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的历史在有了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八种艺术之后,终于迎来了第九种艺术,即电子游戏的艺术。游戏作为新兴载体,在文化记录和传承方面表现得越来越出色。

不久前巴黎圣母院失火,这个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法国地标性建筑受到重创,而某单机游戏里就曾建造过一个几近真实的巴黎圣母院,这不仅能作为修复巴黎圣母院的参考,还能让人们能在游戏中再次感受巴黎圣母院的魅力。可见游戏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这里不得不提到作为游戏行业大IP的大话西游。大话西游十几年来一直在积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不断追求在国风传承道路上的创新。最近,大话携手成都博物馆在传承皮影这一传统技艺时,就特意制作了一部微电影,让人们看到了大话在国风文化传承上的无限可能性。

皮影制作的乐趣(用皮影制作游戏微电影)(1)

“国风”创新,皮影微动画再现传统经典

作为国风网游的扛鼎之作,大话西游在传承皮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推出了一部微型动画电影《蓬莱的日常》,并将其植入到了游戏中。电影讲述了在遥远的东方——蓬莱,与世无争的新种族龙族突然面临从天而降的一场大火,龙族的成员使出浑身解数守护家园的故事。在这部微电影中,人物和花鸟等均采用了皮影的元素,在刀剑光影间,用一种独具匠心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中国皮影文化的魅力。

皮影制作的乐趣(用皮影制作游戏微电影)(2)

而从微电影延伸到游戏内,大话则推出了一系列主题玩法:参与【匠人诉匠心】学习制作皮影戏、在洛阳找“皮影戏大师”【共赏皮影戏】、每天寻皮影匠人谈话学艺,都有机会获得大话西游×成都博物馆联名文创——“戏影江湖文创礼盒”一套。

皮影制作的乐趣(用皮影制作游戏微电影)(3)

大话西游一直致力于传承传统文化和游戏形式的创新,这个秋天,大话西游再度开启了“国风复兴计划”。在大话携西安碑林博物馆开启“汉字复兴”计划之后,此次与成都博物馆的携手,“国风”和游戏再次碰撞出了精美绝伦的火花,微电影《蓬莱的日常》的诞生,无疑是大话西游里程碑式的作品,体验过的玩家们也纷纷表示“相当给力”。就连不玩游戏的许多人,也被新颖的电影形式和绚烂的皮影文化所吸引,行业内的反响也是赞美不绝。

皮影制作的乐趣(用皮影制作游戏微电影)(4)

而这并不是大话第一次和皮影产生化学反应了。2018年《斗转星移》资料片上线,大话特别寻访到皮影戏非遗传承人——何银安,在刀笔隽刻,笔墨点染间,经典游戏NPC化身成皮影戏偶,长安擂台等场景也走上皮影戏幕。

皮影制作的乐趣(用皮影制作游戏微电影)(5)

同年,《大话西游》手游携手国产经典动漫IP《宝莲灯》推出主题活动“影戏宝莲灯”。 经典动人的《宝莲灯》故事以中国传统民间戏曲艺术——影戏的方式重新演绎。

皮影制作的乐趣(用皮影制作游戏微电影)(6)

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大话多次围绕皮影文化展开活动,但每次玩的花样都不一样。从寻访非遗匠人,到互动国漫IP,再到自制微电影。大话身体力行,不断创新,既不忘传承传统文化之初心,又不断推陈出新,贴合广大玩家。这不得不让我们看到大话西游作为国产游戏标杆表现出来的沉着稳重与突破自我的创新精神。

跨界合作,大话引领国风多元化发展

除了皮影文化,大话还曾在多个文化领域都体现出了其对“国风”的独特见解。比如前不久《大话西游》手游在新的版本内容中,推出了国粹京剧玩法“国粹有灵”,将传统文化和国风元素进一步升华,让游戏和国粹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皮影制作的乐趣(用皮影制作游戏微电影)(7)

2019年全新资料片《万兽有灵》问世,大话携手“国绣”服装设计师屈汀南推出《大唐国色篇》纪录片,还原了游戏内“国色”时装的整个制作过程。

皮影制作的乐趣(用皮影制作游戏微电影)(8)

此外,大话西游不满足已有的收获与成就,更是跨界推出了首档文化探索情景秀《国风话江湖》,邀请了于和伟、喻恩泰等实力演员一起传承国风,再次掀起一股文化热潮。

皮影制作的乐趣(用皮影制作游戏微电影)(9)

"国风之路": 不忘初心,极致创新

大话西游从产品研发开始就注重融合传统文化,作为行业先行者,大话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且结合游戏内容不断创新。作为一个匠人,大话不忘初心,匠气犹存。作为一个商人,大话敢闯敢拼,勇于突破。大话的“国风之路”从“版载千秋”到“汉字复兴”,从“国绣”到“京剧”,从情景秀《国风话江湖》到微电影《蓬莱的日常》,大话西游始终在大胆尝试,以高瞻远瞩的视角,一直走在游戏行业的最前端。大话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让“国风”如夜之明珠,熠熠生辉。在未来,大话西游还将于敦煌展开深度合作,借网游行业的繁荣复兴灿烂的传统文化,守护瑰丽而脆弱的文物。大话作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像爱书之人小心抚摸着历史的文卷,这也是为何大话能屹立17年不倒,成为业界“常青树”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