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被大幅推高,众多国际能源公司因此赚得盆满钵满。最新财报显示,全球五大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壳牌、道达尔和英国石油公司今年二季度的利润总和达到约5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00亿元),创下历史纪录。

壳牌公司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二季度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14.7亿美元,超过了此前分析师平均估计的112.2亿美元,并且高于今年一季度的91.3亿美元的净利润。这使得壳牌不但在第二季度打破了公司的净利润纪录,并且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创造了打破纪录的利润,趋势非常强劲。

石油化工未来发展趋势(五大石油巨头利润创纪录)(1)

除了壳牌之外,其他几个能源巨头的财报成绩单也非常亮眼,而分析师在接受CNBC采访时认为,这样的趋势还会在今年下半年持续。

分析报道认为,全球油气产业的自由现金流,也就是企业产生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要之后剩余的现金流量,将在今年年底达到8340亿美元的规模,比去年增长了70%之多。

石油化工未来发展趋势(五大石油巨头利润创纪录)(2)

这将使得全球能源巨头们大幅度削减负债规模,同时宣布大规模股票回购计划,进一步利好股价的展望。业内人士将第二季度称为行业井喷时刻,路透社更将能源巨头们称为“现金机器”。然而,行业中也有人发出了警告的声音。

首先是全球经济衰退的不确定性。美国第二季度GDP环比下降0.9%,在理论上陷入技术性衰退。如果全球经济步入衰退,那么能源面临着需求下调,对石油公司来说将是一个打击。此外,石油巨头们目前还面临来自外界舆论压力和政府的潜在税务。

英国在5月宣布对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征收25%的暴利税。此外,保加利亚、意大利、匈牙利等国家都对能源行业征收了暴利税。在美国,国会中已经有议员提出草案,希望对年营收超过10亿美元的油气公司的高盈利加征21%的税率,目前草案并未通过,但也不排除接下来的政策变化。

50多家化工上市公司预喜!赛道是关键

近日,中国石油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265亿元-320亿元,同比增长50%-60%。中石油表示,将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作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加快新能源业务发展,到2025年新能源开发利用总量达到2350万吨标煤,产能占比达到7%。

而在此前,“三桶油”之一的中海油也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2022年中期预计归母净利润为705亿元至7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72亿元至392亿元,同比增加112%到118%。相较于全线崩盘且赔的血亏的石油化工企业而言,油企的业绩暴红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但在上半年结束且大家都在做业绩盘点之时,与众不同逆势而上的企业却并不是个例,且这些业绩预喜几近翻倍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与“万亿赛道”搭上了边。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A股市场共有1766家上市公司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745家业绩预喜,占比约42.19%。净利润下限超过1亿元的上市公司有549家,超过5亿元的上市公司有210家,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120家,超过50亿元的上市公司有21家,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远海控、中国神华、贵州茅台、陕西煤业等11家上市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限超过100亿元。

分行业来看,业绩预告预喜率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煤炭(82%)、有色金属(76%)、基础化工(63%)、家用电器(63%)、石油石化(63%),机械设备、电子、新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等行业表现突出,业绩持续高增长。化工行业50多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增,覆盖了农化、磷化等多个细分领域。

部分化工上市公司将业绩翻番归功于主要业务的产销两旺,深挖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可知,盈利的企业多集中在光伏、新能源以及衍生产品的产业链,也就是“碳中和”万亿赛道中的多个细分领域。从一级行业绝对增速来看,光伏、新能源汽车、特高压、医药医疗和储能景气度靠前,新兴产业链呈现出“强者恒强”的特性。得益于行业持续的高景气度,光伏及新能源产业链上中下游相关企业业绩均表现抢眼。

工信部日前发布的光伏产业运行数据显示,多晶硅环节,上半年全国产量约36.5万吨,同比增长53.4%;硅片环节,上半年全国产量约152.8GW,同比增长45.5%;电池环节,上半年全国晶硅电池产量约135.5GW,同比增长46.6%;组件环节,上半年全国晶硅组件产量约123.6GW,同比增长54.1%。光伏产业链上的多家化工企业出现业绩同比增加的情况。

“硅料茅”通威股份预计2022年1-6月业绩预增,归属净利润约120亿元至125亿元,同比上升304.62%至321.48%,扣非净利润约120亿元至125亿元,同比上升300.73%至317.42%。

三氯氢硅龙头三孚股份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600.00万元到42,5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4,814.49万元到27,714.49万元,同比增加167.83%到187.44%。

新能源汽车方面,6月份产销创历史新高,分别完成59万辆和59.6万辆,同比增长均达130%,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同比均增长达120%。同时从半年数据来看,2022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多家化工企业出现业绩同比增加的情况。

磷化工龙头川金诺2022年中报业绩预喜,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73亿元-2.13亿元,同比增长344%-447%;预计实现扣非归属净利润为1.7亿元-2.1亿元,同比增长357%-464%。

六氟磷酸锂龙头多氟多发布史上最强中期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15亿元,同比增长322.17%-387.12%。

万亿赛道持续火爆!产品最高上涨134%

无论是光伏还是新能源产量与的高速增长,都意味着相关企业的生意会被拉动,与此同时,产业链上的化工品也会出现供不应求的错配态势,产品报价水涨船高。

例如光伏产业链上的多晶硅、硅片、三氯氢硅、工业硅、氟化工等,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的锂矿、锂盐,中游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氢氧化锂、碳酸锂等,包括这些产品衍生产业链方面的石化、煤化等大宗化工原料等,在上半年均出现了大比例的增长。其中丁二烯、氢氧化锂等价格翻倍,氢氧化锂吨价上涨超25万,碳酸锂吨价上涨近20万,这也与上市公司业绩预喜形成了完美呼应。

丁二烯6月底报价10446.67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5995.24元/吨,涨幅134.68%;

氢氧化锂6月底报价473333.34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256666.67元/吨,涨幅118.46%;

硫磺6月底报价3653.33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1626.66元/吨,涨幅80.26%;

碳酸锂6月底报价459000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193000元/吨,涨幅72.56%;

甲苯6月底报价8920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3339.6元/吨,涨幅59.85%;

三氯氢硅6月底报价27000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10020元/吨,涨幅59.01%;

磷矿石6月底报价1066.67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376.67元/吨,涨幅54.59%;

磷酸一铵6月底报价4666.67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1583.34元/吨,涨幅51.35%;

PX6月底报价10000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3300元/吨,涨幅49.25%;

磷酸铁锂6月底报价155000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50000元/吨,涨幅47.62%;

混二甲苯6月底报价8470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2610元/吨,涨幅44.54%;

粗苯6月底报价7805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2208元/吨,涨幅39.45%;

片碱6月底报价4866.67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1366.67元/吨,涨幅39.05%;

加氢苯6月底报价9550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2575元/吨,涨幅36.92%;

多晶硅6月底报价239333.33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63333.33元/吨,涨幅35.98%;

硫酸钾6月底报价5566.67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1433.34元/吨,涨幅34.68%;

纯苯6月底报价9525.5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2295.5元/吨,涨幅31.75%;

氯化钾(进口)6月底报价5483.33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1316.66元/吨,涨幅31.60%;

硝酸6月底报价2950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700元/吨,涨幅31.11%;

硝酸钾6月底报价7637.5元/吨,较年初价格上涨1804.17元/吨,涨幅30.93%。

2022年上半年化工品涨多跌少,新能源及石化行业上游产品价格领涨,叠加需求端的供不应求等因素,共同推动了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飙升。但下半年需求惨淡却成了主旋律,多个行业订单荒和跌价的惨状就在眼前。要想看出谁的竞争力更强,更能在波谲云诡的市场中逆流而上,就要看下半年各企业的业绩数据了。

来源:央视财经、全球化工、化工707、兴园化工园区研究院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