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是真太监吗(汪直是嘉靖倭乱祸首)(1)

汪直是真太监吗(汪直是嘉靖倭乱祸首)(2)

编者按:冷兵器研究所之前发表了《有人说“十倭七华”,嘉靖大倭乱里有多少中国人,又有多少日本人?》探讨了所谓倭寇当中中国人的比例问题。今天我们就此对于这个问题继续展开讨论。所谓的倭寇王——汪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

汪直是真太监吗(汪直是嘉靖倭乱祸首)(3)

首先,我们要对嘉靖大倭乱的一个重要人物——汪直有一个统一的认知上。虽然今天普遍是将他认知成一个大倭寇头子,但其实在明代,汪直也算是一个惠誉参半的人物。不过由于这个问题涉及到明代复杂的党争,因此这里就不展开,但即使对汪直全盘否定的《倭变事略》和《筹海图编》,对于汪直的评价也是“勾引倭奴”,而不是说汪直就是倭寇。

汪直是真太监吗(汪直是嘉靖倭乱祸首)(4)

▲日本平户的汪直像

那么汪直在整个嘉靖大倭乱中,究竟是扮演了怎样的一个角色呢?这就要从汪直的职业——走私海商说起。在明朝初年,由于受到倭寇和沿海海盗侵扰的影响,明朝对于民间海上贸易实行海禁政策。虽说这期间也有官方的朝贡贸易,但海上贸易的巨大利润,使许多沿海商人开始从事走私贸易。这种行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不会对明朝海防带来实质威胁,加上这些走私商们对官员的“孝敬”,使得这一违法行为,长期以来都处于明朝官员放任自流的状态。

汪直是真太监吗(汪直是嘉靖倭乱祸首)(5)

然而旧有的海上贸易格局,伴随着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发生的“宁波争贡”事件,明朝停止了与日本的官方朝贡贸易,同时加紧海禁力度。但是与此同时,来到东亚的葡萄牙殖民者走私海商和中国海盗们相勾结,在舟山群岛的建立起双屿港。虽然这个殖民据点最后任然被明军拔除,但是以这两件事为转折点,明朝的海上的走私商和海盗问题,从原本国内内政,演变为一场多方势力牵扯其中的复杂问题。

汪直是真太监吗(汪直是嘉靖倭乱祸首)(6)

▲双屿岛即今天横岛,曾是葡萄牙人在东亚重要的殖民据点

故事回到汪直,在双屿港时代,汪直参与了同乡许栋的走私集团。在双屿岛和包括许栋在内,众多走私商和海盗被明军剿灭后,尝到海上贸易巨大甜头的汪直开始自立门户,一方面召集残余的走私商,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比葡萄牙人更可靠的势力做支持,这便是当时九州岛的日本大名。

汪直是真太监吗(汪直是嘉靖倭乱祸首)(7)

▲日本此时正处于战国时代

对于汪直在日本的关系网,比较直接的是在茅坤的《海寇议后编》中,记载汪直“会五岛夷为乱”,以及为走私海商们提供庇护的日本肥前国大名松浦家。不过不管是五岛的宇久家还是松浦家,背后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势力,这便是当时凭借大友-大内联盟,称霸九州岛的大友宗麟。大友宗麟通过改宗天主教,不仅获得了葡萄牙人的极大支持,也让大友家的领地,成为了当时葡萄牙人重要的贸易点。加之大友宗麟的弟弟,继任当时在海上贸易方面颇具实力的大内家家主,大友家不仅获得了大量船队,更是控制了长期以来都是日本海贼重要据点的对马、五岛,同时为了获得更多海外贸易利润,他积极推行海外贸易政策,通过赋予了松浦家和汪直很大的权力,在避免与葡萄牙人发生竞争的情况下,直接从明日走私贸易中获利。而在一些具体涉及到和明朝的外交关系时,大友宗麟更是亲自下场,直接指挥了各岛势力与明朝之间的和与战。

汪直是真太监吗(汪直是嘉靖倭乱祸首)(8)

▲松浦家家主松浦隆信

不过从汪直的角度,他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为大友家印钱的工具。实际上作为一个商人,汪直长期以来的行动,一直是出于自己的目的,游走于各势力之间。他一方面又将日本大名作为靠山,同时又一方面继续贿赂明朝官员,甚至还为了维持自己的地位和对明日贸易的垄断,时而勾结来自日本的倭寇侵扰明朝沿海,时而又化身正义使者,协助明军剿灭沿海海盗和其他走私商。即使是在后来与明朝彻底决裂后,汪直策动倭寇和海盗袭击明朝沿海,他的行动也依然保持着“身不履战阵,而时遣褊裨杂种,侵轶我边”,这种绝不亲自下场的方式来袭扰明朝,以便最后再寻机以“灭贼立功”的名义,恢复自己与明朝之间的关系。

汪直是真太监吗(汪直是嘉靖倭乱祸首)(9)

▲日本倭寇

因此总的来说,作为16世纪最大的武装海商集团首领,汪直虽然在嘉靖大倭乱中,所承担的角色并不光彩,但是他的定位却也并非是个倭寇首领,而是一个夹杂在多方势力之间的一个骑墙派。而且其实除了走私商外,明朝沿海也存在着相当数量不从事贸易的本土海盗。这些人在实力上不及走私商,与走私商的关系,有的是作为走私商打手,而有些干脆是像汪直清剿的那些海盗一样,被走私商当作和官府搞好关系的投名状。除此外,明朝海盗也会雇佣甚至是假扮倭寇袭击沿海地区,不过双方之间还是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具体下一篇会讲)。而伴随着明朝的清剿,这一势力在嘉靖大倭乱后期,也出现了像林凤这样,与倭寇合流的海盗势力

汪直是真太监吗(汪直是嘉靖倭乱祸首)(10)

▲林凤的海盗集团甚至还对吕宋的西班牙人发动远征

最后,还要提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那便是导致明朝与汪直势力撕破脸的徐海。虽然他在名义上是汪直的下属,但实际上他幕后的日本大名,却是萨摩的岛津家。在茅坤《胡公宗宪剿徐海本末》中记载,徐海的二把手“而陈东者,萨摩王弟故帐下书记”。而徐海开始发家的时间,也正好对应了岛津家完成萨摩统一,开始准备挑战大友家霸权的时间。其实就像徐海的崛起与日本的局势有关,如果梳理一下时间线,也可以发现明朝嘉靖大倭乱的发展,本身也和日本九州岛的局势有很大的关系。

汪直是真太监吗(汪直是嘉靖倭乱祸首)(11)

▲胡宗宪

比如胡宗宪派使者前往大友和大内家,以“颁勘合修贡”的名义事两家同意禁止倭寇活动,同时让汪直回国的当口,正是大友和大内家正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急需重开贸易以便稳定国内局势的时期。而之后倭寇的平息,除了明朝军民的拼杀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大友家的盟友大内家被毛利家攻灭,丧失大内家支持后的大友家就此走向衰落,无力再进行什么大规模的海外活动。所以,说嘉靖时期的大倭乱有没有明朝的问题,那的确是有,但是把隔壁日本撇得干干净净,老实说笔者自己恕不能苟同!参考资料:《明史·日本传》,《明世宗实录》,王世贞《倭志》,朱九德《倭变事略》,郑若曾《筹海图编》,神田千里《大友宗麟の改宗―その実態と背景―》,茅坤《胡公宗宪剿徐海本末》,万表《海寇议》,郑舜功《日本一鉴》,茅坤《海寇议后编》,中国国家博物馆《《抗倭图卷》、《倭寇图卷》和大友义镇、大内义长》,鹿毛敏夫、须田牧子《「倭寇図巻」「抗倭図巻」をよむ》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明忆,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