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魏浩 通讯员 崔冰心

爱美的李女士最近很苦恼,双脚变形越来越厉害,骨头凸出伴有疼痛,走路多了脚就疼痛,更别提最爱的高跟鞋了,根本不能穿。“我的脚有点变形,好多年都穿不了高跟鞋......”

近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足踝外科门诊,接诊的医生说她得了踇外翻,需要手术治疗。到底什么是踇外翻?这个剥夺了李女士爱美权利的疾病,难道必须手术?为何踇外翻更青睐中老年女性?

针对这些问题,本期大河报·豫视频《我是诊探家》栏目,专访了河南省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华伟。

踇外翻更青睐中老年女性,患者基本无缘高跟鞋

上午8点,李女士走进足踝外科门诊,待她脱下鞋后,副主任医师孙华伟看到,她的双脚内侧踇指处的骨头,已经明显凸出了很多。“走路多了,脚就疼痛难忍,更别提穿高跟鞋了。”针对李女士的踇外翻,孙华伟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上海足踝外科专家排名(我是诊探家足踝外科专家孙华伟)(1)

孙华伟介绍说,踇外翻也叫大脚骨病,是指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种足部畸形,是目前最常见的足病之一。这种病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是目前最常见的足病之一,男性和儿童也会发生。

而对于网传踇外翻是中老年女性专利的话题,专家说,中老年女性是踇外翻的高发人群,但并不代表其他人群就被踇外翻“赦免”了。青少年,尤其是10-15岁的女生,也可能会患上青少年踇外翻。

而对于高跟鞋和踇外翻的关系,专家称,目前还没研究证明高跟鞋在这个病理起源中的作用,不过因为重心前移和狭小的空间,高跟鞋确实会加重踇外翻的症状和疼痛。

肩负重压的双足也脆弱,每十个人里有俩患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近日,河南省人民医院足踝外科门诊开诊的消息,让不少为走路所困的人,找到了就诊捷径。

孙华伟说,双足是站立和行走的“根基”。它承担了人体的全部重量,并且当人们在走、跳、跑时,还需要承受超越体重2-3倍的压力。即使是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跑跳时也要承受约100公斤的重量。

但在专家看来, 肩负抗压重任的双足十分脆弱,“许多人觉得,足踝扭一下没啥大不了,休息两天就好了;脚部不舒服,歇一歇就缓解了,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

相关研究表明,95%的人在站立、行走时,会出现脚底重心偏移,脚底歪,腿不正,人全身都需要通过协调保持平衡。长此以往,膝盖、骨盆、脊柱甚至内脏,都会遭受殃及。

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相对容易发生足踝损伤,比如韧带撕裂,扭伤等;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最常出现的是足跟痛、糖尿病足等;对于女性来说, 最常出现的疾病是踇外翻......

据统计,足踝疾病的发生率约为10-24%,常见的包括踝关节骨折、脚踝扭伤,拇外翻、足跟痛、扁平足、高弓足及创伤性关节炎等。

而据了解,省人民医院足踝外科门诊出诊专家平均从业10年以上,在手足显微外科领域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以足踝部各种畸形矫治及足踝创伤修复为特色。

认识专家

上海足踝外科专家排名(我是诊探家足踝外科专家孙华伟)(2)

孙华伟 河南省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亚太重建显微外科学会中国部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中南地区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低温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长期从事手外科、显微外科、足踝外科临床工作,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擅长各类手外伤、断指(肢)再植、血管、神经、肌腱损伤的早期治疗和晚期修复,拇手指再造及各种皮瓣、四肢骨折及复杂关节内骨折等手术,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骨不连及骨缺损;特别是臂丛神经损伤、踇外翻、马蹄足畸形、扁平足、踝关节镜等有丰富的经验。

出诊时间:周三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