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
注:本文根据「针灸相对论」讲座上刘德会老师录音整理
转益多师是汝师
学员:现存的针法众多,像五行针灸、董针之类,它们是否相通,是不是学了都差不多呢?您今天讲的应该是正经的针法,我应该学哪一种针法好呢?
刘师: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个人认为学习中国传统哲学一定要重视原始经典,那么原始经典表现在哪里呢?比如地理学的原始经典是什么?《山海经》。水利学的原始经典是什么?《水经》。建筑学的原始经典是什么?这个同学们不一定知道,其实是《营造法式》。当年梁思成所成就的营造学社,其名便是从《营造法式》中来的。
如果没有从原始经典出发,那么以后你的学习难度就会越来越难,越来越大。而《黄帝内经》是我们中医学的原始经典。学习中医只有从《黄帝内经》入手,才是真正地从源到流去学习。
那么我们针灸的原始经典是什么?是《灵枢经》。《灵枢经》这个名词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实际上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灵枢经》本来名为《针经》。后世临床的各种针法、手法、穴法都是从原始经典《针经》而来的。
什么叫做穴法?比如说董氏奇穴,使用的是穴法,这就叫做穴法派。中国针灸历史上存在着几大流派,第一个流派就是穴法派,这个流派是从《黄帝内经明堂》这本书开始的。
《黄帝内经明堂》这本书主要谈的是什么呢?就是取穴。书中讲述穴位的定位以及单个穴位主治的病症,也就是说,这本书是取穴的一个圣典。
穴法派发展到后世,以取单个穴位发展出了奇穴派。奇穴派不光是董氏奇穴,我知道的还有很多奇穴流派,有经外奇穴,还有万云程万老的「易经经外奇穴针按法」等。
我的老师陈乃明教授平生最佩服的有三个人,第一个人就是万云程万老,当年开西南五省针灸会议的时候,老师与万老一见如故。
万老是「易经经外奇穴针按法」的第213代传承人,这门针法是从《易经》中化出来的。
这是我老师亲口给我说的,他说万老见他时,只是一指一点过去,一股气就从百会穴进去了。
老师佩服的第二个人是广东惠州的文介峰文老,文老的手法特别好,成功率相当高。
第三个其实就是郑魁山郑老,郑氏针法的传人,这一派针法既有奇穴,又有手法。
我们说回万云程万老,我的老师告诉我,万老当年一再强调:想要学我的「易经经外奇穴针按法」,必须先学十二正经。
万老虽然用的是奇穴,但并不说明万老对十二正经的穴位不通,相反,万老对正经的穴位更加精通,更加明晰。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你一开始就从原始经典入手,虽然看起来学得慢,但往后会越来越快。如果你从流到源去学习的话,一开始可能学得特别快,但后来是越走越慢。
所以面对众多针法,应该怎么办呢?
应该是: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怎么办?正如杜甫所说:「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要「转益多师是汝师」,各种事物各种老师,但是最终要别裁真伪,以经典为师。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刘师:「我的老师还告诉我一句话,他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为什么?因为经典大家都可以找到,现在网络发达,随便都可以找,但是如何去解读经典,那就是不同的人师去解读。」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想必自学中医的同学对这句话深有同感。学中医不得不学习经典,这是被反复提及的重点,可是经典怎么学?自己能完全看懂吗?研究中医多年的老师尚且不敢下这样的定论,更何况是连门槛都未能触及的初学者呢?
那看市面上对经典的翻译?你会发现各家常各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不同的经典在同一个问题上的解释也常常令人费解,比如「三焦」的说法。
《难经·六十六难》认为:三焦是阳气运行的通道,简称「气道」。
《素问·灵兰秘典论》却说:三焦是水液运行的通道,简称「水道」。
《素问·五脏别论》更是认为:三焦是传化之腑中的一腑。
而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又认为:三焦只是对人体五脏六腑所处方位的划分。
按照这个说法,处在人体下方的大肠是该将其划入「下焦」的,可他又偏偏将其定为「中焦」。
谁对谁错?或者全部都是对的,可又该如何正确解读三焦的概念?解读之后如何应用于临床?
自学者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将这四种说法一网打尽,囫囵吞枣记了下来,完全无法应用。若所跟非人师,最后也只能得到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要找真正的人师,才能学到真正的东西,怎样的老师才是人师?
正如刘师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一个能带着你正确解读经典的人师,他不仅有无数个沉浸在高深经典中的日日夜夜,更要有多年临床上的验证以及善于总结的头脑,最重要的是,他愿意将这些宝贵的知识传授给你。
小编说:刘老师在课堂上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实操的。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将中医奥妙深入浅出地道出,将临床上得到验证的中医经典解读毫无保留地传授。
这就是刘老师,一位人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