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为什么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龙语是什么 龙语深度解析为什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龙语是什么 龙语深度解析为什么

龙语是什么 龙语深度解析为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为什么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

现成的答案就是,虽然知道了该如何去做,但是臣妾做不到呀,所以很难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目标,过好这一生。

古今中外,东方西方,有太多‘智者’、‘哲人’、大师出来向‘世人’讲授、传授、教授,如何突破困境、逆袭人生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原则、道理、思路、智慧、谋略、理论。

抛开那些故意割韭菜,贩卖‘短平快’,思考致富、《成功学》,那一套忽悠把戏不谈。

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靠谱的,教人如何更好地生存发展的金玉之言。

如果‘人们’真的按照这些‘道理’去做,确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人生困境,改善被动局面。事实上,有很多人真的就做到了。(下面会有很多例子)

那么,问题是,为什么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已经足够多。可是依然有大部分人,因为‘做不到’,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呢?

这才是值得思考的。

简化一下问题:为什么‘大家’知道了做不到呢?

如果我们稍微考察一下这些改善人生的知识、方法、建议,就发现一个规律,即这些建议都无一例外地符合一个特点,那就是——让人多付出!让人多付出!让人多付出!

其实本质上都是建议人们,在体力上,更多是脑力上多想办法、多实践、多思考、多学习、多行动、多尝试。说来说去,都符合这一特征——个人要多付出!

下面举例说明:

1、比如《孟子》里面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故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本质是多付出。

2、比如《史记》记载,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精神。故事很精彩,此处不展开。

——本质是多付出。

3、再比如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多付出。

4、再再比如《老子》里面的“百尺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多付出。

5、还有什么‘凿壁偷光’、什么‘闻鸡起舞’等等这些‘励志成功’的故事、道理、格言、警句、充斥于东方传统典籍,不能更多。

6、近代西方哲学大师如黑格尔等人、也都从逻辑上系统阐述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底层规律,即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关系,都是一个意思,要想发生质变,就要先沉下心从一点一滴的量变积累开始。

总之还是多付出主观上的努力。

那,为什么人们知道,只要足够付出行动就能摆脱困境,却还是做不到呢?

因为付出意味着代价,意味着放弃很多东西。

收获的本质是代价,也就是“舍得”,问题就出在这里。

先说明什么是代价?

代价就是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情愿、不愿意放弃的其它一切的综合。也叫机会成本。

具体举例来说,都包括那些东西呢?

小到日常休息时间、休闲、游乐、娱乐、享受美好生活的时间和享受。

比如:对于有些易胖体质,或因为年龄增长新陈代谢减慢的人,为了想要‘好身材’,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迈开腿,管住嘴。

大到、说极端一点的,舍弃很多“责任义务”,也许包括但不限于、婚姻家庭、爱情、亲情、友情等等世俗的、现实的需求欲望。

这些代价不可谓不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所谓‘人生困境’都符合‘少付出、多得到’的特征,也就是不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人生建议”都是反人性的,准确地说是反人性当中的动物性的。

而大部分人却是很难克服人性中‘动物性’的成分,靠人性中‘神性’的部分来指导自己一生的。

除了上面很粗浅的解释,其实还有几个更深层的原因:

我们把问题再问一遍:

为什么‘人们’不愿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付出相应的,甚至不对等(多付少得)的代价呢?

1、表面原因:是交易心态带来的占便宜心理。

在现代社会,商品交换、市场经济意识形态下成长起来的‘现代人’都被熏染,被教育得十分‘精明’。具体表现在‘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已经成了不容置疑的处事理念、人生信仰和舆论正确。

说得极端一点,投机取巧的人被认为有智慧,瞒天过海的人被视为有本事,坑蒙拐骗的人,被被当成能抓住老鼠的‘好猫’

在这种舆情成为“新常态”的文化氛围中,谁还愿意因为坚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信条,从而可能被别人、更多是被自己——当成‘傻子’‘笨人’?

这是一种情况。

2、背后更深的原因是,很多人要想的东西(目标),不是自己真正的理想,而是被别人灌输的‘你该想要什么’。

这种不是内心自发的动力,而是由于外在压力或灌输,自己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在不得不做的同时,内心其实是排斥的、纠结的、煎熬的。

因此是无力的。

比如有些被逼的相亲、结婚生子、挣钱买房买奶粉……。这种事实上、其实是表面上一直‘坚持’在做,而不是个人内心真正认同的生活,当然符合“没过好这一生”的真实感受。

这也是龙语内心曾经最真实的写照。

3、更多人的目标,是一种追时尚、赶潮流,随大流的一时冲动、一时的兴起,一时的欲望、是‘跟着感觉走’的。

这些‘目标’,因为不是恒久的志。当然也会随着“自己的心情”而经常改变。

具体表现为:心情不好,遇难则止、心情经常不好,经常遇难则止。

因为,

偷懒,确实能让人一时感到放松而又舒适,心情变好。

堕落,也确实能给人带来一时心情愉快。

确实。

4、因为“目标”不是恒久的志,所以在对待如何实现自己目标的时候,就会抱着占便宜的心态——少付出、多得到。

最好是‘用点儿聪明的计谋策略’就能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些人热衷于‘草船借贱’,的故事;空城计(空手套白狼)的故事,说到底是希望占一些别人(那些傻子)的便宜。

这些想法,本质上都是——不愿意对等付出。

所以,他们莫名其妙的、一厢情愿的、想当然的“愿意”相信:世界上有很多傻子、天上有时会掉馅饼。

他们殷切盼望、能经常遇到一些富且傻的‘贵人’来‘提携、帮助’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

因为不是自己内心真正的理想(志),或者内心没有恒久的志向,他们当然不会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真正的付出意愿和吃亏心态。

更不会有为了自己的目标‘百折不挠、屡败屡战、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真诚决心。

总之就是没有‘死磕’的精神。

龙语一直爱读的《菜根谭》里面有句话,叫做‘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以及‘有志者自有千条妙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这里都在反复强调一个‘志’

因为目标,不是他的志,所以不愿为此付出代价,只想投机取巧地去达到。总在故意排斥最远的路,选择最近的路去达到目的。

结果发现这才是最远的路——也许永远到不了。

总想守株待兔,占天、地、人、神的便宜为己有,结果发现根本没有这么多‘傻兔子’撞过来。也根本不可能“夺天地造化之功”。

但问题是,其实这些道理,‘大家’也都懂。

值得思考的是

道理都懂,还是压抑不住潜意识里面(内心深处)占便宜的心思。

何也?

答:无恒志故。

5、那,什么是志呢?

就是愿意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惜代价的付出精神、付出意愿、付出行动。

先看看,人们的目标都是什么呢?

也很简单,大到功成名就,小到一个心愿。

实例故事很多,甚至包括有些大修行的人,比如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向达摩大师断臂求法的故事,为了悟道成佛不惜自断其臂表明心志。

还有六祖慧能千里学佛,从厨房做起、隐忍10几年弘道传法的故事。

还有王阳明为了探求‘真理’躺在石棺里冥想,最终‘龙场悟道’的故事。

更有中学课本上‘蜀地二僧’都想去南海,最后穷和尚都回来了,富和尚还没去成的故事。

这些‘宏大叙事’都表达了,只有付出很大努力和代价,才能有所收获的故事。

而‘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一是不愿为了自己的目标,付出‘那么大’代价。

二是为了放弃目标之后“不自责、不闹心”,让自己‘心安理得’地“躺平”。会为放弃目标,找到一万个听上去“没毛病”的理由和借口。

所谓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就是这意思。

突破困境的路上,有一个最大的过滤器,就是代价。代价意味着放弃、舍弃很多除了‘志’之外的‘追求、想法、愿望’。而这个,对于身处现代社会的人来说,确实很难。

为什么?

除了上面说过的,因为现代社会是消费社会,主流价值推崇所谓‘生活质量’导致人面对诱惑太多,好东西太多,选择面太宽’之外。

还有就是大部分人,即使放弃目标,基本躺平,或彻底躺平,也能凑合(苟且)的活着。包括曾经的龙语,也是这样。原因?此处本文不展开讨论。

总之,对有些人来说,在困难面前,他们放弃的不是为了实现目标克服困难付出的那些代价,而是目标本身

为什么会这样?

6、因为代价太大,甚至‘太恐怖’。

很多时候,我们很想成功,但是一想到要实现目标,还得靠自己‘真刀真枪的豁出去的干’、自己还得‘三更灯火五更鸡’、还得‘一针一线的织、一步一脚印的走’。这简直太可怕,太残忍,太痛苦。这种事实让人‘不忍直视’和不能面对。

不能接受如此“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也许有人会说:好吧,既然我选择了苟且,就不再试图突破人生困境。不再为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而苦恼。咱认清自己,接受现实,困境自然就不是困境了,而是自己该有的样子。

也许有人会想:问题只有在我认为是问题的时候才是问题。当我“充分接受自己”,认为一切很正常,不是问题的时候,就没有问题。

但真的吗?

我们先看看,为什么有些人会这样想呢?

7、因为陷入了‘消极虚无主义’陷阱。

什么是消极虚无主义?

“世界只是我的意志和表象”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人生本是空无,一切都是虚幻,都没有意义”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有大量学佛没有学透的人,学哲学走火入魔的人,都停在了这一层。以为自己看透人生,看破红尘,实则消极悲观,被动颓丧,人生毫无超然、从容、喜悦可言,更谈不上‘大自在’。

市面上,舆论场,旧书摊,一直有人在贩卖这种似是而非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人生智慧’被一些希望‘离苦得乐’的信徒(教条主义者)奉为圭臬。搞得自己精神状态浑浑噩噩。

这些人,一方面借助‘假佛学’即‘消极虚无主义’消解了一切美好事物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借助‘后现代主义思潮’解构了一切‘宏大叙事’的正面情感。同时又不能找到安身立命的身心归宿和灵魂安顿。

因为始终不能从纯粹理性走到实践理性,便陷入了迷茫、空虚、虚无、匮乏的生命状态和人生困境。无力付出行动,无力靠自由意志来重构自己的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以为把一切都否定了,自己就会从困境中‘解脱’

但真的会吗?真的没问题了吗?

当人们不愿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付诸行动的时候,人们就只有一次次选择放弃自己的目标。

最后只能感叹“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

选择了苟且,当然过不好一生,因为选择的就是‘不好’的一生。

除非真的能做到,把‘苟且的一生’看(解读)成是‘好的’一生。

但欺骗自己的内心,真的那么容易吗?这也是个问题。

虽然大家都是聪明人,会有一万个合理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为什么做不到,但内心还是会感觉不好受,终归会在‘不好受’的一生中,唏嘘感叹,如此循环而已。

龙语自勉: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坚持也是,放弃也是,也许‘不情愿’,但‘用脚投票’出来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不是吗?

欢迎理性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