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大年初三被称为赤口日,“赤口”即口舌之争,为了避免招惹口舌是非,人们通常不会外出拜年,也不邀请宾客来访。原因是古人称初三为赤狗日,古人认为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为破解不吉利,人们会“贴赤口”,找一张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写一些“出入平安”之类的吉利语,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准备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有丢掉纷争之意。

大年初三为什么叫赤口(大年初三赤口日)(1)

赤口、小年朝均为正月初三习俗。(图片来源:欧洲时报网制图)

综合新华网、中国日报网报道,有古训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大年初三这一天人们不仅不用走亲戚,还可以晚起赖床,而且要早睡,可谓“睡睡睡”成了关键词。传说这一天还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为老鼠们结亲提供场地,也会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操办“喜事”。

这一天亦被称为“小年朝”,传统习俗中人们在这天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据说,初三还是谷子的生日,古人在这一天用禁食米饭的方式,表示对谷子的敬畏,祝祭祈年,企盼五谷丰登。

在忙碌的年节中,能在大年初三“偷得浮生半日闲”让小欧和朋友们印象深刻。

小欧在欧洲留学期间,租住在一户马耳他人家。这一家人曾在中国生活三年,度过了两个春节。让小欧记忆犹新的是,在留学生涯那一年的春节假期,本和房东一家约好一早外出爬山,但小欧艰难起床后,发现大家都没有出发的迹象。小欧询问后才得知,原来是房东认为中国人大年初三不能出门,所以特意推迟了一天日程。虽然这个小误会打乱了大家原本的计划,但在小欧认真和房东一家解释清楚之后,大家都对传统习俗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期待之后的生活。

大年初三为什么叫赤口(大年初三赤口日)(2)

1月25日“欢乐春节”文化活动外国人体验汉服。(图片来源:新华社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