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言诲人,即以善教人;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这是曾国藩说过的一句话。其意思是说,用语言教诲别人,这是用良善在教育别人;用道德品质来熏陶别人,这就是用良善在培养教育别人。曾国藩有记日记的习惯,他用这种方式来督促自己修身养性,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情操。在他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思故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也就是说,在曾国藩看来,修炼自己的品行,做到与人为善,都是非常重要的。

曾国藩说人要有自知之明(曾国藩以言诲人)(1)

与人为善,这四字最早出于《孟子》,原意是指赞成别人学好,后来引申为善意地帮助别人。曾国藩认为,与人为善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言语教诲,另一种则是用道德品质陶。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在于:以言语教诲较为直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达施教者的意图,而以品德来熏陶则较为间接,而且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与人为善并不是一时时的兴起,而需要用一生去践行。

邹忌身高八尺有余,身材魁梧,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清展,他穿好衣好帽,边照镜子边他的妻子:“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可是徐公是齐国出了名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还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徐公相比,谁更美?”他的妾说:“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一位客人前来拜访邹忌,谈话间邹忌又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那位客人也说:“你比徐公美多了。”后来邹忌见了徐公,便仔细地端译他,越看越觉得自己没他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思索,心里暗想:“我的妻子夸我美的原因,是因为地偏爱我;妾夸我的原因,是因为她害怕我;客人夸我的原因,是因为他有求于我。”

邹忌由此得到启示,他上朝向齐威王进言:“我知道自己的确不如徐公美。但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所以他们都说我比徐公美。现在的齐国土地纵横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您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您有所求的。这样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很多啊!“

齐威王认为邹忌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大臣、官吏、百姓,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众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够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偶尔还会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有人再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威王就这样身居朝廷,不必出兵,就胜了别的国家。

从表面上看,邹忌的妻子、妾和客人都说了好话,但是这些话与现实的真实状况是不相符的。即使出于善意,但对邹忌也并非好事,如果他受了谎话的蒙蔽,将会对自己估计过高。对于齐威王而言,如果人们都只对他说奉承的话,齐王听便会认为国家没有问题,进而好大喜功、不思进取,以为自己确实是一代明君,而对别国放松警惕,这无疑给国家的安全埋下了隐患。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谎言出于善意,也有可能会给国家带来灾难,这样的言语在实质上不是良善的。相反,虽然大臣百姓给齐王的进谏可能会让国君感到一时的不悦,但由于是发自肺腑之言,是教诲、警戒,是对齐国现实问题的揭示,这无疑会让齐王时刻保持清醒,提高警惕,那么齐国自然也就变得强大。这样的语言表面上是不好的,但从内心却是发自善意的。

曾国藩“以言诲人,即以善教人”的初衷,一方面是要强调以言语教诲他人可以让人向善,另一方面也强调了这种教诲的出发点必须是善意的,是希望别人向好的方面发展。

宋代的寇准与王旦,同朝为官,王旦为宰相,主管中书省;寇准为副相,主持枢密院。两人性格相左,一个柔和,一个刚直,所以常有摩擦。一日中书省有文件送枢密院,不合诏书格式,寇准便把这件事报告了宋真宗,王旦受到了责备,中书省的官吏也受到了处分。没出几月枢密院有文件送中书省,也违反了诏书格式,中书省的官吏很高兴地呈送王旦,认为报复机会来了。王旦却叫人送还枢密院,寇准十分惭愧,拜见王旦说:“您真是有天大的度量啊。”王旦与人为善,宽容对待同僚间的摩擦,不仅消除了彼此隔阂,确保了政坛稳定,而且以自己的高尚情操,影响了寇准,使其在日后成为政绩卓著的一代名相。

曾国藩说人要有自知之明(曾国藩以言诲人)(2)

古人讲求以德服人,想要贏得他人的尊重,不能以自己的权力来镇压,而是要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去感化。曾国藩所说的“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就是这个意思。三国时期的刘备曾对其子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恶虽小,但不以为然的话终究会酿成大恶,悔之晚矣,所不以能因其小而为之;小善也是善,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小善就会变大善,所以虽小善也要为之。对他人的所作所为能以宽容的态度加以对待,从情感教育入手,从成意出发,促使对方自觉改掉小恶,这也是与人为善的美德。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管是为官,还是做人,还是经商治企,“以言诲人,即以善教人;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的道理,同样适用,现在提倡以德治国,这些道理就更显得重要了,既要做到以人为善,还要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感人,需要更多的智慧以言诲人,,以善教人,这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锦上添花“的效果。在现代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我们在教育子女时,更得讲究方式方法,我们教导子女不仅要做到诲而不倦,也要做到“以善教子”,更要做到“以德薰子,以善养子“,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