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刀杀人”可以说是36计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计。利用好“借刀杀人”,就好比找到一种治病的方子,不伤自身,过程不痛苦,效果好,还可以去病根。但是每个人遇到的事都不一样,怎么才能将“借刀杀人”这一计策,理解透彻,用得到位呢?这方面我国古人就很厉害,比如朱元璋。

古人的三十六计(国学经典三十六计之第三计)(1)

朱元璋出身于亳州郭子兴的起义军,起初,投靠了郭子兴,郭子兴死后,红巾军队伍的指挥权并未直接传给朱元璋,而是传给了他的二儿子郭天叙,并由其小舅子张天佑辅佐。看得出来,郭子兴并不信任朱元璋,生怕朱元璋得势后翻脸不认人。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和小舅子能够压制住朱元璋了。

郭天叙并没有带兵打仗的能力,名义上郭天叙是主公,其实军队都听朱元璋的。朱元璋正因为没有得到大权而生气,此时韩林儿建立了韩宋政权,命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从那以后,郭天叙和张天佑就成了朱元璋的眼中钉。但是,朱元璋又不能明面内讧,把这俩人干倒,虽然他有这实力,于是朱元璋就导演了一场“借刀杀人”,一石三鸟的好戏。

古人的三十六计(国学经典三十六计之第三计)(2)

当时朱元璋占领了安徽太平,有一个叫陈野先的人来凑热闹。他带领着一伙起义军,其实跟土匪差不多,想趁着元军和朱元璋交战的时候趁火打劫。朱元璋哪是好欺负的,马上把陈野先这伙人给灭了并收服了陈野先,但陈野先这个人,有能力且非常狡猾,他表面上臣服于朱元璋,其实首鼠两端,一边听你朱元璋的,一边在琢磨投降元朝。所以朱元璋后来派他协助张天佑攻打吉庆的时候,这个陈野先就告诉自己人,先别打,看他们打,打赢了一块领功,打输了就投降元朝,等日后强大了,回过头再对付朱元璋。

结果打了个大败仗。这时很多人就把陈野先不动兵这事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呢,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拿这当回事,而是对陈野先说,人各有志,如果你不愿意为我服务,那就随你便,我也不会为难你。陈野先一听,更觉得可以肆无忌惮;而朱元璋早知道陈野先心怀鬼胎,但朱元璋想利用陈野先除掉张天佑和郭天叙。所以在张天佑跟郭天叙再次攻打吉庆的时候,陈野先又跟着一块儿去了。

古人的三十六计(国学经典三十六计之第三计)(3)

张天佑跟郭天旭打的是东门,陈野先打的是南门,果不其然,陈野先根本没有攻打敌军,而是与敌兵联合抵抗郭天旭和张天佑的军队。结果张天佑、郭天旭被蒙在鼓里,连攻击几次都没有结果。这时陈宇轩提议犒劳将士,鼓鼓士气,请张天佑、郭天叙到自己营中喝酒,朱元璋也接受了邀请。朱元璋知道这是场鸿门宴,所以找个借口就推脱了。不知情的张天佑跟郭天叙高高兴兴去赴宴,刚一进门就被陈野先拿下。张天佑当场被杀,郭天叙被押到了吉庆,由元军给处死了。

朱元璋利用陈野先毫无痕迹地除掉眼中钉,张郭两人死之后,其手下兵马全转到朱元璋手下,朱元璋顺理成章地当上了起义军的最高领导,最终建立大明王朝。

古人的三十六计(国学经典三十六计之第三计)(4)

当然我们很多人,都不愿意作为“借刀杀人”的牺牲者出现,那么我们怎样防范被“借刀杀人”利用呢?首先你得看自己处在哪个位置上,如果在“敌”的位置,有人要算计你,你就得好好保护自个;如果在“友”的位置,就得琢磨别被别人利用,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别被人忽悠了。当有人要用“借刀杀人”这招对付你的时候,无论是敌是友,你得先学会自我保护,也是以防范为主,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