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社会,最大的特点是人员流动性强,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是规则,而不再是人情,因此也就导致人与人之间人情淡薄,除非彼此之间有很强的业务往来,否则即使是发小,一年也不见得会有一次联系……

熟人社会,每个人的脾气秉性,大家都基本熟悉了解,每个人为人处事的风格,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过交集,在此种情形之下,人与人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密集的关系网,因而不仅谁都不敢轻易破坏其在这个关系网中的形象,而且会特别珍视其在这个关系网的形象,更多时候还会想方设法树立、保持其良好的社会形象……

在陌生人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很难产生信用背书,而在熟人社会,信用背书会遍及每个人生活的角角落落,会形成一套天然的价值评判标准,使得每个人无意识的会去遵守,形成其行为准则。

信用背书,在某些时候是最佳的评价标准,因为其可以进行最直观的判断,节约鉴别成本;信用背书,在某些时候,则有其最不靠谱的一面,那就是会有“多数人暴政”,甚至“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的弊端……

如果说信用背书有时是对一个人“言行一致”最好的诠释,那么信用背书有时也是对一个人“人言可畏”集约化情形之下最“卑劣”的鞭挞——阮玲玉便是最好的例证!

现实中,“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是大家默认的处世规则,但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约定俗成”,使得“信用背书”具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就是裁判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而人民群众未必为人民,更多时候可能就是为了自己,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这个利益的表现形式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可能是利己损人的,也可能是不利己也损人的……

信用背书利与弊大抵如此,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好信用背书,如何让信用背书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最终也许还是应该用规则说话,用数据说话,那就是将信用背书置于一定的规则中,数据中,让每份信用背书都可以有据可查,而不是单纯的“人云亦云”!

自然人公共信用报告是征信报告吗 自然人的信用背书(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