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侯坟村东大约一公里处远远可以望见一大冢形如簸箕,当地人称,“簸箕冢”。听老人讲因为与南面的“斗冢”【指司马南村许汉宣帝皇后陵】相对应,还讲了不少传说故事;起初我还以为这个所谓的“簸箕冢”其实就是主墓道坍塌所致,因为我去过咸阳塬上许多汉墓,许多都发生这样的情况,不过到跟前一看并不是想像的那样,因为凹陷的面积很大,这只能有两种解释,一是不是墓冢塌陷,再就是实际墓冢比现在的要大得多,关于簸箕冢的历史记载,翻阅了许多资料,并未见有详细的关于簸箕冢记载。据当地老人介绍,这一代在汉时为尚冠里,汉宣帝之母史良娣的母舅家在今东曹村左近,少历多难的汉宣帝幼年时在此度过,如今仍流传有许多关于汉宣帝及许皇后的传说故事流传,而据说此塌塌冢就是汉代命相丙吉墓。
(簸箕冢)
文献记载汉宣帝五凤三年春去世,谥号定侯。葬于宣帝侧。《咸宁县志》所载“丙吉墓,鲍陂原南,俗呼‘塌冢’”。而原先一直被认为是丙吉墓【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立碑刻】的张后坟村南的圆冢,因已经出土墓志铭而被证实为唐代墓葬。汉宣帝的杜陵陪葬大部分在杜陵北、东、南,与少陵塬相距较远,重臣丙吉怎么会比埋在离杜陵十多公里的少陵呢?不过我个人这么多年来徒步走了杜陵原上汉宣帝陵及周围大量的陪葬墓,对汉宣帝南陵【少陵】倒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那就是:南陵是汉宣帝的怀旧情结,只有患难之交才葬在南陵【有待考古发现佐证吧】,原因有以下几个:
)
一是关于杜陵、南陵的选址和南陵设置超出杜陵陵区的原因:少陵塬上司马南村大的汉墓做为汉宣帝许皇后陵墓已无可争议,按说许皇后应该与汉宣帝合葬杜陵,但为神马许皇后没有与汉宣帝合葬杜陵一直说不清楚,好多干脆回避;其实我以为,汉宣帝从小受苦受难,像一个无家可归的浪子,少年时浪迹三秦大地,非常喜欢当时叫杜南的这块地方,自己居住的“尚观里”也在这;南陵最初应该和杜陵没有关系,少陵是后人相对于杜陵大冢的称呼,后边有称作杜陵南园。因为许皇后在汉宣帝即位第三年被害死,那时宣帝正当壮年,也许还没有考虑自己大限之日和所葬之处,所以就把这位糟糠之妻葬在了自己喜欢的少陵塬上,看这陵墓的规格,没有两三年也是不容已完工的;而汉宣帝为自己起陵是在即位的第九年(元康元年),是许皇后死后六年以后的事,就算起陵前有准备计划时间,也断然不会在许皇后死时就开始着手;我们平素想汉宣帝在为自己选择陵墓前肯定想起过杜南这个地方,因为这里埋着自己的心爱的糟糠之妻,而后来的王皇后说真的也就和奶妈差不多,只是后来掌管后宫王皇后自然也想与汉宣帝合葬(事实的确如此),经过多少曲折不得而知,也许永远是个迷,只是后来宣帝将自己的陵墓选在了杜南向北十几里外的杜陵却是事实。
二是丙吉在宣帝心目中的地位是救命之恩、中兴功臣,可谓无人替代:汉宣帝是“巫蛊之祸”的唯一幸存者,在当时应该是避之唯恐不及,但丙吉可以冒着抗旨不遵以身独拒汉武帝使者的罪名保住了宣帝的命,在掖庭监狱照顾有加,还找人培养,这算再造之恩,对于宣帝这位孤儿来讲有如父亲。所以丙吉死后埋在杜南可谓死得其所,高人一格。
三是从塌塌冢的规模看,也只有丙吉可以担当这样的待遇。明·马元善《题丙吉墓》五言诗一首,诗“牛耕识相度,羊牧叹童蒙。此日君臣葬,当年婴杵功。悠悠浐水泮,膴膴杜陵东。露草秋藏兔,夕阳晚咽鸿。”也可佐证此墓乃丙吉墓。另外,此墓位于少陵塬东岸,原下即是浐河河道。墓坐北向南,占地宽广,宏伟高大。目测其封土高约十余米,墓基四周经步量各在50米长。也符合丙吉死后葬宣帝陵东最大冢一说,同时又印照了马元善的诗。
关于簸箕冢的来历及形成的几种传说:一是簸箕冢是某皇帝的半截工程,中途因亡国之厄运降至只好作罢。二是说簸箕冢是一个合葬冢,本来这里是两个相近的大冢,不知何时人们将两个冢的封土,同时从两边向中间空地移动,是两冢合二为一,形成现状。三是说簸箕冢是大臣冢,本来其冢封土成馒头形,因后人犯罪,有掘坟之重罚,掘至中途而又逢赦勉。四种是说此墓在封土刚填平地面时,遭他故,而停止封土,中途而废,遂成簸箕形冢。以上种种传说,莫衷一是,究竟如何及墓主的身份只能等到以后人们的考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