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新季中籼稻大量上市,多元主体入市收购,价格小幅走高。10月12日,江西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560~2580元/吨,“黄华占”收购价2600~2640元/吨,均比节前上涨80~100元/吨;安徽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2560元/吨,上涨40元/吨;湖北“丰两优”收购价2750元/吨,上涨80元/吨;湖南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700元/吨,“黄华占”收购价2900元/吨,均上涨120元/吨。

随着新季中籼稻逐渐收获上市,产情形势转好,符合收购标准的粮源价格走势偏强。一是品质提升支撑价格,二是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三是储备企业也启动轮换收购。企业采购地储轮换陈稻的积极性高,新作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局部地区仍有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可能。

今年东北地区水稻产情形势较好,价格呈现“优质优价”。10月12日,黑龙江中粮(虎林)米业圆粒粳稻(14.5%水分,68%出米率)收购价2620元/吨,同比上涨20元/吨;其他企业依质定价,根据出米率和水分小幅调整,基本围绕最低收购价上下浮动。中粮(虎林)米业长粒粳稻(14.5%水分,65%出米率)收购价2860元/吨,同比上涨220元/吨;其他企业收购价格为2860~2920元/吨。吉林德惠超级稻收购价2880元/吨,同比上涨160元/吨。

今年东北地区稻谷行情明显好于上年,价格同比上涨,其中长粒粳稻涨幅大于圆粒粳稻。去年长粒粳稻种植面积大,供过于求导致价格大幅下降,甚至一度低于圆粒粳稻价格,农户种植收益不佳,今年长粒稻种植比例有所调减,新作供应减少,因此上市初期价格比普通圆粒粳稻高240元/吨,去年同期价差仅为40元/吨。预计后期圆粒粳稻价格仍将围绕托市价波动,长粒粳稻根据区域位置在2800~3000元/吨的区间波动。

国庆节过后,东北地区粳糯稻陆续收获上市,市场收购价格稳中有涨,糯米价格同比也大幅上涨。主产区粳糯稻收购价3100~3450元/吨,周环比、月环比均稳中有涨,黑龙江鸡西、安徽巢湖等地价格同比涨幅明显;糯米出厂价4350~4600元/吨,周环比稳中偏强,同比大涨540~590元/吨。销区杭州批发市场安徽产粳糯米价格5200元/吨,籼糯米5000元/吨,周环比持平,月环比均上涨200元/吨。

目前糯稻上市数量不大,安徽等地新糯稻尚未上市,企业入市谨慎,观望心态明显,预计短期内市场仍将保持高位稳定态势。

国庆节过后,销区市场大米走货平稳,价格基本稳定。10月12日,北京市场东北大米(国标三级)批发价4520元/吨,周环比持平;上海市场优质江苏粳米批发价4560元/吨,普通安徽粳米(国标二级)批发价416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杭州市场黑龙江产圆粒大米(国标一级)批发价4860元/吨,黑龙江产长粒大米(国标一级)批发价5900元/吨,江苏产粳米(国标一级)批发价4360元/吨,安徽产普通粳米(国标二级)批发价4260元/吨,安徽产晚籼米(国标二级)批发价426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福州市场安徽产晚籼米(国标一级)批发价4200元/吨,江苏产粳米(国标一级)批发价42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

因节前各级经销商提前采购,国庆过后下游备货需求平平,消费端未见明显利好,价格走势基本维持节前水平。随着新粮收获上市,新米也将在11月份陆续进入批发市场,但考虑多地疫情反复,受制于终端消费不旺,短期内市场购销弱势难改,预计价格仍将以稳为主。

全球大米产量接连下调,加上印度限制碎米出口以及对其他大米征收更高的出口关税,助推全球大米价格达到阶段性高位。10月12日,5%破碎率泰国大米FOB出口价439美元/吨,比国庆节前上涨4美元/吨;印度大米380美元/吨,下降5美元/吨;越南大米430美元/吨,巴基斯坦大米425美元/吨,持平。

受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我国进口越南5%破碎率大米理论到港完税价3513元/吨,国内外价差197元/吨,比节前缩小5元/吨;泰国大米3630元/吨,国内外价差80元/吨,缩小36元/吨;巴基斯坦大米3161元/吨,国内外价差549元/吨,缩小4元/吨。(原文刊登于2022年10月15日粮油市场报A03版)

糯稻今年行情预测(东北粳稻普稳优强)(1)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王莉

糯稻今年行情预测(东北粳稻普稳优强)(2)

糯稻今年行情预测(东北粳稻普稳优强)(3)

糯稻今年行情预测(东北粳稻普稳优强)(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