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整理
11月的上海将迎来以“全球艺场,艺术上海”为主题的“第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期间,多场重磅艺博会和“海上风华美术季”将带来近200场艺术展览和活动,艺博会与美术馆将共构城市艺术版图,“西岸文化艺术季·秋冬”将联动西岸区域各大场馆推出近30场文化艺术活动。
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带来了一场跨国界,汇聚全球博物馆馆藏珍品的瓷器展;上海图书馆明天起将呈现一批国宝级的唐碑善本。
在国外,英国巴斯的霍尔本博物馆展出“罗塞蒂的肖像”,让人看到这位“拉斐尔前派”成员的浪漫。“爱德华·蒙克:在时钟与床之间”在挪威新建成开放的蒙克博物馆在奥斯陆海滨对外开放。
上海
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期:2021年10月29日 - 2022年1月16日
展览自大航海时代启航,展开探索之旅,探究中国瓷器如何到达欧洲,瓷器如何记录中西贸易的展开,甚至讲述贸易之外的中西交流史。
汉淮传奇——噩国青铜器精粹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期:2021年10月20日—2022年1月16日
“鄂”在金文中写作“噩”。噩国历史未载于史册,长久以来不为人知。该展览首次聚集从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噩国青铜器,并以青铜器为载体,铭文内容作经纬,完整呈现噩国青铜器的发展脉络,为观众还原噩国的历史面貌。
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28日—12月26日
展览将早期的捐赠者代表及文博事业开创者聚集一起,展品包括郑振铎捐赠的汉代人物画像砖,张珩捐赠的唐永徽六年李世延母冯氏等造像,沈同樾、顾榴等人捐赠的元代华祖立《玄门十子图卷》,潘达于捐赠的明代马守真《设色花卉卷》等。
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期:2021年6月22日—12月5日
该展系首次从学术视角对上海历代书画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研究,遴选相关书画146件(组),从晋代上海松江陆机《平复帖》(拓本)、宋代米芾书法、元代任仁发画作直看到近现代名家名作。宋元以降,文人画渐为主流,其中董其昌以一己之力影响身后近四百年,倘若加上董氏之外的海上千年书画成就,则一部文人画史,可谓半部与上海相关。
大唐气象:上海图书馆藏唐碑善本大展
地点:上海图书馆
展期:2021年11月1日—11月14日
展出的65件(组)展品,国宝级的唐碑善本倾囊而出,如吴湖帆旧藏的欧阳询书、宋代拓本《四欧宝笈》,宋拓宋装本《九成宫醴泉铭》,以及《宋拓集王圣教序》《宋拓麓山寺碑》《宋拓玄秘塔》等镇馆之宝将与观众见面。宋拓唐碑将是展览最大的亮点。
从莫奈、博纳尔到马蒂斯——法国现代艺术大展
地点:上海东一美术馆(中山东一路1号)
展期:2021年10月16日—2022年2月20日
展览呈现了印象派、后印象派、象征主义、野兽派等29位艺术大师的近80余件精品。从布丹、莫奈、高更、西涅克,到马蒂斯、毕加索、杜飞等,几乎囊括了所有法国现代画派大师,可谓法国现代绘画潮流的缩影。
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意大利卡拉拉学院藏品展
地点:上海东一美术馆(中山东一路1号)
展期:2021年8月12日—2022年1月3日
展览由意大利卡拉拉学院乔瓦尼·瓦拉古萨担任展览策展人,以时间为轴,呈现15-19世纪西方绘画风格的发展与更迭。展区分有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16世纪的威尼斯、17世纪的绘画类型、18世纪的社会思潮与贵族制度的终结等。包括拉斐尔的《圣塞巴斯蒂安》、皮萨诺的《廖内洛·德·埃斯特肖像》、曼特尼亚的《锡耶纳的圣伯尔纳定》、 鲁本斯的《圣多米提拉》等精品杰作。
巴黎建筑 1948-2020:城市进程的见证
地点:西岸美术馆
展期:2021年11月11日 - 2022年2月20日
展览将伦佐·皮亚诺、让·努维尔、安藤忠雄、弗兰克·盖里、雷姆·库哈斯等一代建筑大师的现代城市图景构想浓缩于建筑专题展,以飨城市与建筑文化爱好者,也将对中国当下的城市改造和建筑革新图景具有深层的参照意义。
约翰·海杜克:海上假面舞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1年 11月13日—2022年2月15日
约翰·海杜克(1929-2000)是20世纪建筑史中的独特个案,他既是著名的建筑师、教育者、史论家,亦是艺术家与诗人。虽然他关乎建筑的畅想及跨媒介实践多数付诸于纸本之上,但是其不遗余力的多重探索不断拓展了建筑学的领域,持续影响着多个领域以及后世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与艺术家。
想象的相遇——《神曲》对话《山海经》
地点:明珠美术馆
展期:2021年11月6日—2022年2月20日
今年是但丁逝世700周年,以他的史诗巨著《神曲》源泉,5位意大利艺术家西尔维娅·坎波雷西、里昂·康蒂尼、瓦伦蒂娜·福瑞安、玛塔·罗伯蒂、马里内拉·塞纳托雷将带来的当代创意之作。与之呼应的是上古奇书《山海经》部分相关联的7位中国艺术家柴一茗、彭薇、邱岸雄、邵译农、孙逊、邬建安、吴俊勇的精彩新意之作。
成为安迪·沃霍尔
地点:UCCA Edge
展期:2021年11月6日 - 2022年3月6日
作为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艺术生涯在中国的首次全景式呈现,展览汇集了由安迪·沃霍尔美术馆与UCCA从前者众多藏品中共同精心挑选的近400件代表作品。
汉柏·江声——赵大钧、王劼音双个展
地点: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展期:2021年11月4日—11月25日
此次展览展出两位艺术家100余件画作,涵盖油画、版画、水墨、水彩、水粉、素描等多种绘画类型,从1960年代的早期作品到2021年的新作,展呈了两位艺术家创作生涯中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同时配合作品展出的还有部分艺术家手稿、图录、采访视频等文献。
刘金凯、李俊书画作品展
地点:南京东路朵云轩朵云艺术馆
展期:2021年10月30日-11月3日
展览由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上海朵云轩文化经纪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展示了刘金凯和李俊两位艺术家联袂,围绕紫藤题材进行创作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共计58余幅。这是一次书画同源的展示,书法风规优雅、古风扑面,画作篆籀枯湿、笔走龙蛇趣。刘金凯自幼酷爱书法,师宗二王,长于行草,书风纯正。李俊出生于书香世家,后师从南艺陈大羽、南师大徐培晨。
莎拉·休斯:桥
地点:余德耀美术馆
展期:2021年11月6日 - 2022年1月9日
休斯超然物外的风景近作,以自然景观为基石,架起了横渡桃源与现实的桥梁。这批诞生于疫情期间的突破性创作着重呈现了休斯对生命与死亡、宇宙与人类、无常与永恒的敏锐洞察。
人参果
地点:上海摄影艺术中心
展期:2021年11月5日 - 2022年2月28日
“人参果”是国内首个让艺人回归真我与本心、释放创作热情的摄影项目,特邀9位艺人共同参与,他们将相机镜头对准生命中重要的人,用独特的摄影语言传达细腻的情感体验与真挚的人生感悟。
约翰·阿姆莱德:再,再
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
展期:2021年10月16日 -12月19日
作为外滩美术馆全面翻新后备受期待的首展,瑞士著名艺术家约翰·阿姆莱德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再,再”以艺术家跨学科的多元创作实践为线索,向国内观众呈现了他五十余年的艺术探索之路。
乔治·康多:图像殿堂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展期:2021年9月26日—11月28日
这是美国艺术家乔治·康多在亚洲迄今为止最大规模个展,由马西米里亚诺·吉奥尼担任策展人,并与知名建筑师安娜贝尔·塞多夫合作布展,展出200余件绘画、雕塑及素描作品,聚焦于康多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重要的周期创作与作品系列。
万物的声音
地点:上海西岸美术馆
展期:2021年7月28日—2023年2月5日
“万物的声音”展览汇集了超过160件蓬皮杜中心馆藏力作,以18个展览章节带领观众深入20世纪初至近年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先锋运动的腹地,以“物”触碰历史时代脉搏,沉入聆听艺术背后的声音。
梁绍基:蚕我我蚕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29日—2022年2月20日
借助一系列沉浸式装置、影像、摄影及声音等作品,展览呈现艺术家过往三十余年与“蚕”紧密缠绕的创作实践,梳理了艺术家与“蚕”共谋而成的“自然系列”作品,并呈现与生物学等领域发生跨学科关联的新作品。
沙之书
地点: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
展期:2021年10月30日—2022年4月11日
这是一场由机器与人类共同完成的展览,将展出来自艺术家(组合)Certain Measures、索菲亚·克雷斯波(Sofia Crespo)、大悲宇宙、杰克·埃尔韦斯(Jake Elwes)、Entangled Others、Obvious、孙羽茜的作品。展馆本身也足具看点,其前身为莘庄工业区热供站,经过改建,变身为摩登的诗意想象空间。
危机与契机——疫情下的雪城大学建筑教育创新展
地点:BAC竹园艺术中心(浦东浦电路407号)
展期:2021年10月23日—11月15日
展览由美国雪城大学主办,上海方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协办,王霞和王飞教授担任策展。作为知名建筑院校,雪城大学在疫情之下,为中国国内的上百位雪城建筑学本科的中国同学创造了独特的众多线下及线上线下结合的课程,此次展览将展出一系列平面、模型等建筑设计的课程作品。
触不可及:季大纯个展
地点:周围艺术画廊
展期:2021年10月30日—12月18日
展出季大纯2019年至2021年之间于柏林工作室创作的作品,也是艺术家自新冠疫情之后的首次个展。这一批作品大多为黑白两色,极简的色彩与极为丰富的画面肌理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艺术家对于审美的敏锐触觉,以及对艺术形式与内容、情感与技巧的纯熟驾驭。
山中何所有——潘汶汛作品展
地点:芊荷艺术空间
展期:2021年10月30日—11月28日
展览共展出38件作品。潘汶汛的画面中的女子图式,源于敦煌壁画、庞贝古城等诸多遗迹;小孩儿系列则来自于身边熟悉的形象;人物与周遭的树木、香草、麋鹿、石块,与风、雾、空气自然天成融为一体,画面简淡幽雅,笔痕墨迹中弥散着一股远离世俗风尘的清气。
河南
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开馆展
地点:河南三门峡市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
展期:2021年10月17日起
新落成的中国仰韶文化博物馆紧靠庙底沟遗址公园,由南北七个楔形体块相连而成,嵌在台地盎然的绿意中。正值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主展览“花开中国——庙底沟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发生历程”从历史发展角度,讲述庙底沟仰韶文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程及其文化面貌、重要影响,展示庙底沟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主根脉地位,构建文化意义上“最早的中国”。
北京
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
地点:故宫博物院午门
展期:2021年9月17日-11月18日
展览分为“丝路重华”“万象人间”“保护传承”三个单元,展出来自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文物及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共188件。展品还包括敦煌壁画临本35件,复制彩塑6身,高保真数字化壁画复制品70余幅,还有仿制华盖、佛塔等辅助展品20余件。
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14日起
此次展览聚焦精品文物,着力凸显青铜鼎这一文明载体的展示,结合陶范、全形拓,从用鼎制度、造型艺术、纹饰纹样、铭文内容、制作工艺等方面综合呈现商周青铜礼仪文明的源远流长。重点展品包括国博的子龙鼎、大盂鼎与来自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联袂亮相。
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17日—11月17日
展出大足石刻研究院收藏的66件(套)宋代至明清石质文物,以及3D打印复制品、纸质线描图、修复工具等相关展品16件(套),解读大足石刻的历史与艺术。
安藤忠雄世界巡回展中国北京站·青春
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展期:2021年10月12日—2022年1月9日
展览分为“空间原形”、“城市挑战”、“景观创造”和“历史对话”四个部分,探讨安藤忠雄以“斗士”的姿态,持续挑战大半生的建筑事业,以及他在耄耋之年对生命之“青春”的回溯解读,以此呈现一代巨匠安藤忠雄的非凡成就和对未来的思考。
文艺复兴纸上绘画:一次与中国的对话
地点:北京木木美术馆(钱粮胡同馆)
展期:2021年9月10日—2022年2月20日
“意大利文艺复兴纸上绘画:一次与中国的对话”由木木美术馆与英国大英博物馆联合举办,展品主要有来自大英博物馆的近50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纸上作品真迹,包括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提香和拉斐尔在内的众多文艺复兴伟大艺术家的作品,也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并置,作为对文艺复兴纸上绘画的回应。
江苏
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
地点:苏州博物馆(西馆)
展期:2021年9月29日起
从“城、史、人”三个方面展现苏州万年文明史、二千五百年城市史,溯源苏州文脉传承和地域文化。展览共计展出文物1200余件/套,精品文物150件,吴王夫差剑、吴王余眛剑等重量级文物将亮相。
书画苏州:馆藏历代书画精品诠释江南文脉
展览精选60件/套书画作品,在以通史为脉络体现书画的传承的同时,尤其注重呈现苏州本地的文化传统。从唐宋写经至明代,浙派、极具苏州地方特色的吴门画派,延伸到近现代张大千、吴湖帆。尤其镇馆之宝,元代《七君子图》,时隔数年再度与观众见面。
罗马:城市与帝国:大英博物馆馆藏古罗马文物特展
展览细致呈现了令人心驰神往的罗马城市意象。与此同时,双方策展团队也希望向公众科普:罗马文化不止体现在首都城市,它扩展在庞大帝国的广阔疆域,也吸收和辐射着亚非欧文明。同时以中国视角,呈现罗马人的生活方式。
糸——已知·未知的互文
地点:苏州博物馆(西馆)
展期:2021年9月29日—2022年2月6日
展览以“糸”(mì)为名,从苏州的重要象征之一“丝”及比丝更微观的视角出发,聚集国内4位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施慧、曹斐、王之纲的共12件(组)作品。
乐居长安——唐都长安人的生活展
地点:吴文化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15日-12月14日
呈现了百余件/套西安考古出土的各类唐代文物,透过衣、食、住、行等物质元素,让观众了解大唐长安人的日常生活。
清代“四王”绘画展(上)
地点: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1年7月—12月
清初画派和画家集群中,由王时敏、王翚、王鉴、王原祁组成的“四王”画家群最为亮眼。他们活动于明末清初的江南娄东、虞山地区,以摹古见长,山水画主要继承董其昌衣钵,师承元人体系,尤以黄公望为宗师,笔墨趋于传统,法度严谨,底蕴深厚,颇得元人神韵,深受皇家青睐。
璀璨惟扬——扬州考古成果展
地点:扬州博物馆
展期:2021年10月26日—2022年1月3日
此次展览展品时代贯穿新石器至明清时期,涵盖石器、铜器、玉器、漆木器、瓷器、金银器、玻璃器等多个种类。展览通过120余件(套)珍贵文物,串联文明之光、河海勾连等多个板块,回顾扬州考古发展历程,展示璀璨惟扬区域文明,满足扬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苍枝新篁”徐秉方艺术展
地点:常州博物馆
展期:2021年10月15日—11月21日
徐秉方,1945年生于常州,2009年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州留青竹刻代表性传承人”。展览包括“毗陵竹翁”“君子匠运”“玉人容姿”“浮世清欢”“远山虚云”五个部分,展出徐秉方所作竹刻、书画、壶刻精品,共130余件(组),题材包括草木花卉、人物、山水及生活雅趣。
浙江
碧玉流光——龙泉青瓷制釉技艺古今对比展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14日-11月14日
展出的数十件古代龙泉青瓷皆为精选,如南宋龙泉青瓷凤耳瓶、南宋龙泉青瓷出戟尊、元龙泉青瓷玉壶春瓶等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展览以古今对比为切入,将古代龙泉青瓷精品和现当代优秀之作一同呈现,以工匠精神表达人类非遗的不朽与传承。
他是谁?——探秘兰若寺大墓
地点: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
展期:2021年10月23日—2022年3月31日
展览共展出文物218件(套),以兰若寺大墓考古发现为主,同时展出宋六陵、风车口南宋墓地、南宋郑刚中墓等墓葬的考古发现作为对比。
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
地点:浙江西湖美术馆
展期:2021年9月17日—2022年1月4日
展览以古蜀王国两个最重要的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为载体,共展出包括青铜头像、青铜面具、金箔饰物、各类玉器、陶器等文物13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5件/组),从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到沟通天地的“巫”与祭祀,再到神秘多样的“神”,以勾勒中国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面貌。
东亚文化之都国际书法邀请展
地点:绍兴博物馆
展期:2021年10月28日—11月7日
展览以“汉字”为书写载体,邀请征集了中日韩三国100余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
山东
山水清音——清代初期山水画展
地点:山东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29日—12月31日
展览以“清代初期山水画”为主题,汇集馆藏清初至康熙末年山水画作近60幅,以创作年代为序展陈,并兼顾画家群体和绘画流派的风格特色,既有名家妙品佳构,亦不乏一般画家精心之作,或巨轴大幅,或小册长卷,形制不一,面貌多样。
山西
昭明——山西博物院藏铜镜展
地点:山西青铜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19日—2022年3月13日
展览共展出铜镜及相关文物近200件,通过实物与场景相结合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铜镜蕴含的独特艺术魅力。铜镜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始现,一直沿用至清代。此次展览以历史脉络为主线,由天工开物、见日之光、繁华入镜、照见生活四个单元组成。
天下云长——关公文化展
地点:山西博物院
展期:2021年10月29日—2022年2月27日
展览立足山西的文物、文化资源,同时汇集河南、甘肃、安徽、重庆5省市9家文博单位收藏的文物精品130余件组,从更宏观的文化视野展示关公文化及其当代意义。
广东
应时而作——中国传统时节绘画展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26日—2022年2月16日
此次画展致力于使观众在时节的绘画中品味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探究作品题材内容与寓意,探寻艺术与文化习俗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红楼梦》文化展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29日—2022年1月9日
通过126套古籍文本、58幅书法绘画、128件文物器具,全方位地为您展现封建末世的人物生活、社会百态,《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文化环境以及和广东的不解之缘。
不完美·加埃塔诺·佩谢
地点: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深圳)
展期:2021年10月1日—2022年2月27日
展览以跨越半个多世纪、近100件全手工制作的作品——涵盖坐椅、桌台、柜子、灯具、花瓶、产品设计、建筑模型、树脂画和装置等53件立体作品与38件平面手稿与摄影复刻版,将观者带入佩谢用浓烈的色彩、创新运用的粘性与弹性材料以及具象化的拟人造型揉炼而成的奇想世界。
湖南
吉光片羽——湖南考古出土陶瓷特展
地点:长沙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28日—2022年1月3日
展览依托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联合湖南省内11家文博单位,共展出展品420余件(套),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碎片来共同构成近两万年以来的湖南陶瓷史画卷。
重庆
百川汇流——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馆70周年书画精品展
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展期:2021年7月30日—12月31日
今年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建馆70周年。展览精选了70年来各种渠道来源的馆藏精品书画70余件/套,含南宋《杂景院画》、元《仙山楼阁图》以及唐寅《仿韩熙载夜宴图》等镇馆之宝。其中南宋《杂景院画》首次全貌展出。
四川
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地点:四川博物院
展期:2021年9月28日-2022年1月3日展览集结了10省48家文博单位,参展文物阵容强大,上起商代,下迄秦统一,以青铜器为主,包括金器、玉器、漆器在内共518 件(套)。其中,一级文物多达209件。展览以长江流域自上而下的三个主要青铜文化圈为结构主线,通盘将展览内容与长江水文、著名地理标志联系起来,巧妙地烘托出“山高水阔、长流天际”的长江豪迈和“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长江气质。
宁夏
我认出了世界——生于八、九十年代
地点:银川当代美术馆
展期:2021年9月25日-2022年1月9日“八零后”“九零后”,这批生于20世纪最后20年的人恰在世界史最重要的一个分水岭上,特殊性与生俱来,他们为中国艺术会带来什么? 又有着什么样的艺术面貌?展览邀请了目前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创作领域的21位艺术家,展出包括绘画、摄影、影像、装置、雕塑等传统艺术样式以及生物艺术、交互艺术等新媒介或无法被归类的新艺术实验作品37件/组。
台北
溥心畬书画特展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展期:2021年10月起展览分为“古今连线”、“西山逸墨”、“丹青志异”、“宝岛采风”、“溥儒用印”等五个单元,呈现溥心畬画作、自用印及相关艺术家作品近百件,呈现溥心畬的艺术特色与创作理念。
海外
美国
大纽约
地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PS1
展期:持续至2022年4月18日展览以47位/组艺术家的作品,展现他们在这座城市中感到的归属或疏离,并透过他们的不同视角记录城市所经历的诸多变化,时间与空间、地理与历史的相连。
重复使用、再生、回收:中国近代建筑展
地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展期:2021年9月16日—2022年7月4日展览通过包括模型、图纸、照片、视频以及近期收藏的约160件中国当代建筑作品的实体模型。呈现当今中国建筑的意义,并且探索现代建筑如何扎根于中国文化。
提香:女性,神话和力量
地点:波士顿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
展期:2021年8月12日—2022年1月2日展览聚焦于包括《掠夺欧罗巴》在内的6幅“诗歌绘画”系列作品。这一作于1551年至1562年间的系列基于奥维德《变形记》中的叙事,由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委任提香创作,意在表现他身为“世界征服者”的形象。而从当下的视角来看,作品中的暴力、尤其是针对女性的暴力引发了伦理道德的质疑。
挪威
爱德华·蒙克:在时钟与床之间
地点:挪威蒙克博物馆
展期:2021年10月22日起一座垂直建成的蒙克博物馆将在挪威的奥斯陆海滨对外开放,它将成为全球范围内,收藏爱德华·蒙克作品规模最大的博物馆。目前所有收藏品已搬迁完毕,新展览“爱德华·蒙克:在时钟与床之间”正在设计布展中。藏品包括42000多件艺术品和物品,开幕后将展出220多件蒙克作品。
英国
罗塞蒂的肖像
地点:霍尔本博物馆
展期:持续至2022年1月9日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可能不是“拉斐尔前派”中最有才华的成员,但他也许是其中最浪漫的人。在展览“罗塞蒂的肖像”展中,可以看到多件作品中模特摆出了与自身生活相似的文学人物的姿态。这种艺术与生活、人物与模特、主题绘画与肖像画的纠缠,突出了罗塞蒂作品背后的多重意义,也让公众看到了他绘画艺术范畴之外的影响力。
普桑和舞蹈
地点:英国国家美术馆
展期:2021年10月9日—2022年1月2日展览讲述了普桑在罗马度过的首个十年,当时的罗马还是一座纵情声色的城市。普桑的固有印象被颠覆,欢乐和调皮、美酒和女人充满了画面,展览把他塑造成卡拉瓦乔的法国表亲,也是雷诺阿笔下舞会的先驱。
北斋:《万物绘本大全》
地点:大英博物馆
展期:2021年9月30日—2022年1月30日葛饰北斋是19世纪日本最重要的画家与版画家之一,他曾为《万物绘本大全》绘制了103幅画稿,然而绘本终究没有出版,这些未出版的画稿反而得以长久存世,变成供人观赏的艺术品。
康斯太勃尔晚年作品展
地点: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
展期:2021年10月30日—2022年2月13日展览从康斯太勃尔对云的研究开始,呈现康斯太勃尔艺术生涯末期的艺术作品,涵盖油画、水彩、素描、版画等,以此呈现他晚年的绘画风格。
2021年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夏季展
地点: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
展期:持续至2022年1月2日展览展出1382件作品,从历史和当代双重角度再看殖民文化,非裔英国策展人因卡·修尼巴尔以“玩笑”式的方式,对于传统以及学院与殖民史的交织发出了挑战,用最温和的炸药炸掉根深蒂固的不平等。”
弗兰斯·哈尔斯:男性肖像画作展
地点:伦敦华莱士收藏馆
展期:持续至2022年1月30日弗兰斯·哈尔斯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也是17世纪荷兰杰出的肖像画家。展览呈现哈尔斯笔下的男性肖像画作,包括代表作《微笑的骑士》。哈尔斯用印象派所钦佩的笔触传达出一种活力,同时,他也成功捕捉了模特的瞬间姿态。
法国
蓬皮杜:现当代馆藏展
地点:蓬皮杜艺术中心
展期:2021年8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展览以时间为序,探究20世纪以来艺术的百年发展,通过标志性的作品,领略艺术创作的关键时刻。
德国
维米尔:镜像
地点: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
展期:2021年9月10日—2022年1月2日展览以维米尔《窗边读信的女孩》的修复研究为线索,展出与之相关的《读信的蓝衣女子》、《站在维金纳琴前的女子》等作品,同时展出的还有彼得·德·霍赫等17世纪下半叶的荷兰风俗画作品,以及版画、雕塑和历史家具,以此揭示维米尔所处的艺术环境,以及艺术家之间的传承影响。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张亮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