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2日,夏至之后的第一个清晨,星期一,天亮来得格外早,六点刚过,已经是晨光微熹。对于广州市少年宫的老师们来说,这是忙碌了一周之后的公休日的第一天,许多人还在梦乡里宁静地休憩。一个小时后,一条消息打破了这份宁静。

朋友圈里,少了一个点赞的铁粉

早上七点十分,广州市少年宫美术培训部副部长李溦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阿璞是我们朋友圈里最铁杆的忠粉,以点赞的方式留下了他对身边人的爱与鼓励。昨天,(早上)10:26他第一次缺席。”

紧接着,少年宫的部分老师陆续收到一条信息:美术培训部助教老师陈元璞因突发中风,于6月22日清晨约6:15抢救无效去世。

一石激起千层浪,和李溦一样,同是陈元璞“圈里人”的少年宫老师们的第一个反应除了震惊,就是朋友圈少了一个第一时间来为大家点赞留言的“铁粉”。

平时,无论谁发了朋友圈,阿璞几乎都是头一个来点赞的。而且他总是会留下一句开开心心的话,再配上赞美或鼓励表情包留言给发圈的人:

“*姐最叻!”(叻,广州话聪明的意思。)

“*老师识赏!”(识赏,广州话懂得欣赏的意思。)

凡此种种。

这样暖意洋洋的点赞和评论在6月21日上午戛然而止。陈元璞新结交的谈天说地聊音乐的朋友、广州市少年宫雨后彩虹融合艺术团合唱指导老师郭威博士说:

“认识阿璞以来,夏至那天下午我是第一次给他发微信私信。发出去之后一直没有收到他的回复,我还以为他在忙。没想到……”

陈元璞是6月21日早上十点多在自己的画室突发中风的,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抢救以后,他还是在6月22日清晨离去。

我并不是“天才”我妈说我是很麻烦的“偏才”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1)

陈元璞是广州少年宫一名特殊的美术老师,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阿璞。从小就备受疾病困扰的他,有着与大部分人不一样人生历程。阿璞1977年4月出生,从小体弱多病,6岁时被诊断为轻度智力障碍与神经发育不完全,21岁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智障的青年,却在绘画艺术上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得到了命运为他打开的另一扇窗。

阿璞3岁开始就自己画画,他行动不利索,不喜欢蹦蹦跳跳,却酷爱涂鸦乱画。6岁开始,阿璞报考广州市少年宫美术学校,三试而不中。妈妈并不气馁,找到了刚从广州美院毕业分配到少年宫的关小蕾老师。关老师回忆,与阿璞见面时,她让阿璞即兴画画,阿璞便给她画了鲨鱼和鳄鱼,还介绍了这些动物的特点。阿璞的画让关老师很吃惊,他其实画得很好,不是以一般小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关老师说,阿璞一开始就已无师自通,他有很细致的观察力,把握物体形态的能力也很强,形象思维超出了同龄人。

关老师网开一面,破格收下这个智力不足却有着非凡绘画天份的孩子,成为了阿璞的启蒙老师,阿璞成为了广州市少年宫的第一个特殊儿童学员,开始了他的绘画美术学习历程。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2)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3)

在少年宫学习的这些日子里,阿璞过得非常开心。关小蕾和郭伟新两名老师很宠他,他们让阿璞随心所欲作画。关老师说,每个人都是特别的,少年宫想方设法去让阿璞保持着自己特别的地方而不是用学院派教育的方式,从素描、基本功、色彩等标准去一刀切。阿璞的绘画天才得到了充分地释放。

1988年1月,阿璞的作品《三鸡争雄》入选广州市少年儿童造型艺术书法作品展览,作品《出土文物》入选广东省少年儿童造型艺术作品展入选作品。同年,阿璞的作品《自己的肖像》获广东省儿童美术比赛优秀蓓蕾奖。

1990年9月,阿璞的作品《动物世界》被选入中国儿童画赴欧洲马耳他展。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4)

就这样,在老师们的引导下,阿璞一步一步走上了自己的美术人生。他曾对自己的艺术追求做过以下自述:“我并不是‘天才’,我妈说我是很麻烦的‘偏才’。我是从最初的兴趣转为真正的喜欢再转专心研究。我从艺术史和老师们的画风中找到方向。兼容并收一直是我的向往,我喜欢研究再加坚持,生命不息,画画不止。”

一条道走到天亮

上初中后,广州美院毕业的简颖斌老师开始教阿璞绘画。简老师特别热爱古典音乐,常常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古典音乐,他说,听古典音乐有利于画画、写作和思考。因此,14岁的阿璞开始接触毕加索、杜尚、包豪斯装饰等现代艺术知识和哲学精神,也是从这个时候起,陈元璞在简老师的家里开始听到了巴赫、亨德尔、贝多芬、马勒、肖斯塔科维奇等等这些古典音乐。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5)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6)

简老师和广州美院教授李正天鼓励他:“你就画音乐好了。”阿璞从此把画音乐作为终身使命,听古典音乐、看书、构思、绘画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他每天晚上都会呆在家中画室,一边收听广东电台音乐之声的《古典纵横》,一边看书、构思,一边作画。

在阿璞的家中,除了有1800多张古典音乐CD,还有不计其数的历史书和哲学书,《音乐圣经》、《西方音乐史》等书被他翻来复去地看到烂熟。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后,阿璞选学高中阶段能学的科目,余下的时间就埋头画画,完成了200多幅世界名曲的绘画创作。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7)

1998年6月1日,酷爱古典音乐的阿璞,以“听着音乐绘画”的独特创作,第一次出版了《无音之乐》黑白画画册,这是广州市第一部特殊人士的绘画作品。阿璞手中的“神笔”犹如一根充满“魔法”的指挥棒,一首首名曲都在他的笔尖“凝固”,转化成生命律动的线条与色彩。他用黑白的线条将柴可夫斯基、斯特劳斯、瓦格纳、马勒等音乐家的几十部古典音乐作品令人惊奇地呈现在画布上。画册由漫画家廖冰兄题名,著名画家刘仁毅点评道:“阿璞有灵耳,妙笔传大声”。作曲家曹光平先生则评价道:“陈元璞用画笔以一种意境或一种构图体现这些深奥的音乐巨作的伟大精神,实在是不易的,也是相当成功的”。

一旦选择,便执着到底。2008年,阿璞有幸作为广州市残疾人代表团一员造访法兰克福,到达那个他最喜欢的古典音乐作品的发源地莱茵河畔。此行,阿璞带去了他的《无音之乐》,还在法兰克福金石头工作室画了浓缩版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德国的艺术家称呼他为“上帝派来的古典音乐画者”,并告诉他:“画古典音乐绘画是上帝给你在人间的任务”。

直到去世之前,阿璞围绕音乐创作了4000多幅作品。去时前两天,阿璞还跟同事聊起自己接下来的创作计划:接下来几年,准备画一大批冷门作曲家的作品。他说,等过几年,阅历与感觉及知识够了才画回肖邦、海顿、莫扎特。

可惜,时间没有等他。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8)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9)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10)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11)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12)

画画不息,生命不止

2000年,23岁的阿璞成为广州市少年宫美术部助教。阿璞坦承,他不是一个好老师,没法独立上课,他不知道该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们。往往是他把蚯蚓、鸭子、乌龟等小动物画在黑板上后,再由关老师们向孩子一一讲解。但是,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阿璞哥哥”,他也仍然被众多家长当作努力的榜样和暗夜里的路灯。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13)

对阿璞来说,他也有一盏灯。音乐与绘画是他心里的一盏灯。有了这点光,他的世界就不再黑暗。他在艺术里找到自己最美好的世界。

小时候的阿璞听不懂马勒,面临着疾病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时,他意识到了自己不知道还能陪父母多久。死亡如影随形,阿璞这个时候才终于听懂了马勒。2012年底,阿璞开始绘画他心中的马勒,从第一交响曲到第十交响曲,《旅行者之歌》、《大地之歌》等声乐作品。阿璞对生命的感受就像马勒的第九交响曲那样:痛,或许一直这样痛下去。他画的“马九”,封面远处是一个白翼大天使守护着天空,这是光明和救赎的象征。昏暗中,骷髅的魂灵张开手臂伸向大天使,祈求获得打救。但是,在死去的魂灵和天使之间站立着两个黑袍死神,举着两把交叉的镰刀,挡住魂灵的去路。他把对生命的这一层体悟画进了画里。

2016年,阿璞对于心灵丰富性的探索历程经由著名策展人周鲒老师激发和引导,以对话录的形式收录在《一条道走到天亮》这本书中。这是一部关于古典音乐的对谈录,是阿璞与众多音乐大师的心灵对话。

在没有光明的地方,黑暗也是一盏灯。这盏灯照耀着,一条道走到天亮。——周鲒·《一条道走到天亮·我和阿璞的古典音乐对话录》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14)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15)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16)

最后的爱给了最爱的世界

6月22日,阿璞的生命乐章永远按下了终止键。

其实,从小到大历经无数疾病的阿璞早已写好遗嘱,“人生无常,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希望上天能给我更多的时间,因为我的使命未完成。”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阿璞的使命也许没有达到他预期的目标,然而他以另一种方式让自己的生命在身后得到完成。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提前为自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把遗体捐献给南方医科大学用于医学研究,把最后的爱留给世界。此外,他还将捐出个人收入三十万,为特殊人士的艺术发展设立专项基金。

阿璞的使命有一群人默默坚守

1998年,受到阿璞成长个案的启发,广州市少年宫义务开办了第一个特殊儿童绘画实验班,在2006年正式创办了特殊教育中心,专门招收患有脑瘫、自闭或唐氏综合征的孩子。

直到现在,在广州市福利公益金资助下,每年有超过2000个免费学位提供给各类特殊儿童来到广州市少年宫学习音乐、绘画、舞蹈和戏剧等各类艺术课程,还建立起全国首个青少年融合艺术团:雨后彩虹融合艺术团,让艺术成为特殊儿童生命里的一盏明灯。

阿璞离去了,广州市少年宫的特殊儿童艺术教育却因他而起,并将继续滋养千万个特殊孩子的艺术生命。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17)

天亮了思念谁(天亮了他回家了)(18)

来源:广州市少年宫特殊教育部 美术培训部

部分图片由安海波、丁澄提供,特此致谢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赵小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