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发现,唐僧每到一处寺庙,都要进去叩拜,对佛祖非常虔诚,所以终能成佛。不光是小说与影视剧中的人们如此,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善男信女,也常常保有“见庙烧香,遇佛磕头”的习惯。不论是旅游时的随机发现,还是专程的礼佛朝拜,信众们遇到寺院都会在佛前烧香磕头,祈福祈寿祈子,祈求升官发财、姻缘美满、万事胜意。作为一种善意的精神寄托,也是无可厚非的。

去庙里烧香每次都要拜四面八方吗(见庙烧香遇佛磕头)(1)

俗话说,佛前三炷香。人们会发现,信众给佛上多为三柱,磕头也是三次,这其中有什么象征意义呢?在佛前上三柱香、磕三个头,是一种对觉悟者的恭敬行为,发愿行为,也代表着一种因果逻辑。 三柱香,分别叫戒香、定香、慧香。第一柱香,在佛的面前表决心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第二柱香,希望自己能够入定;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够得到智慧。

佛家的理解是,“戒、定、慧”三者是“破迷开悟”的方法,相互之间是相袭相承的因果关系:只有戒掉自己的恶习和妄念,心才能定得下来;心定下来之后,才会出现“定能生慧”的结果。一个人如果整天想着升官发财、敛物敛色,打人整人,偷鸡摸狗,贪污受贿,“上下交争利”,他的心怎能安定下来呢?心动神疲,无暇静思,又怎能得到大完满智慧呢?

上香步骤:先上中,次上右,最后上左。上香时,点燃后火大了不要用嘴吹,用手扇或者晃灭火苗。

去庙里烧香每次都要拜四面八方吗(见庙烧香遇佛磕头)(2)

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人们也在家燃香敬祖、祈福求安的习惯,上的也是三炷香,其内涵也大同小异。

近来,民间又兴起烧头香的习俗。所谓头香,就是新年初一凌晨去附近寺庙烧第一炉香,人们认为头香功德最大,可以获福最多,所以常常争烧第一炉香而不惜半夜苦等。除了烧头香,某些地方的民众还有烧十庙香的习俗:就是在新年初一的早晨,连续烧满周围十座庙 ,其用意与烧头香差不多 。

其实,不管一炉二炉,一庙十庙,只要心诚向善,功德是一样的。

去庙里烧香每次都要拜四面八方吗(见庙烧香遇佛磕头)(3)

为什么烧完三炷香后再磕三个头呢?这如我国古代的礼仪制度有关。据《周礼》记载,古代跪拜礼有九种: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跪九叩”,双膝跪地下三次,磕九个头,这是最敬重的行礼方式。后来才慢慢简化为一跪三叩的。

去庙里烧香每次都要拜四面八方吗(见庙烧香遇佛磕头)(4)

也有人站在佛家角度解读三叩首:一叩首表示对佛(觉悟者)礼敬,二叩首发愿向觉悟者学习,愿归于佛门,三叩首是在庄严者的面前反省、忏悔自己的错误、罪过。此外,我国传统的婚嫁风俗中,婚礼时也有三拜(相当于三叩之意)之礼,通俗的讲叫“拜天地”。第一拜的是天和地,是天地孕育了万物,所以天地是最大的;第二拜的是父母亲,因为是父母养育了你;第三拜是夫妻对拜,意思就是相敬如宾。所以古时结婚也叫拜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