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喜迎二十大 勇立潮头看“舟”行 探访全国领先的舟山印迹④

舟山跨海大桥总投资(从全国最大跨海桥梁群看舟山基础设施蝶变)(1)

孤悬东海,舟山曾“非舟楫不能往来”。

桥通未来,如今千岛“天堑变通途”。

去年12月29日,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全线建成通车,连成了全国最长的连岛高速公路和规模最大的跨海桥梁群。

十年来,从全国最大跨海桥梁群,到目前在运营的世界第一高输电铁塔,勇立潮头的舟山人砥砺奋进,在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领域创造一项项全国领先的新突破。

一线探访

全国最大跨海桥梁群仍在千岛延展

长虹卧波,踏浪而行。约26公里长的舟岱大桥犹如玉带串连着舟山和岱山两岛。

9月27日上午,记者随养护工人上舟岱大桥巡查。“国庆节车流量大,我们要提前彻底检查,确保大桥处在最佳运营状态。”浙江交工集团养护分公司舟山项目部烟墩工区负责人帅帆说。

建成通车不到一年,舟岱大桥尚在缺陷责任期内。帅帆和他的班组除了日常养护,另外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发现各类问题、缺陷,及时上报。

与以往很多跨海大桥不同,舟岱大桥采用“岸上组拼、海上吊装”施工工艺。据统计,舟岱大桥陆域桥梁上部T梁预制化率100%,主线下部结构盖梁,立柱预制化率91.2%,海域桥梁基础大量采用钢管桩,预制化率84.5%,主线下部结构预制化率84.5%,上部结构预制化率100%。

黄色养护车缓缓前行,车轮和沥青桥面摩擦发出轻微沙沙声。帅帆和工人们不停地观察大桥状况,发现烟蒂等小垃圾也会靠边停车清理。

“现在,大桥的各种技术指标都满足符合安全运营的条件。”帅帆指着平滑的桥面告诉记者,沥青下面一段段上千吨重、几十米长的预制箱梁出厂前都经过了各道严格的试验工序。先进工艺成就优良品质,也给后期养护带来了便利。

跨海大桥群的崛起史就是一部大桥技术的突破史。

舟岱大桥所处的灰鳖洋在浙江沿海高风速带上,台风季风高发,周边航域情况复杂、海底管线众多,年均有效工作日仅200天,建设条件非常恶劣。

4年间,大桥建设者们用夜以继日的探索,将一张“桥梁工业化”模式的蓝图变成了现实,突破了一个个难关。

大到千吨重的桥墩、百米高的桥塔,小到拼接构件,都在预制厂里整件制造、海上拼装,大大减少了海上施工时间和陆上施工占地面积。这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被业内人士称为“搭积木式建桥”。

据统计,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建设所用混凝土总量超200万立方米,钢材总量超80万吨,相当于3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用钢量,规模位居在建外海交通工程之首。舟岱大桥是迄今为止采用大直径超长钢管桩基础规模最大的跨海桥梁工程,其主通航孔桥主跨跨径创外海桥梁世界之最;北通航孔桥是国内外最大跨径的节段拼装钢—混凝土混合梁连续钢构跨海桥。

市铁路建设中心副主任毛优达是舟山大桥群崛起的见证者、亲历者、参与者之一。从1997年开始,他先后参与了朱家尖大桥、新城大桥、舟山跨海大桥和东西快速路等重要交通设施的建设。

“没有一座大桥建设是容易的。”毛优达对西堠门大桥建设印象尤其深刻。

西堠门大桥跨越西堠门水道,全长2.588公里,主桥为主跨1650米的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设计通航等级30000吨,通航净高49.5米。该大桥采用了当时世界上尚无先例的分体式钢箱加劲梁,主跨长度居世界第二位,可抗17级超强台风,是世界上抗风能力最强的桥梁之一。2015年,该桥获评了被誉为行业“诺贝尔奖”的菲迪克工程项目杰出项目奖。

匠心出自细节。“仅桥面铺装一项,我们给自己定出了‘保3争5创8’目标,即保证3年路面不修、争取5年不修、创造8年不修记录。”毛优达清楚地记得,施工时,他和同事们坚持“不带一滴水上桥”。酷暑时节里,滚烫沥青前,每个上桥的人都围着厚厚的围巾,确保汗水也不落地,喝水更是小心翼翼。

一路向西,雄伟的大桥群跨越沧海,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民生大动脉。据统计,舟山跨海大桥安全运营12年多来,大桥交通量呈逐年较大幅度增长态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远超预期。2010年经舟山跨海大桥进出舟山本岛的交通量是315万辆次,去年已增长到1005万辆次。今年1至7月,舟岱大桥的进出流量总量则达到了152万辆次。

海上起“巨龙”,天堑变通途。目前,宁波舟山港主通道等一批跨海公路大桥建成通车,舟山连岛高速公路总建设里程已达到74公里,跨越8个岛屿,拥有8座大桥,形成了全国最长的连岛高速公路和规模最大的跨海大桥群。

当前,新一轮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拉开序幕,甬舟铁路、甬舟高速公路复线项目在稳步推进中。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铁合建桥梁、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大桥建设者们全力解构一道道世界级难题。

9月2日,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也正式进入了施工招标阶段。根据设计,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含两座跨海大桥,其中双屿门特大桥主跨1768米,将是世界范围内在建项目中第四长单跨悬索桥;青龙门特大桥两跨各756米,将是世界范围内已建成项目中跨度最大的三塔斜拉桥。

不久的将来,由铁路和多条跨海高速公路组成的交通网络,将成为舟山展示世界第一跨海大桥群的标志性亮点。

十年实践

舟山重大基础设施持续蝶变

全国最大跨海桥梁群只是舟山重大基础设施跃升的其中一个缩影。

过去十年,我市城乡建设大手笔投入、大规模建设,一座高质量发展的海上花园城市英姿初显。

舟山,淡水资源匮乏。严重干旱曾是不少人痛彻心扉记忆。1997年,市第三次党代会首次提出“舟山发展水为先”战略思想,一项名为“大陆引水”的重大战略随即启动。

今夏,舟山气温高、降水少、持续时间长,全市水库库容一度低于35%,触发旱情黄色响应。与二十多年前不同,这个夏天,舟山大陆引水一期和二期开足马力,每日25万立方米清流奔涌而来,百万军民生产生活基本未受影响。

大陆引水工程犹如一条“海岛生命线”。截止到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已分别引水1.6亿立方米、3.3亿立方米。

不仅要“喝上水”,更要“喝好水”。2016年9月,我市又启动了大陆引水三期工程。

目前,三期工程主体部分已基本建成,剩余宁波陆上段6.5公里陆上管道和金塘岛引水工程20.97公里海上管道仍在建设,整体工程有望在明年建成。

三期工程在提高供水量的基础上,将承担合理调配大陆引水,并配套完善岛内、岛际供水系统,缓解舟山本岛、周边岛屿及主要经济大岛中近期用水紧张状况,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切实可靠的水源保障。

和淡水一样,电力也是支撑地方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之一。

2013年,我市提出建设以500千伏为主电源、4回500千伏线路与大陆联网,以220千伏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三化一特”统一坚强智能电网。

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220千伏鱼东输变电工程、普陀东极—岱山长涂35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等一批重大电力工程和民生电力项目随即陆续上马。

2018年11月9日上午9时15分,一架橘红色S-64F直升机从舟山金塘岛出发,飞越西堠门航道,在380米高空“飞天架线”,完成世界上首次直升机跨海架设架线钢丝绳作业。

2019年1月,投资46.2亿元的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舟山电网电力输送能力提升了3.3倍。

该工程创造了14项世界纪录:金塘、册子两岛建起的380米高的输电铁塔,刷新了当时世界第一输电铁塔高度的纪录;世界首条500千伏交联聚乙烯海缆,破除我国对相关进口海缆的依赖……

十年来,舟山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电,道路、车站、码头、机场等基础设施焕然一新。

目前,舟山率先在全省实现了100人以上岛屿陆岛交通码头全覆盖、1000人以上岛屿一岛两码头、3000人以上岛屿滚装码头全覆盖的目标;构筑了普陀山机场民用机场为中心,覆盖东极庙子湖、嵊泗、桃花、衢山和岱山等直升机场的通用航空网络,获得民航颁证的A类通用机场占浙江省内总数的50%,居省内前列。

长虹卧波跨天堑,“最美公路”绕海礁;“蓝色岛链”连小岛,航空网络通民心;连岛高速惊世界,高铁登岛已有期。舟山,正“桥”见未来。

舟报印迹

《舟山日报》上的“基建印迹”

2013年12月9日,《舟山日报》刊发 《大陆引水三期项目通过评估》。项目估算总投资27.73亿元,建成后多年平均引水量可增加3214万立方米。

2014年7月5日,《舟山日报》刊发 《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工程在舟投运》。该工程是世界上已投运的端数最多、电压等级最高的多端柔性直流工程,动态总投资41.4亿元。

2018年11月19日,《舟山日报》刊发《甬舟铁路前期工作迈出坚实一步》。新建宁波至舟山铁路可行性研究评审会在北京圆满结束,甬舟铁路前期工作推进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2019年1月16日,《舟山日报》刊发 《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昨投运》。舟山正式步入特高压电网2.0时代。

2019年9月28日,《舟山日报》刊发 《东西快速路今日24时将开通》。建成舟山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本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舟山本岛进入“半小时交通圈”。

2020年5月25日,《舟山日报》刊发《国内首条海底高铁隧道完成海上钻探工作》。国内首条海底高铁隧道——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海上钻探工作23日已全部完成,为隧道主体的全面开工建设打下重要基础。

2020年12月23日,《舟山日报》刊发《甬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拉开舟山历史上第二次交通革命序幕。

2021年12月30日,《舟山日报》刊发《宁波舟山港主通道昨全线通车》。主通道与舟山跨海大桥组成全国最长连岛高速公路。

2022年2月10日,《舟山日报》刊发《我市两个重大支撑性煤电项目获正式核准》。浙能六横电厂二期工程和国能舟山三期工程两个重大支撑性煤电项目获核准,并被纳入浙江省“十四五”建设的清洁煤电重点项目。

2022年6月1日,《舟山日报》刊发《六横大桥投资协议在杭签约》。六横大桥是我省高速公路规划中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增资扩股、资金管理、投资补偿等3个协议签署。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