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申万宏源研究,郑嘉伟,莫龙庭)

1. 水质监测龙头,历史业绩表现亮眼

1.1 20 年深耕环境监测,铸就水质监测龙头

公司主营水质监测,逐步向综合环境监测服务商发展。公司 1997 年成立于湖南长沙, 从 2001 年开始进入环境监测行业,2019 年在创业板上市,目前已成为国内领先的环境 监测监管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主营产品包括水质监测系统、空气/烟气监测系统和 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并为客户提供环境监测系统运营服务、第三方检测及监测咨询服 务,主要客户为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及受环保部门重点监管的污染源企业。

公司主要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产能扩张相对灵活。公司生产环节主要是组装和测试, 对公司产能影响较大的是组装和测试员工的数量和工作效率。2018 年伴随订单量大幅提 升,公司生产部从技术服务部等部门借调部分员工协助生产,同时适当扩充生产场地,从 而保障了当年产品交付,产能扩张相对灵活。

创始人兼董事长张广胜为公司控股股东,股权架构稳定,同时引入三峡资本助力发展。 截至2021 年9 月末,公司控股股东兼公司创始人张广胜先生直接持有公司 39.26%股份。 张广胜先生 1967 年出生,1990 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地质勘查专业,1997 年创办本公司, 现任公司董事长,同时兼任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张 广胜先生 2017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8 年被中共长沙市委认定为长 沙市首批国家级领军人才。此外,2021 年三季度末,三峡集团旗下的三峡资本成为公司 前十大股东,持股 4.82%。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1)

公司主要董事及高管均在公司工作 10 年以上,管理团队稳定,经验丰富。除新增股 东三峡资本派驻的一位董事外,公司所有董事及高管均在公司工作 10 年以上,管理团队 稳定,且长期从事环境监测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运营业务,对公司所处行业具有深 刻的理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实施股权激励,进一步推动公司持续发展。2021 年 9 月 24 日,公司审议通过了《关 于向激励对象授予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同意确定 2021 年 9 月 24 日为限制性股票授予日,以 11 元/股的价格向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 人员和忠实员工(共计 135 人)授予 320 万股限制性股票。本次激励计划股票来源为公 司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授予股本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1.34%。同时,激励计划将 2021 和 2022 年设定为考核年,以 2020 年营收 7.74 亿元为基数,分别以营收增长率不低于 15%和 32%为考核目标,分两年解除限售股。

1.2 设备与运营业务高速增长,在手资金极其充裕

公司近五年营收及归母净利 CAGR 分别达 30%及 49%。公司 2016-2020 年营业收 入从 2.68 亿元增长到 7.74 亿元,CAGR 为 30%;归母净利从 0.53 亿元增长到 2.61 亿 元,CAGR 为 49%,业绩增速亮眼。2018 年公司业绩大增主要得益于中标“国家地表水 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项目”及相关供货合同,共签订合同金额 35,295.89 万元(其 中水质监测系统 30,329.10 万元,运营服务 4,901.40 万元),2020 年业绩增速放缓,主 要与疫情及环境监测行业受政策出台存在一定周期性有关。2021 年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 入同比增长 11%至 6.03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至 1.91 亿元。

公司核心业务为环境监测系统,设备 运营模式逐步形成。公司核心业务环境监测系 统包括水质监测系统和空气/烟气检测系统,其中以水质监测系统为核心,2020 年公司环 境监测系统业务收入达 4.60 亿,占总营收 59%。近年来,在环境监测事权上收、环境监 测运营委托社会机构开展的大背景下,公司紧抓时代机遇,依托核心监测系统优势,积极 开拓环境监测运营业务,2020 年公司运营业务收入达 2.64 亿,占总营收 34%。毛利率 方面,公司毛利率主要取决于环境监测系统及运营业务,二者毛利率表现较为稳定,2020 年分别达 54%及 44%。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2)

期间费用率不断降低,2020 年公司净利率高达 34%。尽管 2020 年受疫情影响,公 司毛利率略有下滑,但受益于公司优秀的费用管控能力,公司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2020 年公司净利率仍旧高达 34%。2021 年受环境监测系统毛利率下滑,股权激励导致的管理 费用提升、不再享受去年同期新冠疫情期间的社保减免等优惠政策影响,2021 年前三季 度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略有下滑。

受益于产品销售及运营业务模式,公司现金流情况良好。公司商业模式主要为产品销 售和运营业务,主要客户为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其中政府明确将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 设与运行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重点保障,因此公司经营现金流净流量整体持续为正,与业绩 增长保持一致;筹资现金流方面,除 2019 年因 IPO 募集资金大幅增长外,整体表现平稳; 投资现金流方面,2019 年大幅增加主要系公司将闲置募集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 所致。

公司在手资金充裕,负债率仅为 13%。得益于公司优秀的盈利能力及良好的现金流 表现,公司在手资金充裕,尤其是在 2019 年上市之后,公司资金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截止到 2021 年三季度,公司在手货币资金 银行结构性存款高达 13.17 亿,占公司总资 产的 59%,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 13%。(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 十四五环境监测行业迎来高速高质发展

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最大分支,近年来快速发展。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环境监测可 以分为水质监测、烟气监测、噪声监测、生物监测、辐射监测、土壤监测等不同门类,从 监测设备销售品类来看,近年来水质监测设备发展迅速,我国水质监测设备销量从 2012 年的 1.21 万套增长到了 2019 年的 2.96 万套,已成为环境监测设备最大的一个重要分支。

水质监测主要包括环境质量监测(2G 业务为主)及污染源监测(2B 业务为主)。传 统水质监测业务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主要面向政府,近年来伴随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及其 配套政策不断出台,面向企业端的污染源监测业务逐步兴起。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3)

2.1 多因素催化,十四五环境质量监测需求持续提升

环境治理,监测先行,政策密集出台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 护的基础,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顶梁柱”和“生命线”。2015-2017 年,中央全面深 化改革领导小组连续三年分别审议通过了《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关于省以下环 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 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 3 份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改革文件,基本搭建形成了生态 环境监测管理和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生态环境监测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根 据 2020 年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20 年全国环境空气监测点位 12520 个,地表水水 质监测断面 12305 个,开展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的重点企业数 45753 家。

十三五国控断面建设带动地方监测站升级改造及新建潮。2016 年,原环保部发布《“十 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参与评价、考核、排名的国控断面(也叫 国控点位)由 972 个调整为 1940 个(到十三五末变更为 2050 个)。2017 年原环保部发 布《关于做好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的通知》,要求监测事权上收工作采 取采测分离和水站建设同步推进、分阶段实施的方式进行,其中水站建设要求完成 2,050 个考核断面水站建设,统一委托第三方运维。2018 年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 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采测分离和水质自动站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中对新建设的国家地 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站的仪器、系统集成及建设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必测监测项目从 7 个变成 9 个,湖库站点增加叶绿素 A 和藻密度。2018 年“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建 设及运行维护项目”公开招标,向社会采购 1,087 个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及其三 年运维服务、531 个已建水站的三年运维服务和 135 个国家已建水站的仪器设备填平补 齐。受此影响,2019 年各地环保部门为满足相关政策要求及保证事权上收工作的推进, 纷纷加速了新的水质监测系统建设及原有系统的升级改造。例如江苏省发布《江苏省生态 环境监测监控系统三年建设规划(2018-2020 年)》,要求推进全省重点断面水站建设, 实现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新建 318 个自动监测水站。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4)

国控点位大幅增加,考核倒逼下,地方监控点位有望大幅提升。根据 2020 年 2 月生 态环境部印发的《“十四五”国家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设置方案》,截至十三五 期末,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数量已有 2050 个,十四五期间将删除 46 个,新增 1642 个 至 3646 个,同比增长 78%。尽管十四五规划未提出大规模新建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 但伴随国控点位大幅增加,考核倒逼下,我们预计各地环保部门将重演 2019 年以来的发 展历程,地方政府将纷纷加速新的水质监测系统建设及原有水质监测系统的升级改造。以 江苏省为例,根据 2022 年 1 月发布的《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十四五 期间,江苏省地表水国考断面由 104 个增加至 210 个、省考断面由 380 个增加至 655 个, 考核断面数量大幅增加。江苏省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水质自动监测网络的省份,在十四五 期间省控点位仍有 72%的增长,有理由预计其余省份增长空间更大。

十四五规划提出开展自动为主、手工为辅的融合监测,完善基于监测数据的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排名制度,自动监测有望大幅提升。2019 年 5 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地级及以 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案(试行)》,提出为充分发挥城市国家地表 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的倒逼作用,对设置有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的所有地级及以上 城市水环境治理进行排名。每季度发布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前 30 位和后 30 位城市名单、改善幅度前 30 位和后 30 位城市名单。目前,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与 评价主要采用采测分离常规监测(即手工监测)数据,部分断面采用水质在线监测与手工 监测数据相结合的模式。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为因素对监测数据的干扰,充分发挥水质 自动监测在实时监测、跟踪变化趋势、应急预警方面的作用,加快建立健全以自动监测为 主、手工监测为辅的地表水环境监测体系成为必然趋势。

《“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开展自动为主、手工为辅的融合监测,支撑全 国水环境质量评价、排名与考核;完善基于监测数据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排名制度,作为 环境质量目标责任考核的直接依据和层层传导压力的重要抓手。可以预见,未来排名将更 多依靠自动监测数据,此举将加速部分手动监测数据向在线监测转变。以浙江省为例,根 据 2021 年 6 月发布的《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浙江省将实现地表水县 控以上断面自动监测全覆盖、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全覆盖、省级以上开发区环境空气自动 监测站全覆盖。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5)

国控点位叠加自动化率双向提升,将带动大量新增自动监测站点建设需求,十四五地 表水水质自动监测设备市场有望达 40 亿元。参照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地方点位及自动化 率将大幅提升,从而带动大量新增自动监测站点建设需求。参照国控点位及江苏省省控点 位增幅及浙江省点位自动化率要求,我们假设地方水质自动监测站数量从十三五期末的约 5000 个增长至 10000 个,按照单个站点设备采购价格为 80 万/站点,则“十四五”期间 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设备的需求有望达到 40 亿元。

十四五规划提出重金属等监测指标扩容,预计新增设备市场空间 18 亿元。《生态环境 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 年)》提出建立 9 N 自动监测能力要求,即在常规 9 参数基 础上,增加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阴阳离子、重金属、有机物、水生态综合毒性 等特征指标。《“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进一步提出推进重金属、有机物、生物毒性 等自动监测试点,开展嘉陵江流域甘陕川交界、陕豫交界以及湘江、资江、丹江流域开展 铊、锑等重金属自动监测预警,武陵山区“锰三角”区域开展锰自动监测预警,并建立“断 面-水体-污染源”全链条监测溯源体系。2022 年 3 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 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强化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重点防控铅、汞、 镉、铬、砷、铊和锑),包括加快推进废水、废气重金属在线监测技术、设备的研发与应 用;建立健全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体系,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在涉铊 涉锑行业企业分布密集区域下游,依托水质自动监测站加装铊、锑等特征重金属污染物自 动监测系统;鼓励重点行业企业在重点部位和关键节点应用重金属污染物自动监测、视频 监控和用电(能)监控等智能监控手段。假设到十四五期末,全国共有 1.2 万个水质自动 监测站(国控监测站 2000 个,地方监测站 1 万个),其中 50%完成升级,平均每个监测 站新增 3 个指标,每个监测指标对应设备价格为 10 万元,则十四五期间新增水质监测指 标对应的设备采购空间约 18 亿元。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6)

排污口排查结果数量巨大,排污口监测需求攀升带动地方水质监测实验室建设,预计 带来 20 亿元市场水质监测设备需求。入河入海排污口是指直接或通过管道、沟、渠等排 污通道向环境水体排放污水的口门,是流域、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节点。自 2019 年 起,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省市相继启动了长江、渤海和黄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结果发现 长江入河排污口 60292 个,渤海入海排污口 18886 个,相比此前掌握的数量分别增长了 30 倍和 25 倍。2022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 施意见》,意见提出率先推进长江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整治,到 2025 年底前,完成 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辽、太湖流域七个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重点湖泊、重点海湾排污口排查,并基本完成整治。参考我国 333 个地级市及 375 个县级市数量, 我们假设其中 500 个地级市或县级市需建设一座水质监测实验室,以应对大量的排污口监 测需求。参照长江经济带水质监测质控和应急平台(一期)实验室能力建设项目中标结果, 每个地方实验室设备采购价格约 400 万元,则全国十四五地方水质实验室建设带来的设备 需求约 20 亿元。

水质监测设备十四五存量替换空间有望达 78 亿元。环境监测设备平均寿命为 5-8 年, 如果按照 7 年寿命计算,2014-2018 年安装设备将在十四五期间陆续进入更新替换期。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统计,2014-2018 年我国水质监测设备总计销售 78490 套,按照 10 万元/套计算,预计十四五期间水质监测设备替换空间约为 78.49 亿元。需注意的是, 本处统计历史的水质监测设备销售数据不仅包括地表水水质监测设备,还包括地下水水质 监测、水源地监测等水质监测需求。

监测事权上收推动第三方运营业务快速增长,预计十四五期末运营市场空间达近 15 亿元/年。2015 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和《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实 施方案》发布,提出三年内完成国家大气、水、土壤监测点位的建设和事权上收,目前已 全面完成国家和省级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监测事权上收后,环境监测的运营将采取委 托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的模式开展。以山西省为例,2017 年,山西省生态环境厅上收 117 县(市、区)辖区内 204 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将其全部转为省控监测站点,这些 监测站由省厅直接管理后,日常运维工作由省厅招聘的运维公司承担。按照地表水国控点 位自动监测站 2000 个,地方点位自动监测站 1 万个,单个国控站点年运行费用均为 18 万元/年,单个地方站点运行费用为 11 万/年(国控站点运行费用较高,主要是部分国控 点位位于偏远地区,且国控站点考核更为严格),则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 运维市场空间将达近 15 亿元/年。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7)

由上可见,十四五期间环境质量端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需求持续提升,预计十四五 期间,水质监测设备采购空间为 156 亿元,到十四五期末,水质监测运营需求约 15 亿元。

2.2 排污许可 监测事权上收,推动第三方检测市场爆发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实施,企业端第三方检测迎来爆发。2016 年 11 月,国务院 印发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明确了“谁核发、谁监管”的原则,并要求定 期开展监管执法,推动了排污许可制的落地。2018 年原环保部颁布了首个排污许可部门 规章《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排污者主体责任,明确要求监管执法部门应制定 排污许可执法计划,明确执法重点和频次。2021 年 1 月国务院发布《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直接将排污许可制度从部门规章上升到行政法规,强化了各方的法律责任,并要求取得排 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必须按照规范开展自行监测或可委托其他检(监)测机构代其开展自行 监测,监测范围覆盖排污许可管理全要素。截至 2020 年底,我国已完成所有固定污染源 国家版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工作,现已全面进入排污许可证后管理阶段。有效的排污许可 证后监管工作,是国家版排污许可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为支撑国家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 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行为,与之配套的是 45 项行业大类的自行排放监测指南目前正陆 续下发,截止 2022 年 2 月,已下发 30 项自行监测指南,13 项已发布征求意见稿,预计 2022 年将全面实施。根据 2020 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截至 2017 年 末全国污染源数量为 358.32 万个(不含移动源),涉水排放的约有 120 万家,其中装有 在线监测的有 10 余万家,主要为大型的重点排放源。而数量巨大的中小型排放源没有安 装监测设备,中小企业一般从经济性和监测数据公正性角度,更倾向于找第三方检测机构, 从而催生巨大的第三方检测服务市场。

十四五期间重点排污单位的在线监测设备采购有望达 210 亿元,运营市场 30 亿元/ 年。存量设备更换方面:按照 10 万家企业在线监测、平均每家企业设备采购价 30 万元、 十四五期间约 40%企业需要更换设备计算,十四五期间污染源监测端设备采购空间预计 将达 120 亿元。新增监测指标需求方面:根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要求,排污许可证上 列出的所有项目均需纳入监测,我们预计排污单位平均监测指标将从 2 个变为 4 个,假设 十四五期间 60%的大型企业在线监测设备需增加监测指标,则十四五期间对应新增设备 需求为 90 亿元。运营市场方面,假设 50%的大型企业需要委托第三方运营,单位运营费 用为 6 万元/年,则污染源监测端运营市场空间为 30 亿元/年。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8)

十四五期间中小企业的第三方检测市场空间预计将达 317 亿元/年。根据 2020 年发 布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目前涉水排放的 120 万家企业中,约有 110 万中小 企业需委托第三方检测。尽管不同行业企业监测参数及监测频率均存在较大差别(例如电镀行业监测指标及监测频率均较高,酒及饮料制造行业则较少),根据目前已发布的排污 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电镀等具有日监测频率需求的行业(每月及每季度 监测的市场暂不考虑),假设这类有日监测需求的企业数占总量的 30%,这部分企业平均 监测指标为 4 个。同时,我们参照当前市场监管总局行业指导价格 150-250 元/参数,假 设伴随未来自动化监测技术普及叠加规模效应,第三方检测价格大幅降低至 80 元/参数, 则据此计算,十四五期间第三方检测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317 亿元/年。

监测事权上收和垂改推动地方政府端第三方检测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2016 年中办、 国办印发《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环保及其监测监察机构垂管的顶层设计出笼。截止到 2020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省以下环 保监测机构垂直管理改革。垂改后,地级市环境监测站的隶属关系和职能发生了较为显著 地变化,事权、人员编制、财政支出上收,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仍然要承担监管职能、承 受考核压力,城区和县城水质、大气等环境质量的监测,还需要依靠基层环保部门落实。 同时,基层环保部门还要积极承担起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环境执法监测、应急监测以及 信访监测等工作,因此购买第三方检测服务能作为地方环境监管部门治理的有效补充,进 一步提升第三方检测市场需求。

2.3 健全机制 严格管理,行业竞争格局不断优化

顶层垂改 监测事权上收及采测分离,奠定监测数据真实性基础。环境监测系统的核 心功能在于真实、准确、完整地提供监测数据。2016 年《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 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环保“垂改”的实施,极大程度地避 免了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督的干预。到 2020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省以下环保监测 机构垂直管理改革,全面完成国家和省级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建立起“谁考核、谁监 测”的全新运行机制,环境质量监测独立性、权威性、有效性显著提升,从根本上避免监 测数据受到考核评比等行政干扰,以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9)

2017 年 8 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的 通知》,要求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工作,采取采测分离和水站建设同步推进、 分布实施的方式分两阶段进行。作为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的一项关键举措, 2017 年环境保护部印发《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采测分离实施方案》。自 2017 年 10 月起,共计 2050 个国家考核断面纳入了国家地表水第一次采测分离工作。所谓采测 分离,就是将国家考核断面水样采集和分析测试工作交由不同单位承担(采样单位和监测 单位都要通过 CMA 认定),具体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统一制定实施计划,第三方机构进 行采样,对水样加密混合后随机分送至各分析实验室,分析实验室对水样进行集中分析, 原始监测数据直传监测总站。采测分离改变了现行属地监测模式,进一步从机制上与利益 相关方脱钩,保障了监测数据的质量。

多项措施齐下,严守数据质量“生命线”,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在上述制度安排的基 础之上,十三五期间,我国贯彻落实 2017 年发布的《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 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包括 1)以规范的科学方法“保真”:累计发布监测标准 1200 余项, 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出台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要求,建立量值溯源体系;2) 以严格的质控手段监管:联合实施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通过“例行 双随机”等 多种形式,检查国家和地方监测站点约 6.2 万个、监测机构 8000 余家,及时纠正不规范 监测行为;3)以严厉的惩戒措施“打假”:建立健全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责任体系,将环境 监测弄虚作假列入刑法,会同公安机关严肃查处 120 余起典型案件,保持打击数据造假的高压态势。十四五期间,政府还将采取进一步措施,包括建立统一管理、全国联网的生态 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运用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监测全过程信息封闭式采 集、存储和追溯,同时加强对数据造假行为严查严罚等,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在政 府严把质量关的背景下,环境监测系统的产品质量和运营服务的规范成为事关环境监测系 统生产企业长远发展、甚至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因素,环境监测行业迎来供给侧改革。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10)

行业要求不断提升,环境监测自动化及智能化趋势明显,行业供给端有望进一步改革。 当前市场上环境监测系统自动化程度较低、运营人力成本较高、难以对环境进行整体有效 评价、不能及时反映污染变化状况,且在突发污染事故时属于被动监测、静态的事后监督。 与此同时,我国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已从单纯的污染物浓度监测向化学成分监测、二次 污染物监测和传输通道监测等方向过渡,在说清环境质量状况的基础上,建立环境质量预 测预报、环境污染成因解析、环境风险预警评估等监测业务和技术体系,为环境治理提供 支持引导,成为环境监测智能化发展的趋势。环境自动化、智能化监测系统建设及应用过 程中,需要解决监测参数可扩展、数据可靠性和可溯源、系统智能化控制与运行、海量数 据分析与应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这要求环境监测企业具备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不具备 相应能力的企业将逐渐被取代。

环境监测设备涉及多学科领域,壁垒较高,伴随行业升级,行业格局有望不断优化。 环境监测设备涉及到光学、化学、生物学、精密机械、电子电路、计算机软件及网络通讯 等多学科技术,属于典型的高新技术产品。随着行业发展,大量规模小、研发投入不足、 技术储备较差的生产企业将逐渐被淘汰或整合,而部分行业优势企业,特别是掌握核心技 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将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从当前市场来看, 国内主要环境监测参与企业主要分为如下三类:

提供核心仪器及设备的国外龙头环境监测设备生产企业。主要以核心分析仪器和 关键部件的研发和销售业务为主,主要面向国内环境监测设备集成商,这些企业 主要包括美国哈希、德国 WTW、西门子、ABB、日本岛津等。

提供系统集成及运营业务的国内环境监测服务商。主要通过直接采购或委托定制 化开发大部分监测仪器的核心零部件(如传感器、检测器、阀等),进行设备组 装和系统集成,同时从事部分运营服务业务,主要面向污染源企业、环境监测机 构等最终用户。这类企业目前从数量上而言,占国内市场的大多数。

少数以自主研发设备为核心的国内环境监测服务商。目前国内也有少数企业具有 较强的自主研发和设计制造能力,可以进行核心分析仪器及关键部件的生产,典 型代表处除公司外,还主要有北京雪迪龙、聚光科技及河北先河环保等三家上市 公司,其中聚光科技为环境监测综合型企业,在气体自动监测系统、实验室监测 设备占领较高市场份额;先河环保主要在空气网格化监测系统、大气自动监测系 统具有市场优势;雪迪龙以气体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过程分析系统为主。(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11)

3. 公司综合优势显著,传统及新兴业务同步跨越

3.1 核心产品优势突出,有望优先受益十四五行业增长

公司产品差异化优势显著,产品服务结构全面,客户黏性强,业务效率高。公司核心 产品均具备差异化优势,同时公司打造全面的产品及服务结构,可以满足客户对环境监测 系统和服务的多样化、系统化需求,增强了客户黏性,并促进公司各项业务之间形成良好 的协同效应,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

1)核心水质监测系统可自动监测百余种因子,行业领先,有效应对指标扩容需求。 《“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推进重金属、有机物、生物毒性等自动监测试点, 2022 年 3 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 出强化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环境监测仪器可实现对百余种环境监测 因子进行自动监测,有效解决了当前水质自动监测仪器装备抗干扰能力差、重金属/有机 物/生物指标等缺乏准确可靠的自动监测仪器装备、监测数据自动质控措施不完善、监测 仪器参数扩展性差及集成化程度低等技术短板问题。2022 年 1 月,公司与中国环境监测 总站共同完成的“水质自动监测成套仪器装备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 2021 年度环境技术 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成果推动了我国水环境监测从手工监测向全面自动监测的跨越式发 展,提升了行业监测仪器装备国产化水平,大幅度降低了仪器制造成本,推进了水环境自 动监测仪器装备产业化能力提升。

2)在空气监测方面,空气组分监测站及光化学监测网需求持续提升,带动公司产品 快速发展。我国现阶段大气污染呈现以细颗粒物(PM2.5)及臭氧(O3)为代表的复合型污染。 但我国空气监测传统主要针对常规六参数(PM2.5、PM10、O3、CO、SO2、NO2)进行 监测,用于表征污染在哪里,无法回答污染形成机理及来源。2016 年我国开始启动大气 颗粒物组分及光化学监测网的建设,其中颗粒物组分监测网主要监测 PM2.5 中的水溶性 离子、碳组分、无机元素等组分含量,对于识别不同的污染来源有重要指示意义。大气光 化学监测网络主要监测挥发性有机物(VOCs),VOCs 来源广泛,组成复杂,可与 NOx 发 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 O3 和 PM2.5,对活性较强组分开展监测,可以摸清生成 O3的重点 VOCs 种类。2019 年生态环境部发布《2019 年国家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网工 作方案》及《2019 年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案》,行业开始加速 发展。《“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将持续完善组分网和光化学监测网,组织全国 地级以上城市,按照统一规划开展 VOCs、颗粒物组分、NOx 监测,可以预见相关需求将 进一步释放。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12)

作为中科院牵头的“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共建单位, 公司紧跟当前市场需求的热点问题,着力于技术门槛较高的新赛道,自主研发的环境监测 仪器可以对大气和烟气中的颗粒物(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 甲烷等百余项气体监测因子进行自动监测。针对空气污染物源解析监测需求,公司自主研 发了颗粒物成分监测及臭氧前驱体组分系统,可实现颗粒物水溶性离子、臭氧前驱体等组 分的监测,对污染物具体成分变化及来源进行分析。针对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公司采用 固定监测点与移动监测点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超级站、常规站、微型站、污染物组分站结合,扩大了监测区域、提高了时空分辨率技术,准确分析污染物组分及来源。目前,空气 组分监测站、VOCs 组分监测等新产品均已有良好的市场应用,有望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3)在信息管理平台方面,公司承担了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平台的软件开发。公 司的管理系统可满足客户实时在线监控环境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环境应急与指挥的功能 需求,“5G AI VR 水环境智慧化监管解决方案”在多个省份得到示范应用,并获得工信 部 2020 年度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公司研发优势显著,参与多项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及研发计划,获多项国家级奖项。 公司深耕环境监测 20 年,坚持以自主创新,目前已形成了一支涵盖了分析化学、环境科 学、生物工程、光学工程、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以及软件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发团 队。公司主持或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国家 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等重大科研项目 20 余项;参与制定 40 余项国家及地方技术标准,其中国家及行业标准 25 项。公司牵头建设的“水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首批(全 国共 38 家)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在这 38 家牵头单位中,力合科 技是唯一民营企业。公司研发成果获得“2017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公司拥有专利共 240 项,其中发明 77 项、 实用新型 149 项、外观设计 14 项;拥有软件著作权 57 项。2021 年公司获批工信部“专 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13)

公司广泛参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树立良好企业品牌。二十年来,依托在 水环境、大气环境全参数污染因子监测能力和面向全国的技术支持网络,公司广泛参与国 内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如“天津港大爆炸”等事件的应急监测,多次受到包括 生态环境部、各级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专函致谢,成为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在面临重大环境 污染事件时可以征调的重要社会力量。公司长期以来作为各级环保部门在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时值得信赖的应急监测预备队,为有毒有害特征监测参数产品积累了丰富的应用数 据,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行业声誉。

3.2 竞争格局不断优化,公司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公司是少有的具备自主研发生产能力的龙头,产品广受认可。公司作为行业为数不多 采用自动监测仪器和系统集成自主研发、整装销售模式的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彻底解 决了仪器在线质控、故障远程诊断、多场景监测功能转换等关键技术难题,在自动监测仪 器和集成自主研发、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和性能,确保了监测 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可溯源性和监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获得了客 户的广泛认可。

核心的水质监测系统在新建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站市占率达 44%。2018 年 1 月“国 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项目”招标,公开向社会采购 1,087 个国家地表水 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及其三年运维服务、531 个已建水站的三年运维服务和 135 个国家已 建水站的仪器设备填平补齐,共计 20 个包件,预算金额为 16.84 亿元(最终中标总金额 为 15.81 亿元),约定每个投标人最多只能中标 3 个包件。公司直接中标金额为 2.82 亿元, 占比为 17.85%,同时,厦门隆力德、上海科泽智慧和长江科学院中标金额共 4.09 亿元, 占比 25.87%,上述三家公司在本次项目中均采购公司设备(合同金额为 1.70 亿元),以 此合计,公司水质监测系统在此次国控水位监测系统中市场占有率达 44%。

2021 年 9 月新一轮“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服务”中标结果出炉,最 终中标金额为 3.2 亿元,力合科技再次中得 3 包,中标 3689 万元,持续成为中标数量最 多企业。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14)

当前地方行业格局分散,伴随监测数据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及公司品牌效应不断显现, 公司市占率有望不断提高。在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中,仪器多而乱目前是一个普遍问题, 这是市场发展竞争加剧的产物,也是发展道路上缺少完善考核监督制度的一种体现。就目 前而言,在水站建设应用质量和监管方面,国家站比地方站更加严格。国家站由中国环境 监测总站统一进行设备招标采购,主要品牌较为集中,与之相对的地方水站所选用的仪器 软件品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2018 年公司在新建国家监测站中,公司设备市占率高达 44%,但公司市占率在全行业尺度仅 17%。我们认为,伴随行业考核监管的不断完善, 叠加公司在“国家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项目”中的优良表现,公司有望在 各个地方不断获取水质监测系统销售业务,从而不断提高公司市占率。

3.3 研发拳头产品 多重布局,第三方检测市场有望快速打开

研发拳头产品,紧抓时代机遇,大力发展企业端及基层政府的第三方检测业务。面对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实施带来的中小企业排放源监管及环境监测事权上收带来的基层环 境监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公司大力发展第三方检测业务。鉴于传统的手工监测、自动监测 模式在建设运行成本、点位覆盖和系统智能化程度方面存在不足,公司自主研发了智能管 控终端(在线采样)、无接触实验室智能水质检测成套装备(分析检测)等设备,单条检 测线日分析样品能力超过 500 个,且每个样品的检测参数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大幅减少 了人工投入,兼具可靠性和经济性,具体而言:

智能管控终端具备等比例混合采样、同步备份采样(平行样)、远程采样、触发 采样等多种采样方式,可独立在户外使用,可通过流量计、用能计量仪表对企业 的水、电、气等能耗指标进行实时监控,保障了采样的可靠性。

多功能采样瓶是瓶身带有唯一识别码的水样采集容器,可实时获取并上传进样及 样品信息。样品的状态和运送轨迹以及是否被打开等都能实时查看并记录,保障 送样的可靠性。

全自动 AI 水检系统由全自动水质分析仪、机器人上下样系统、样品传送系统、 自动进样模块、中控系统、辅助系统等组成。可实现水质多参数全自动化、批量 化和无人值守检测,可提高水质检测效率和能力、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 成本,保证数据的可溯源。公司运用自动化、物联化、5G 等技术自主创建水质 AI 智能采测新模式,将人工检测规范操作手册写进自动化仪器,通过技术手段 保障采样、送样到检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15)

面向三类客户,公司三管齐下,第三方检测业务有望快速打开。第三方检测业务主要 面向三类客户,包括:1)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尤其是垂改后的地方基层环保部门;2)需 要自行监测的排污企业;3)大型环境治理单位。具体而言,

1)依托传统政府端客户积累优势,可开发政府端第三方检测需求及对接地方工业园 区管委会等机构。通过对接地方工业园区管委会(例如公司已经有相关业绩的成都双流工 业园区、北京通州工业园区等),公司可快速介入园区排污企业第三方检测需求。

2)依托资金优势,可快速全国布局,具备持续扩张实力。截止到 2021 年三季度, 公司资产负债率仅为 13%,同时在手货币资金 银行结构性存款高达 13.17 亿,占公司总 资产的 59%,充裕的资金实力为公司在全国布局、开拓排污企业第三方检测市场提供了 充足动力。公司计划从重点排放源开始,布局重点固定排放源的需要日检上报的企业。 2022 年 3 月 28 日公司公告拟在重庆设立全资子公司,布局新型自动化实验室产品,开 展第三方检测及监测咨询服务、环境大数据应用等业务,注册资本 1,000 万元。此外,公 司已在北京、安徽、湖南等地布局了多个专业实验室,取得了 CMA 资质认定,可以作为 对该业务的必要补充与校验。

3)牵手三峡集团,与监测下游客户深度合作,发展第三方检测业务。三峡集团等环 境治理工程在预设计阶段需要对辖区河湖排口分布、环境污染现状进行环境调查监测,获 取全面的排污及河湖水质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提升治理资金使用效能,环境监测可在这 个过程中提供有效助力。公司目前通过与三峡集团建立全方位合作,可有效助力长江大保 护,助推公司第三方检测业务发展,具体而言,

资本层面:2021 年三季度期间,三峡集团旗下三峡资本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 持股比例达 4.82%,随后公司增补三峡资本的投资业务部副总经理李雷为公司董 事。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16)

技术层面:2021 年 12 月,公司与三峡集团旗下三峡科技签订了水环境污染监测 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相关建设合作合约,共同致力于仪器研发制造 与监测数据服务,尤其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研发与应用。质谱技术具有直接 测量物质的基本化学属性,以及高分辨、高灵敏、高通量和高准确度的特性,各 类质谱仪在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分析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市 场前景。近年来,由于质谱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快速分析、直接分析等方面的技术突破,质谱仪在环境监测领域应用日益广泛,已在大气、水质等监测领域成 功实现产业化应用。

业务协同及资本合作方面:2021 年 12 月公司公告拟使用不超过 1.5 亿元自有资 金参与三峡集团旗下的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三峡集团持股 70%)的增 资事项,认购不超过其 5%股份。上海院是一家以水利、水电、新能源、环境工程 为主业,具备工程全过程服务能力的大型甲级设计院,作为三峡集团唯一控股的 设计院和唯一成体系的技术支撑单位和技术服务单位,上海院是三峡集团的主要 技术载体,在实施长江大保护的过程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本次投资有利于加 强双方在生态环保、智慧水务、环境调查咨询等方面的技术、业务合作,形成合 力,更好发挥双方在长江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该业务在雄安新区白洋淀流域、成都双流工业园区、北京通州工业园区、滇池流 域及长沙高新区“空气污染特护期保障”等项目中开展了应用示范,在服务生态环境监管、 应用场景拓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4. 盈利预测

环境监测系统业务:环境监测行业发展与政策的出台有密切联系,存在一定的周期性。 政策规划到落地执行需要一定时间,取决于国家及地方环保部门对规划任务的落地分解, 且公司从订单获取到完成安装交付一般也需要 6 个月以上的时间。通常来说,每个五年规 划的首尾两年较缓,中间年度行业需求增速较快。伴随十四五规划落地,我们认为新一轮 国控点位及指标大幅增加将倒逼地方加速建设地表水自动监测,公司作为水质监测龙头有 望优先受益。与此同时,行业机制不断健全,行业竞争格局不断优化,公司有望在存量替 换及新增市场中占据优势,从而进一步推动公司业绩提升。综合考虑,我们预计公司 2021-23 年环境监测系统营收增速分别为 10%,30%,30%。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市场价格(力合科技研究报告)(17)

运营业务:随着我国环境监测站点的数量和设备配置水平不断提升,对应委托运营业 务也将随之攀升。伴随公司监测设备销售提升,公司运营业务也将随之增长。此外,伴随 国家对水质监测运营服务的要求和监管力度逐渐加强,以及监测因子的增加,运营工作的 工作质量和工作难度有所提高,龙头企业的运营业务有望进一步扩大份额。目前公司在全 国设立了 7 大业务区域,组建了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运营服务团队。综合考虑,我 们预计公司未来公司运营业务 2021-2023 年营收增速分别为 10%,20%,20%。

软件业务: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定制化程度较高,考虑环境监测自动化率提升,我 们预计软件业务 2021-2023 年营收增速分别为 10%,20%,20%。

其他业务主要考虑第三方检测业务:伴随排污许可条例全面实施,大量中小企业第三 方检测需求将迎来爆发。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智能管控终端、无接触实验室智能水质检测 成套装备等设备优势,有望快速实现第三方检测业务的高速发展。考虑该项业务当前业绩 基数低,我们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第三方检测业务增速分别为 20%,50%,100%。

毛利率方面,公司毛利率主要受监测系统毛利率影响,预计 2021-2023 毛利率分别 为 47%,49%,49%。

1) 环境监测系统:受竞争趋于激烈影响,毛利率短期存在下滑风险,与此同时,伴 随毛利较高的新增指标监测设备拓展影响,公司毛利率将略有提升。综合考虑, 我们预计环境监测系统毛利率 2021-23 年毛利率分别为 47%,50%,50%。

2) 运营业务:综合考虑竞争因素和监管趋严及监测指标增加带来的运营难度提升, 我们认为运营毛利率将比较稳定,预计 2021-2023 年毛利率维持 48%。

3) 软件开发:参照历史表现,预计 2021-23 年毛利率维持 54%。

4) 其他业务:参照历史表现,预计 2021-23 年毛利率维持 45%。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