寸的手机。
现在这个小米1临时借给同事用,他玩部落冲突(我不玩游戏),之前是在三星上玩的,游戏数据用谷歌保存。去年换了iPhone6 plus。没了游戏。就拿我的小米1登陆他的谷歌账号接着玩。
其实,我在群里聊到价钱的人表示,还是贵了。也有表示,早知道这么便宜我就不先买XXX了。
在发布会提到的,去年卖出4英寸iPhone设备的数量有3000万。这个数字还是很恐怖的。
如此看来,这款iPhone还是很有市场力的,甚至可能成为2016年的黑马。毕竟,价格是绝大部分消费者决定是否买单的第一大考虑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