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令人向往的角色人生

丽斐说,用最狂放不羁的模样告白活着的意义,即便是错,不也错得英姿飒爽,刻骨铭心?

我所害怕的,也许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无法按照自己的理想活着。

——北野武

电影《七月与安生》里曾说:“女孩可以走的路很多,人生折腾点未必不幸福,只是很辛苦。”我常常在想:如果真能如想象中乖巧、顺遂地笔直朝着一条既定的路走下去就好了。

但人这玩意儿又不是被设定好程式的机器,我的人生只有一次,所以总想尝试更多可能。

末路狂花中女性自我意识(末路狂花女孩活着)(1)

在游乐场里,就算能坐在旋转木马上开心地笑着,也会想去体验过山车的快感;虽说平凡安定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但每天在家与职场间两点一线奔走着,总仰望这城市的绚烂烟火,偶尔也会有想要燃烧一次的冲动。

所以说,如果在无数光影流转中有能让我向往的人生,那一定是与我人生截然相反的故事。

《末路狂花》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单是看这四个字就足够让人心潮澎湃。

末路狂花中女性自我意识(末路狂花女孩活着)(2)

好像一直向往坐上云霄飞车的我陡然间站在了万丈高空的澳门塔上,天高云淡中屏息以待着一场蹦极似的快感。

与《人在囧途》、《绿皮书》等常规公路电影中,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系列鸡飞狗跳的旅行后重拾爱与希望的结局不同,《末路狂花》的姐妹们越是深入行程的腹地,就越往万劫不复的结局而去。

她们越是热爱生命,潇洒做自己,就越是看清现实的残酷。

即使这是一场没有明天与未来的绝命之旅,但仍令人心生向往,为什么?

也许是路易丝怒气冲冲一枪打死强暴犯的时候;

也许是从来唯唯诺诺的赛尔玛泰然自若地持枪抢劫便利店的时候;

也或许是在路易丝曾经遭受暴行的过去被揭开的时候。

是的,虽然她已经成为警方通缉的杀人犯,但却成为了拯救朋友于危难中的英雄。

末路狂花中女性自我意识(末路狂花女孩活着)(3)

影片中有一幕非常动人——当末路姐妹花在休息站要求卡车司机为多次粗暴无礼的冒犯道歉无果后,路易丝率先从车上站起,然后双手持枪,非常镇定地,一枪接一枪打爆了汽车轮胎。赛尔玛先是吃惊地望着她,接着她也愉悦地开枪了。

子弹打中了卡车,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爆炸,粗俗无礼的司机仍在无谓地叫骂着。但在爆炸引起的漫天粉尘和司机的叫骂声中,姐妹花却挑衅般地开车原地打转数圈后才潇洒离去。音乐在此时变得轻快无比,仿佛是一场盛大的狂欢。

末路狂花中女性自我意识(末路狂花女孩活着)(4)

我向往末路姐妹花的人生,不单是艳羡她们能开着雷鸟敞篷车纵情驰骋在美国西部公路上,还帅气的抽着烟恣意大笑;

不单是喜欢这西部大峡谷震撼的荒凉和她们随性飘扬的头发;

不单是希望厄运降临后才开始显得伟大的人性,而是欣赏她们敢爱敢恨的勇气和无所畏惧的倔强。

仿佛年少轻狂时曾许下的豪言壮语“天塌下当被盖“从未蒙尘,依然纯粹如初。

很多人爱励志拼搏的电影,却没有承受艰辛的毅力;很多人为《死亡诗社》喝彩,却不一定有踏上桌子的勇气;随着社会的历练和岁月洗涤的成长,我们中的大多数终其一生都不得不在生活的教鞭下懂得遵守秩序、小心行事。

我不禁在想,如果我们都能如末路姐妹花一样,敢于挑战错误的生活规则,勇敢地像没有明天与未来一样为自己活一次;把“离经叛道”当成轰轰烈烈的人生体验,即使深陷绝境,也有绝不回头的志气和粉身碎骨式的决绝。

用最狂放不羁的模样告白活着的意义,即便是错,不也错得英姿飒爽,刻骨铭心?

末路狂花中女性自我意识(末路狂花女孩活着)(5)

作者 | 丽斐

喜欢用文字和镜头记录生活,用脚步丈量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