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十二金牌”是成语,那这十二金钗也是,能给那四个字一个名分,也能给这四个字,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成语典故赏析大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成语典故赏析大全(千古成语今日析之十二金钗--酸酸的文人创造)

成语典故赏析大全

既然“十二金牌”是成语,那这十二金钗也是,能给那四个字一个名分,也能给这四个字。

一说这“十二金钗”自然就想到了《红楼梦》里那著名的“金陵十二钗”,她们是在太虚幻境的“薄命司”里,前半生果然富贵吉祥,最后她们的结局果然“好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红颜薄命”果然不是假的?也是人们希望的,看看,倒霉了吧,该我们老百姓幸灾乐祸?

不过难道封建礼教就这样厉害,没有一个神,大家都成了鬼不成,好人坏人都一样,那几千年的泱泱大国、灿烂文化还有没有着落?

我们普通人喜欢以人最后的命运来反思这个人的一生甚至这个社会,那怕是这人最后一年半载的命运,说,看看,倒霉了吧,其实这对这人的一生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普通人受贫穷的一辈子的命谁来偿还?

所以我们这样的想法很有问题,就像我们对这“十二钗”的理解,它并不是曹雪芹的发明,很早的诗词里就出现了:梁武帝《河中之水歌》中有“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之句。初唐长孙佐辅《宫怨》说“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钗独相向。”

因为《红楼梦》太出名了,所以把前面的都给掩盖了。一个文苑举行活动,最少有两个人朗诵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网友说,因为这首诗太出名了,据说,在高校学子中,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成为各种文艺活动中历演不衰的保留节目。人人可以想着别康桥,可大多人一辈子没有去过剑桥,人人想着自己是那多情的徐志摩,可我们还是普通人。人们想着自己是贾宝玉,可贾宝玉并不想我们。

为什么是金钗吧,还是十二个,据说是代表多,不过“多”,一般有三六九,或者十,没有十二的,有人说这是十二生肖轮回,慨叹女子们的命运,有点道理。

贾宝玉知道光自己家的女孩子都不止十二个,就是副册,又副册,又能有几个,但警幻仙子说的好: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厨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

所以老百姓的命更不知道苦到什么程度?历史是帝王将相的历史,这里更是一个最好的注脚了。

有个“女子十二乐坊”的团队名气不小,那些高挑的、漂亮、有修养的女孩子,用古典的乐器演奏,自然想起了古代的“红颜”这个词,现在已经没有了封建礼教,女子们已经彻底解放,这“薄命”一词是不是没了着落?

有个“一打”的用法,“一打”就是十二个,这是个英制单位,据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两河流域的文明,这是十二进位制的,不过它比阿拉伯数字的十进制难用,所以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包括我们的十六两秤,“半斤八两”困惑了我小时候的很长时间,不过想起计算机的计数方法就有点激动,“1和0”就演变了光怪陆离,只不过只要速度快一点罢了。

在词典上这个成语的解释是: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钗之多,后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我们说的与这“妃嫔或姬妾”没有任何关系的。其实终究是薄命的女子而已,能成为武则天、大玉儿、慈禧的,毕竟是太少太少了,世间连《红楼梦》里说的正册也能装的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