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识概述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察,包括对外界的觉察、对内在的觉察,以及评价,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资料?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资料(基础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一、意识概述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察,包括对外界的觉察、对内在的觉察,以及评价。

意识通道的容量是有限的,它用于管理、调节身心系统,使心理活动集中、有效。

无意识,是指不需要意识随时随地的察觉和控制,就自然而然发生的状态。

上述理解

二、注意概述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不是单独的心理过程。

1.注意的概念

定义: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特征:指向性(选择性)、集中性(维持性)

这一点绝对会考试

2.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无关活动的停止,呼吸的变化

3.传统的养生

4.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客观原因(1)刺激的强度——讲课声音大小,(2)刺激的运动性——讲课时的手势、表情,(3)刺激物的新异性——教师的变化

大概率多选题

主观原因(1)个体的需要,饮食需要、亲密需要、求知欲等直接或间接兴趣和态度。(2)个体情绪状态。(3)个体的身体状况

2)有意注意

1)概念:有预定的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唤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加深对任务的理解、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培养间接兴趣。

3)有意后注意

1)概念: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特点:具有高度稳定性、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三、注意的特征(大概率出多选题)

1.注意的广度: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个数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保持在一定对象上的时间。注意有起伏现象

3.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品质——分心

1)概念:由于内外诱因的影响,注意离开了该注意的对象转向了无关的对象。

2)原因:客观因素(多余的无关刺激的吸引、环境的嘈杂、对象与活动的过于单调等)。生理因素(疲劳困倦、兴奋水平低、身体不适、神经衰弱等)。心理因素(不良生活学习习惯、意志薄弱,目的动机不明)

3)克服分心: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力。排除无关诱因与干扰,保持环境的安静。提高个体的积极性。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于实际操作想结合。劳逸结合。保持清晰的目的性,形成稳定的动力。

四、注意的分配

1)概念: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活动与对象。

2)条件:必须要有一种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只能有一种不熟练。活动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活动系统。

五、注意的转移

1)概念:根据新的目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能够暂时保留未解决问题的程度

2)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因素:原来注意的紧张度;新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的神经活动的灵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