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舞》,一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一经播出,就引起各大媒体注意。更入围了第七届温哥华话语电影,同时也鼓舞了世界各地的残疾人士,为他们燃起了梦想的烟火。
到底是怎样一群人,是怎样的舞蹈,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影片以长春市盲人按摩师“吉林好人”“长春好人标兵”“感动朝阳人物”吴铁为原型,讲述了他助残、帮助自闭症儿童,奉献并克服重重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跳街舞的故事。
每个残疾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他们不应该被热爱抛弃。作为正常人,我们更应该理解、尊重他们,并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完成梦想。他们的生活,已然没有了色彩,之剩下了黑色。但他们的心灵却比常人更透亮,他们的听力更灵敏,他们的嗅觉很敏感。他们热爱这个世界,同时也向往多姿多彩的世界。
如果我能看得见,就能轻易地分辨白天黑夜,就能准确的在人群中牵住你的手;如果我能看得见,就能驾车带你到处遨游,就能惊喜地从背后给你一个拥抱;如果我能看得见,生命也许完全不同……
——萧煌奇《你是我的眼》
敢想敢舞,梦想并不遥远因为一直热爱跳舞,所以一直坚持学舞。他一直在寻找舞蹈老师,教他跳舞,经过很长时间都没有任何进展。直到有一天,一个舞神(跳街舞的小伙子思宇)半夜喝醉睡在他的店门口,他出于好心把他抬进去,让小伙子在那里睡了一晚上。缘分就是如此奇妙,老吴一听到小伙子会跳舞,就问他能不能教他。
吃人嘴软,受到别人的帮助不好意思拒绝,就随便教了一个基本动作之后,就道谢离开了。过了几天老吴打电话给小伙子,问他可以过来指导一下吗,有一个动作他一直搞不懂。
小伙子思宇挂了电话之后,就出去了。躲在旁边看了一会,看他练得很认真,直到看到他摔倒了才跑过去扶起来。他为其很受感动,原来以为盲人只是说着玩,没想到他那么认真。从此以后,思宇就认真地教跳舞了。学的人辛苦,教的人痛苦,没有点本事,根本教不了。虽然很累,但是大家都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累并快乐着。
发生了一件大事,改变了他们这种单纯的兴趣模式。吴铁按摩店员毛伟的女儿生病了,需要很多钱动手术,但他没有那么多钱。整个店里的人凑起来也不够,小伙子就说有一个全民街舞比赛,进入前三的话奖金很丰厚。从此他们就开始更专业的训练,为了钱,为了心中的爱。
为梦想,为爱,他们相互帮助扶持,平常故事的不一样色彩。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但是有色彩的,而他们是盲人,在面对看不见的世界,他们在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有自己的文化生活。甚至做到了常人也没做到的事,这才是本故事最具有力量和魅力的地方。
三个盲人,一个街舞大王。跟着音乐起舞,想象着黑色的世界;音乐和舞蹈,给黑色的世界透进了一丝光明,并越来越亮。
青春阳光的少年在舞蹈青春的样子,跟着节拍在翻腾跳跃。当一群盲人在歌唱天空的颜色,瞬间泪目。他们的眼里是黑色的,但他们的心里是蓝天和白云。心存光明,就没有黑暗。
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世界上除了自己属于自己,没有什么东西事物是专属的。一般认为盲人只能从事音乐方面的艺术,并不认为盲人除了音乐之外,还可以去做很多有意思的事。其实我们在默认,潜移默化地认同现状,并用正常人的眼光限制了他们。我们觉得那些是不切实际的,根本不可能做到,我们更加不愿意去帮助他们,因为耗时耗力,也不相信自己可以帮助他们追梦,并完成梦想。
在正常人的眼里,看到世界的一切东西,却不知道心里想要什么。盲人,看不到正常人眼里的世界,他们渴望看到的阳光草原、小溪落叶、看看海、看看鸟。他们虽然看不到那些,但是他们总能感受到自然的一切温暖,和雨水的温润气息,和小草的娇嫩气味。眼里的黑暗,也抵不住心里的阳光,包围他们的都是阳光和温暖。
跳舞,不是正常人的专属。失明,不代表失去学习的权利,只要想去做,又何必担心能不能做得很好。只要迈出第一步,往后余生,有无限可能。如果未曾尝试改变,那注定无知又无能,所谓的规则和圈子,不过是人的自我束缚,画地为牢。
想象自己是一只鸟,没有脚,一出生就在飞翔,也永远在飞翔,到落地的时候就是死亡的时候。看不到天空的尽头,也看不到大地的事事与非非。想象自己的彩色羽毛,飞翔划过天空的时候,绘成斑斓的油画,显示着蓬勃的生机。那是生命的色彩,也是命运的轨迹。
黑不是黑,白是什么白,用心感受它的温度,看看它会是什么颜色。
吴铁说:“有一段时间每天都在听贝多芬的音乐,可以说是贝多芬的音乐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雷·查尔斯,美国盲人音乐家,他的音乐给了我很大的精神力量。”
艺术不分国界,更不分人,残疾人的世界和心灵好像都是相通的。同一个世界,同一种心理,相互之间可以感受到心有灵犀的力量。想活下去的希望,追求梦想的初心,坚强的精神力量。
同一个世界,同有一个梦
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26岁时也就是1796年听力开始减弱,中年45岁时完全失聪。 但是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成为聋子的时候,也并没有放弃音乐梦。反而突破自我,完成了一部又一部的交响曲,享誉世界,让全世界的人为之顶礼膜拜。贝多芬,自我激励的奇迹,也激励了无数迷茫困惑的人。
自身条件和外在原因,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束缚我们,限制我们。限制自己的,只有自己的想法和太在乎别人的想法。天才和疯子是共存体,也可以存在于一念之间。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的思维和想法都异于常人,他们不被理解,觉得他们是精神病,是一个疯子。
正常人总觉得自己所认识的一切都是符合逻辑,而对于他们不懂,没有见过的东西,他们质疑,觉得那是天方夜谭。这就是所谓的天才和疯子,他们只是思想比较超前,思维不被现实、眼前的一切限制,他们可以跳出那虚无的墙,看到另一个世界。
时间不会辜负任何一个人,也不会欺骗任何人,是最好的证明方式。当回顾历史的时候,就会知道谁对谁错。而时间,也不会给任何人重来一次的机会。
朱丹的纪录片《丹程》,就有一期专门采访了盲人学校,那里的孩子来自各地,有年纪大和年龄小的,有些孩子是一出生就看不见,有些孩子,却是在生病,或者意外事故中失去光明。还有一个孩子没有完全失明,仅存了一点视力,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仅存的视力也会被上帝收走。
因为他们失明,看不见东西,学习什么都费劲,唯有听觉比较好。老师们就教他们各种乐器,组成一个乐队,平时出去演出,有点钱补贴学校的生活开支。他们看不见音符,看不见乐谱,只能靠声音去记忆。对于生活单调的孩子来说,不管什么时候,世界都是黑暗的,而正常人,在睡觉时,整个世界才是黑暗的,总会看见光明。一遍又一遍的练习、记忆,就成了他们唯一的文化娱乐。
最令人悲伤的是,因为学习比较贫穷,他们只能用老旧残缺的乐器进行练习,音调完全不对,还会发出刺耳的声音。这不仅给学习增大了难度,对于听觉敏感的盲人来说,这更是一种痛苦的折磨。没有悦耳的声音,没有顺手的乐器,只有嘈杂的噪音。但他们也一直在坚持练习,不仅仅是因为无聊,更是因为想学到东西,会一些艺术。他们想让自己变得更好,他们渴望听到掌声,那是对他们能力的认可和自我满足感。只有这样,他们才算是活得像一个人,像一个正常人。
我们在心疼这些孩子的时候,更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帮助他们找到心中的幸福感。让他们在黑色的世界里,感受到阳光和青草的气息,让他们的生活不再这么困难。温情永存,人间有爱。
这个世界有很多可能,也有很多限制。我们的想法和认知会把我们限制在某个特定的环境里,明知有危险,就不去靠近;明知不可能,就放弃追逐;明知看不见,也想拥抱光明,做光的主人。
不管我们因为什么事,变成什么模样,自己不放弃梦想,梦想便不会抛弃你。我们应该有信心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没有一个人支持,也不应放弃。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没有人可以替代我们活着,代我们走余生的路。任何时候都不要否定自己,不到最后一刻,一切皆有可能。我们更不需要在意他人的看法,做自己的主人,不要被别人的想法话语左右,更不应为此而限制我们的思维和行动。
这世界的既定法则,规章制度,那一条不是人制定的,然后也由人来推翻再制定。时间无限,人生也不设限,画地为牢的悲剧太多太多;坐井观天的比比皆是,谁对谁错天知晓,鼓起勇气做最真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