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时银 编辑:罗霄

河东临恒水,南带月谷。一座千年的古镇,一个改革开放的省级示范新区,就坐落在这一人字形的三角洲上,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他是出督军的地方,他是省长的故乡,他是将军的摇篮。恒口有启于宋而兴于清之说,西周古墓,秦汉遗址,数千年的历史传承,有讲不完的故事,也有说不清的渊源。在我幼小时,古镇人在闲暇之余,节日之中,亲友相聚之时,都争先恐后讲述着恒口的故事和悠久的人文轶事。

喜欢恒河水的国度(恒河我的母亲河)(1)

我生在恒口、长在恒口,是听着恒口故事长大的。记得在我少年时,我家族中的一位兄长程洪庭先生,他是安康市恒口高级中学的高级语文老师。春节,我们在一起相聚时,他给我们讲着:恒口南依巴山、北靠秦岭、东临恒水、西屏越岭雄关,金川沃野,稻花飘香,月河在恒口穿境而过。为此,月河也可称为恒口的母亲河。

我胆怯的问道:“庭哥,既然月河是恒口母亲河的话,那恒河是不是恒口父亲河?”,他摇了摇头,我说:为什么?按照中国的传统,子随父姓,如月河是母亲河,那恒河自然就是父亲河。他微笑着抚摸我的头说:“中国只听说母亲河,很少提及父亲河,是因为我们常说父爱如山,父亲在我们心中是高大、雄伟,他用强壮的身躯为我们遮风挡雨,使我们能够健康成长。母爱如河,吸纳着山川之精华,她柔情似水,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儿女们,她的胸膛就像一条宽阔的河床,任何风浪在她的面前都可以平缓的通过”。我痴痴的听着,似懂非懂,他看到我还不满足的眼神,问道:“你知道恒口为什么叫恒口吗?”我摇摇头,他说道:“我们过去所说的纵横东西南北,东西为纵,南北为衡,中国大部分的河流都是由西向东,而我们这有一条河流是由北向南,所以,人们就把它称作为“衡河”,衡河流入月河就入口了,就如同汉江流入长江入口叫汉口一样,过去“衡”、“横”通用,故称“衡口”。大约在清嘉、道年间,人们就用“恒”字来替代“衡”,一是笔画较简,二是字义比较久远,如:恒久、恒心、永恒等,从那时起,衡口就定名为“恒口”。

恒河发源于叶坪桥亭的崖屋脑,全长113公里,流经叶坪、中原、大河等,流域面积约960平方公里。他深情地望着我说:“这里河流纵横、山青水秀,神秘而源远流长。你只有了解他,才能更加的热爱他。他为我了解恒河上了人生的第一课,我随被他渊博的知识所折服,可我还是希望恒河是我们的 “父亲河”。

水是生命之源。清中期,在安康有着硕儒之称的文坛巨匠董昭,在恒口堡记中写道:“惟兹恒口,二水交流,三渠沥润,千耦耘苗,乃及乃仓。”三渠就是恒惠渠的前身,即:千工堰、万工堰、永丰堰之渠。恒河之水,在大山中奔流,在镇北十里之遥,即出恒河的牛山口,中横大石,河水左右分泻。东为千工堰、由于地势平坦,故名千工即可修成,灌溉良田近三万余亩;西为万工堰,悬崖峭壁,途径黄金碥,工程浩大,需万工以上方可完成,故名万工堰;灌溉良田叁仟余亩,行政机构也因堰而名,东为千工乡,西为万工乡。万工乡因镇而易名,千工乡一直沿用到撤区建镇。永丰堰在千工堰、万工堰下三里处,用千工、万工堰渗漏之水综合鱼姐河、安子沟之水形成低坝,灌溉河东地势较低之田约700多亩。根据千工堰碑文记载:“千工堰创自明嘉靖年,赋税所出之地,军民养命之源”。在坝下有筒车河,在河上边的悬崖处有两块崖刻碑文,分别记录着宋绍兴三年、宋绍兴四年有关水利工程的记载。由此可见,恒口有水利记载应推到宋,同时也更加证实了抗金名将王彦,在月河川道屯兵抗金的历史故事,增加了千年古镇有起于宋而兴于清的说服力。

喜欢恒河水的国度(恒河我的母亲河)(2)

有水才能有灵气。一河清水滋润着两岸乡民,丰富的资源造就了无穷的财富,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说和人文轶事。在恒河以东,流传着有“史家的粮、杜家的房,谢家的金银用斗量”的故事。就是说史家的田多,方能粮多,杜家在原千工乡政府前有九个天井相连的房屋,谢家曾当过朝廷的天官,钱多。河西也有张、王、李、但四大粮户(地主),后有余(驴)、马、杨(羊)三大商号。一座千年的古镇,商贾云集,两头见水五里长街,会馆林立。“谋源于智,智赖于知”,一个地方的繁荣在于经济的滋长,而经济的滋长在于智力的培养。卓有远见的恒口人,当安康有关南书院时,恒口就有岭南书院。文化是时代进步的先导,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期,恒口的前辈首先挑起了安康历史的重担。恒口是党在安康的红色根据地,根据安康党史记载:“原安康县地下党党委书记杨静江、邹玉鼎、王崇法等,历任近乎都是恒口人”。

随着恒惠渠的修建,三堰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三渠也被东、西干渠取代,可无数前辈们为了恒口水利事业留下的丰功伟绩,却永远铭记在世世代代的恒口人们心中。同时三堰的历史遗迹,也为恒口留下了宝贵的旅游资源。

喜欢恒河水的国度(恒河我的母亲河)(3)

喜欢恒河水的国度(恒河我的母亲河)(4)

五十年代初,在党的领导下,更加重视水利基础建设,兴修水利,抬高水位,增加灌溉面积。1997年,由国家投资,修建了集防洪、灌溉为一体恒惠渠水库,彻底解决了恒口、五里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虽然大坝的建成,使“犀牛望月”的美景沉入库底,可坝下的“莲花石”还依稀可见。坝下东为垱王庙,保存完好,庙门向上,故名倒坐庙。由于是原三堰管理处所在地,墙壁上还镶嵌着两块完整的石碑,分别记录着当时严格的用水制度和历代修建的人文轶事。西岸有黄金碥,红岩峭壁。岩头滩深不见底,传说是龙王所居。再有杨营庙门的罗汉寺,根据庙内碑文记载:“罗汉寺原为关帝庙,属于杨氏家族的家庙”。后改为佛教场所,同时也弥补了恒口没有佛教场所的遗憾。沿河下行,西为草庵庙,东为云峰庵,现为两座学校。

当来到永丰堰旧址时,当地人把千工、万工堰称为头道链子,把永丰堰称为二道链子,永丰堰遗址无存,只有东岸一点沙灰石墙,取而代之的是西岸的“未来水世界”,他是陕西目前最大的自然水上乐园,高空的彩虹桥,惊险刺激的海浪池,让内地人见识什么是海啸的海啸池,有惊魂未定的水寨暗道涌流,有休闲浪漫的情侣漂流河,儿童的水上乐园、亲子情节,让父母享尽天伦之乐,闪烁的灯光,歌星的演唱使人“乐不思蜀”。

喜欢恒河水的国度(恒河我的母亲河)(5)

喜欢恒河水的国度(恒河我的母亲河)(6)

为了更深刻的了解我心中神圣的父亲河,我们相约几位朋友重游恒河,并将此次的旅程戏称为“走马观花看恒河”。通车的地方开车,有故事的地方走访一下。我们沿着恒惠渠库区一路北行,西有运溪河口,南有马鞍村,由于形似马鞍而得名。恒河在这段称为毛坪河,毛坪河因何而名,问不得知,查无详细记载。它原和运溪乡同为两个独立乡,后并入运溪乡,今为恒口示范区所管辖。

喜欢恒河水的国度(恒河我的母亲河)(7)

喜欢恒河水的国度(恒河我的母亲河)(8)

喜欢恒河水的国度(恒河我的母亲河)(9)

我们由新合村村级公路继续上行,来到闻名遐迩的的华洲馆。当我们站在桥上,被眼前美景所震惊,只见四面圆形环绕,山高而不陡峭,山形如盆,村庄在盆底被河流一分为二。秋天,柿子熟了,枫叶红了,满山的红色救命粮果实在青山荒草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忽然人们指着桥下喊着:瀑布---壶口小瀑布,我们顺着手指看去,果然看见急速的水流冲击的浪花飞溅,而宽阔的河床像被清洗过一样干净,我深情地望着这山、这水、这村庄,心里在疑惑,是华洲?还是画洲?我内心在深思,如果说恒河是一颗明珠的话,那么华洲是不是镶嵌在明珠上的一颗蓝宝石。

喜欢恒河水的国度(恒河我的母亲河)(10)

喜欢恒河水的国度(恒河我的母亲河)(11)

当地人讲:你们看,左手的山就是一个骆驼的头,你们现在站的地方就是华洲馆的屏障---骆驼颈(口语音同项),原河道从这向西转成了一个倒U形又回到桥下,实属恒河一景。70年代,农业学大寨,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挖断了骆驼颈,缩短了河道,才有这一瀑布奇观,实为损了一景,添了一景。我们带着喜忧参半的心情来到村庄,被一栋老宅所吸引,我对老建筑情有独钟,院落属于中式四合院,天井内3米至4米的石条整齐的沿坎吸引着眼球,房主人亲切的接见了我们。我问老人:“这房子盖有多少年了?”,他说:“这房子不是我祖上的,是土地改革时分大地主张万青家的,这房子原为三进院子,外有门楼,前两院子都被烧了,一次是杨文汉烧的。当年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政府号召剪辫子,一些守旧派极力反对,由杨文汉领导的反民复清,他号召先杀葫芦瓢(光头),再杀二道毛(留短发的),留下辫子保清朝,一时安康南北、紫阳、汉阴分别响应,在安康,史称:“尖山寨事件”,后被辛亥革命政府派军队方才镇压,由于他支持政府,送钱送粮,被杨文汉得知后,派人前来进行了烧杀抢劫。”一次是“土匪”邱正德路过后,他派保兵、家丁跟踪,被邱正德发现后返回烧了一次。我问张万青是不是很有钱?他说:“是的,他不但田产多,而且在我们这两条河(毛坪河、运溪河)开的有纸坊和油坊,在恒口街也有铺面,生意都做到武汉去了。”

喜欢恒河水的国度(恒河我的母亲河)(12)

我问老人家:“你们这有姓华的人吧?”他说:“没有”,我说:“那为啥叫华洲馆呢?”,他说:“原有姓华的人曾在此开馆,我们这主要为张、何、李三大姓,我们这不但物产丰富,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张家不但有钱,而且文举、武举比比皆是,何家在近代也出了很多杰出人才,李家虽然人、才不如两姓,可也人丁兴旺”。说罢,老人长长叹了一口气。自从骆驼颈(项)挖断以后,我们这连一个像样的大学生都没有。

喜欢恒河水的国度(恒河我的母亲河)(13)

我问老者:“到茨扒杨二老爷的老院子还有多远?”他说,还有一段路,而且不通车,看样子你们今天可能走不到了,这里向东不远处有一祖师殿,那里历史悠久,天佑神灵,建议你们去看一下。我们告别老人,返回向东,果然不远就来到祖师殿前,殿分为上院和下院,上院庄严宏伟,殿内供奉真武祖师,下院为过会场所,现为停车场。相传真武大帝是净乐国的王子,他十世的皇帝都不当,一心想要修炼成仙。当寻找他的仙山时,曾在擂鼓台歇过脚,所以擂鼓台又称为“小武当”,因此月河川道都是以道教为主。我们通过百步梯来到殿内,真武祖师神采奕奕,面貌焕然一新,据说这是当地一位老板曾发下宏愿,如他的企业能做大做强,他将重修庙宇,再渡金身,而捐重资修建的。

第二天,当我们来到茨扒村,这里是新修恒河水库坝址。我曾参与过该项目的申报,原设计坝高为37米,保留王家梁电站,后又设计坝高为50米,王家梁电站不保。据说现设计坝高为83米,无论哪一种方案的建成,都能对安康的经济发展和月河川道的开发利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我们徒步来到杨家老院子时,院子并不奇特,而有名的是房子的主人。杨二老爷杨忻,在清代为恒口民团团总,当年太平天国南京告急,急令各路义军勤王。三月,当蓝大顺、蓝二顺率军路过安康时,越大河口宿于紫溪河,在籍主事管淓严令,恒口团总杨忻,文童杨宗泗,叶坪团总王重良,围攻蓝匪,力尽歼之,在杨忻的指挥下,近乎全歼蓝大顺、蓝二顺,促使勤王失败,这么说,太平天国的失败应该也有恒口人的一份“功劳”。

喜欢恒河水的国度(恒河我的母亲河)(14)

当我们徒步来到双溪河口时(当地人称双溪为洛河),位于关坪、关坝两村交界处。双溪双桥,一桥通南北,一桥通东西,南北为恒大公路的双溪桥,东西为北环路跨越恒河之桥,过桥之后就是安康著名的“汉王坪遗址”。时代为战国---南北朝,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当我驱车来到大河古镇,大河镇是小河流入恒河(大河)而得名,古街不长,建镇历史悠久,据说为明代,可行政机构一直被沈桑所取代。

1954年,大河区人民政府成立后,方才为北山该片区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当我站在大河街头的小河桥时,我问当地人,此地离桥亭的岩屋脑还有多远?他说你们还没走到三分之一的路程,我轻轻的摇了摇头,我望着清澈的河水,充满故事的漫长河道,深深的叹了口气,亲爱的桥亭岩屋脑,我心目中的父亲河之源,我会来看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