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网4月6日讯——囧闻第261期:

地球糖食(食肉而壮食糖而肥)(1)

小编公司附近又开了一家类似于健身房这样的设施,于是小编昨天下午下班时就遇到了这样一群发小广告的人,然后就被他们拦住纠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所以会被这帮人长时间纠缠,要求去参加他们推出的所谓健身或瘦身项目。当然,这也是因为小编很“荣幸”地入选了“0.1吨俱乐部”的候补会员行列。(假如抱着家里的胖猫站上体重秤,就可以成为正式会员了……)

而现在,减肥瘦身这个行业以及相关服务确实是很火热的,他们在街上看到稍微丰满一些的人就会像苍蝇一样一拥而上。之所以这个产业能这样的火热,也是因为现实中确实有这个需求,不光是在现实中,就是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甚至在微博微信上使用的注册名带有一个“肥”、“胖”、“猪”等字眼,都有可能被这群发瘦身小广告的人给盯上。那他们的产品大家是不是敢用呢,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反正小编对他们这些东西不信任。

话说回来,肥胖这个问题在现今社会越来越受到关注,于是也就产生了那么多良莠不齐的相关机构,这也是近几十年以来全社会刚刚才出现的一个现象,因为至少在传统社会,从古人类几千上万年有史以来肥胖问题都是小问题,属于极少数脑满肠肥的有闲阶级,只是说你到了一定程度吃的好,不用干活,养尊处优人等才可能长成那种样子。比如说像唐朝历史中记载的安禄山体重三百三十斤,这样的体重竟然还能在舞台上转起圈子跳舞,这个场面大家想想也是醉了。但之前还有过的记载就是说三国演义中的大奸臣董卓他也是一个超级大胖子,据说在他被杀之后有人在他肚脐眼里插了一根灯芯,点上火之后他就变成了人体蜡烛,烧了三天三夜火还没有灭,可想而知他肚子里有多少的……

.当然这都是一些古代上了历史记载的胖子,但是只是很少一部分,因为在人类历史大部分的时间里,大家还是都要和饥饿作斗争的。也就是说营养不良的比例远远高于营养过剩所导致胖得没脸没脖子的。所以说我们看到古人造字用的肥胖两个字用的都是月字旁,大家学过点文字学的都知道,这个“月”字其实是个“肉”字,也就是说肥胖的意思,只是身上肉多而已,古人认为这就是营养好的象征。大家不会意识到说你长得太胖是一种病,古人也不会有“肥胖症”这种概念。但是可以看到,胖的反义词消瘦的“瘦”字就是一个病字旁。意思就是当时如果说一个人长得太瘦的话,要么就是没东西可以吃,要么就是真的有病。

不过今天大家都知道瘦身的好处以及肥胖的危害也在被不断地各种强调。有科学证据,也有危言耸听的。但是大家又会怎么判断呢?凭自己的良心去判断吧……

上星期有哈佛大学的权威研究人士发布了一份报告显示:人类已经跨入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拐点,那就是自有史以来,全世界活着的人当中,体重超重肥胖的人数比例第一次超过了营养不良而体重不足的人。数据显示:在1975年全世界大约40亿的人口当中,有一亿的人口是属于胖子。但是到了2015年,全世界人口增加到了70多亿,肥胖人口的比例却翻了好几倍,达到了6亿。这个变化是相当可观的,甚至比全球变暖的所谓J字曲线,像数学上的指数曲线一样,直接向上拉,甚至于还要来的严重一些。问题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就连印度这种传统上被认为是低收入贫穷国家的地方,现在也快要出现胖子满街走的画面了……

这之中反映的好现象就是,由于像转基因食品的普及,或者新型农药或肥料的使用等技术进步,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大大上升。而同时人口的增长率却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放缓,于是人均食物产量,人均可摄入热量大幅上升,导致了食物的产量超过了人口增长之后大家可以吃得更多,吃进了更多的热量。人类几十万年一直挣扎在饥饿线上的历史就这么被终结了。而有了更多的热量,就可以体内聚集形成更多的脂肪。

而按照医学上的说法是,人每吃进9大卡的热量就可以在身上增加大约一克的脂肪。我们可以统计一下这些脂肪是哪里来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每九大卡热量增加一克脂肪,所以,你每喝下一瓶600毫升的可乐,里面含有260大卡的热量,大约可以在你身上添加30克脂肪。如果每天喝一瓶,每个月都可以增加一公斤的体重,一年就可以增加12公斤。

仅仅一瓶糖水的催肥效力就那么惊人,生活中摄入的其他高热量食物那效果就更加可观了出。在现代的食品工业、饮料工业的包装下,高糖、高油、高蛋白食品一直受到大家的青睐,迎合了所有人。从婴儿到老年人的口味,大家都喜欢吃甜的,喜欢吃肉。于是全世界人类只要收入买的起食品,那么你的体重上升就几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这个过程当中,人类先天锁积累下来的对高糖高油高热量食品的偏好就成了肥胖形成问题推波助澜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

而在人类历史上大部分的时间,大家处于食物匮乏状态。在自然条件下生存的动物也是这样,吃不饱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吃撑了的可能性。所以说在自然条件下,很难从野生动物当中找到肥胖的。但在现代人类的生存环境下,除了满街走的胖人之外,生活在一起的宠物也会变成胖猫、胖狗、胖兔子或者胖仓鼠等等。这些都是因为食物供给量突然的大量增加超过了原先在自然条件下的设置。

正因为在自然条件下被饿死的概率远远高于胖死的概率,所有的动物都要想尽办法去吃到含有高热量的食物来帮助自己抵御未来的饥饿。而吃下的这些热量都会被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于是在环境改变,口味偏好却由于几十万年的遗传而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肥胖这个问题可想而知变得严重了。

举个例子来说吧,像我们平时吃的像肯德基麦当劳里面的这些油炸食品,特别像炸鸡这样的,高盐、高蛋白、高热量、高油、高脂肪,如果再配上含糖的碳酸饮料,那对于想减肥的人来说,这真是五毒俱全。这样的食物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食物现在看起来是属于垃圾食品,因为大家吃了这些东西之后,每天坐车上班,坐着上班,回家继续坐着上网看电视。基本上没有运动,但吃的是原先给重体力工作者所吃的食物。而说起来,肯德基炸鸡从刚开始就是用棕榈油包裹在鸡肉外面,那是美国南方那些种植棉花、甘蔗,需要在烈日之下从事重体力工作的黑人奴工所吃的食物。他们需要干很繁重的体力活,消耗很大,所以他们需要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如果这些奴隶主不给这些奴隶吃这么油的食物,他们第二天可能就干活干不动了。而如果说在这种烈日下挥汗如雨,也需要比较高的盐分来补充。但这些食物对于每天坐着看电视、ipad、电脑屏幕的现代人来说,这就等于是所谓的毒药。

所以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就是说食物供应大大充分之后,在全球发达国家已经导致了一个逆转的趋势。受过良好教育,有足够的经济收入达到一定层次的中高收入阶层,他们会有健康的意识,并且支付的起健身活动所需要的经费,然后吃的起更健康的有机食品。于是在发达国家的趋势就是穷人越来越胖,而富人越来越瘦。这和人类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那就是穷人面黄肌瘦而富人大腹便便这个现象完全相反。

特别是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大家都流行的趋势就是越穷就越胖,而反过来则是越胖就会越穷。那是因为在就业领域,往往对肥胖者有不恰当的歧视,导致同样的其他客观条件下,肥胖人士相比于体重正常人士更加难以找到称心的工作。这样就导致了社会阶层的一个分化,可能是一个恶性循环。尤其是社会的一个评判目光对于女性来说更加苛刻。

因此,除了非洲饥民仍然“无饭可吃”导致面黄肌瘦,或者确切说面黑肌瘦吧,还有更多人为了瘦身而减肥,于是便“有饭不吃”……这会导致一种精神疾病叫做“神经性厌食症”。这个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群体中越来越流行。而这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精神疾病,比引发自杀的抑郁症或者使人彻底疯狂的精神分裂症还要高。因为长期的饮食混乱会导致这些人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面极端营养不良,因为习惯性的反应就是吃什么吐什么。病态的极致就是:身高一米七的模特体重只有五十多斤,走在街上完全就是一具穿着衣服的骷髅,毫无美感可言,而当事人仍旧觉得自己太胖了。

而造成这个病态的原因也是因为整个社会的审美观念已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包括一些价值引导。虽然说肥胖可能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生理疾病,但是过于消瘦而导致的问题可能更大。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体重的推荐,就是一个人身体状况最佳的状况是保证体重在正常区间的上限附近。BMI值,就是体重除以身高平方的这个值,大约维持在23左右。这样的人才是免疫系统最为强健,然后各方面机能最为发达的。一些国家也已经采取了措施,除了遏制肥胖趋势之外,还有对于过度减肥瘦身也采取了遏制措施。像法国、西班牙就规定BMI值低于18.5的模特不得登台。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我们接下来再接着讲吧。

【慎重声明】汇通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客户应详细了解所有有关外汇贵金属买卖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内容版权归汇通财经品牌所有,转载本文请务必标明:"文章来源于汇通网"。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