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阳日报-龙腾南阳到南召,不可不看王付营收藏的石画、根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黄金庄是哪里?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黄金庄是哪里
来源:南阳日报-龙腾南阳
到南召,不可不看王付营收藏的石画、根雕。
南召是座美丽山城,南阳师院张士钧教授认为,从王付营的木石藏品中,“可管窥南召的山水造化之功和天然之美。”
王付营,南召乔端黄金庄人,他的木石藏品就珍藏在黄金庄。
黄金庄原名黄家庄,是乔端白水河行政村的一个村组,因黄家庄与黄金庄读音相似,久而久之,人们念转了,就把黄家庄说成了黄金庄。村西,从宝天曼方向过来的白水河潺潺流淌;东北,则有从嵩县玉皇顶汤汤而来的白河正源。二水环绕,绿树四合,黄金庄四季如画。王付营收藏的数百件汉白玉大理石石画和根雕,皆得自南召这片山水,又藏于这片山水。
王付营今年68岁,从小就喜欢到村边的小河里捡石头玩,但真正发现家乡的石头之美,是在他40岁出头的时候。那时,和很多靠山吃山的南召人一样,王付营依托家乡丰富的汉白玉大理石资源,开办起了加工厂。一次,在切割石材的过程中,王付营偶然发现一个古人头像赫然出现在石材上,抛光之后,人物形象更加逼真,比画出来的还要灵动。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神奇造化和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自然美。
石画并不是今天才被人们发现,但对于家住中原山村、因命运多舛仅读过七年书的王付营来说,这一刻,堪称是石破天惊的美的觉醒。
从此,他迷上了石画收藏。厂子里每解石头,他必在场。当时,各大理石厂以纯色石头为上品,那些杂糅着青绿黄黑灰色的大理石、汉白玉,被视作瑕疵丢弃,王付营却从这些天成色彩中,发掘着天赐的诗画。
云南的南昭古国--与南召县同音,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曾将石画作为贡品进呈唐皇。至宋,收藏赏玩石头进入全盛期,大理石画成为知识阶级普遍审美对象,苏东坡就曾把欧阳修所珍藏的一件大理石画比喻成水墨稀微的山水画。今天,王付营从家乡的大理石和汉白玉中,发现了比云南大理的石画更丰沛的美。
“我们这儿的石画色彩更丰富。”王付营说。云南大理的石画,以黑灰色为主,但南召的石画,因为颜色多,表现力大大增强。用张士钧教授的话来说,除了黑白的水墨山水外,王付营收藏的石画中,还有天然的“青绿山水”、“浅绛山水”。
自然造化、神秘莫测。在生产、收藏石画的过程中,王付营从来没有发现两幅完全一样的石画。每幅石画厚1.8厘米-2厘米,解下再看石料,石料上呈现的又是另一个画面。即使是同一幅画,“横看成岭侧成峰”,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全幅看局部看,感受到的东西都不相同。妻子赵国芬说,丈夫早上起床,常常在石画前面一站站半晌,左看看右看看,还拉着她说这样看像天上的云海那样看像钱塘江的潮水,时间长了,忙于家务的妻子急了,说:啥也不像,就是块石头!
王付营在收藏石画的过程中得到了艺术的享受、收藏的快乐,收藏的品类逐渐由石及木,在社会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他曾被评为南阳市十大收藏家,当选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目前,年近古稀的他是县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山乡树多,枯树也不少。王付营收藏“疙瘩”的消息传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无论在哪看到大树根就来告诉他,他得信儿就开车去看,有时实在疲劳,就让妻子开车带他去,看上了就拉回来。山深树古,有些树疙瘩需几人合抱,家里放不下,就摆在庭院里。孙子带同学来家里玩,会提前对同学们说:那可是我爷的宝贝疙瘩,别碰坏了。
王付营的木石藏品,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南召县作协主席陈学现曾撰文称赞这些千姿百态的根雕作品,“或似鸟兽,或似人物,皆栩栩如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他笔下,石画“既有水墨山水画的意象之美,也不乏奇景幻影之类的抽象艺术。每一幅里都呈现出独特的意蕴,或隐喻着一个浮想联翩的故事,或再现一个栩栩如生的场景,或描摹一个妙趣横生的生活细节”。
较之其他藏品,汉白玉镶嵌工艺画《清明上河图》是个特殊的存在,也是一件在国内外闻名的工艺品。这幅图由王付营和朋友刘伟、刘强历时3年创作完成,张择端名画被放大后雕刻在11块汉白玉石头上,成品总长12.54米,高0.6米,厚0.19米,选用28千克铜线镶嵌而成。石上共勾勒形态各异的人物684个,房屋122座,牲畜96头,船25艘,树木174棵,轿子8顶。
1997年5月,汉白玉镶嵌工艺画《清明上河图》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汉白玉镶嵌工艺画。当代著名学者、收藏家、文物鉴定家史树清见到此画拍案称绝,肯定汉白玉镶嵌工艺画技法传承了“战国秦汉青铜器错金银技艺”,为当代国内“首创”。曾有日本商人愿意出15万美元买这幅画,被王付营婉言拒绝,他说,“为了完成这幅画,我们耗心耗力,画留在家乡,我心里才踏实。”
如今,这幅《清明上河图》和王付营收藏的石画根雕一起,静静地栖息在南召这片土地上,无言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古老与美丽、自然与艺术。
全媒体记者 周若愚
本文来自【南阳日报-龙腾南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