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又悄咪咪地出现啦!今天要说的这个爱情故事,是我们父母辈60、70年代人都熟知的一个故事,出自1982年上映的《少林寺》,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故事。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跳,羊儿跑,举起鞭儿轻轻摇,小曲满山飘,满山飘……”是妈妈嘴里一直哼着的歌曲,后来才知道是《牧羊曲》。妈妈说,每当《牧羊曲》在心中回响,就会想起少林寺里那个美丽纯洁的牧羊姑娘!妈妈还说,1982年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是真正的万人空巷,那个时候的1毛钱的票价,竟然取得了1.36亿的票房。妈妈说那个时候她18岁,交通不方便要走很远的路才可以去看,而且还是那种露天的拉布的,没地方坐,也没地方站,人挤人,但是每个人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几乎每个人都记住了少林寺,记住了李连杰,记住了牧羊姑娘,记住了李世民,记住了大反派。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1)

我只记得那个时候中央电视台8套,有一个午夜档的时间,总是会放哪些老电影。妈妈带着我看过好几次,但是每次我都是中途就睡着了。

那个时候太小,对于妈妈说的,觉远和白无瑕的爱情故事也是懵懂无知,故事主线也记得不是太清晰了,印象里只记得那个清秀帅气的觉远和娇俏可爱的白无瑕。

多年后的现在再去看这部老电影《少林寺》,对这个故事才有了比较清晰的脉络,对觉远与牧羊女的爱情故事有了一番新认识和感受。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2)

《少林寺》故事上,在现在看来,并不出奇,是少林群僧救唐王李世民的故事,中间有老和尚牺牲,小和尚成长,然后就是中间穿插的觉远与牧羊姑娘的一段纯真凄美的爱情,但是这段爱情最终是被放弃的。

隋唐年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争为霸主,天下大乱。隋朝叛将王世充拥兵东都,建国号为“郑”。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施行暴政,民不聊生。在一次王仁则与其手下肆意挥鞭抽打被抓的壮丁时,小虎的父亲“神腿张”抗暴助义,被郑王侄子王仁则残暴杀害。小虎(也就是后来的觉远)逃至少林寺,被牧羊女的父亲少林寺武僧昙宗师傅所救,小虎在少林寺疗伤的时候,无意发现昙宗带领棍僧在禁苑练武,各怀绝技,心喜复仇有望,于是恳请昙宗收之为徒,落发为沙弥,法号觉远。

在这期间,他邂逅一武功不凡的少女白无瑕,他俩从觉远吃了白无瑕的狗开始产生误会,到后面两个人的相识相知,再到最后,觉远为了继承师傅遗志不得不皈依佛门。在影片里有4个桥段,应该是他们俩感情升华的关键。

觉远杀了牧羊女的狗

第一个桥段:觉远躲在墙头偷学功夫,却被白无瑕的牧羊犬搅黄,本来只想教训一下牧羊犬,却无意间杀了它,埋它的时候又觉得可惜,于是吃了它。两人因此结怨。这个桥段还出现了经典画面: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3)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4)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5)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6)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7)

觉远救下牧羊女

第二个桥段:王仁则的侍卫长看见牧羊女白无瑕,垂涎白的年轻美貌,便强行抢她回府,酒后欲施暴,刚好被只身前来复仇的觉远发现,觉远救下白无瑕,却因武功欠佳,被王仁则刺伤。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8)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9)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10)

在河边,牧羊女给觉远清洗伤口的时候,俩人的互相致谢,还有后续两人的对话,应该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得到了缓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觉远:白姑娘,你不记恨我了?

白无瑕:记恨什么?

觉远:我还欠你一条狗命呢?

白无瑕:一条狗命,还一条人命,我可占大便宜了。

最后两人相视而笑。

觉远和白无瑕假扮夫妻

第三个桥段: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途中被賊兵追杀,被觉远和白无瑕所救,为送李世民渡过黄河,觉远和白无瑕假扮夫妻。成功以后,白无瑕为觉远揭头套的时候,觉远说白无瑕是个小媳妇。这时,二人含蓄美好而纯真的感情,日渐升华。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11)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12)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13)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14)

觉远受戒为僧

第四个桥段:就在我们以为他们俩这段感情可以有一个幸福结局的时候,来了一个大转折。在觉远成功送走李世民以后,王仁则诬陷少林寺内有人通敌谋反,准备灭掉少林,众僧浴血奋战,昙宗战死。虽然后面觉远手刃了王仁则为死去的父亲报了仇,也为少林寺死去的师傅,师兄弟们报了仇。但是,觉远为继承昙宗遗志,决定受戒为僧。少林寺宝殿上,觉远跪着正式剃度受戒。

老和尚问曰:“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觉远答曰:“能持”

问曰:“尽形寿,不偷盗,汝今能持否?”

觉远答曰:“能持”

当问到第三戒“尽形寿,不淫欲,汝今能持否?”时,觉远犹豫了,并且看向了自己手心的吊坠(白无瑕给的),想起了当时在师傅坟前发的誓。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15)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16)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17)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18)

镜头转向寺前柱子后面的牧羊女白无瑕,哀怨深情的眼中泪水盈盈欲滴,冲着回头望她的李觉远拼命摇头。取舍刹那间,那一望,望断时空。这时候老和尚又再次问了一遍:“尽形寿,不淫欲,汝今能持否?”,就在我们觉得觉远会回答:“否”的时候,觉远却在她殷切的期盼中低下了头,回答:“能持”。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19)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20)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21)

少林寺小和尚天姿(重温少林寺小和尚觉远与牧羊姑娘的爱情故事)(22)

意难平

一开始,我看最后这一幕的时候,有点不能理解觉远的选择。他成为和尚,是家人被杀,自己被仇人追杀逃命,被和尚搭救,后来剃度受戒,也是为了习武报仇。受了戒,也没有很在意自己的和尚身份,还是吃狗,不忘仇恨。由此可见,觉远自己并没有要成为和尚的愿望,那为什么最后却选择重新受戒?在那么多人牺牲之后,首恶已除,大仇既报,又跟李世民有过命的交情,还俗应该不是难事吧。加上白无瑕又是恩师的遗女,两个人又那么年少美好,爱情的种子已在二人中间萌芽,心意相属彼此了然,按理来说一切到了这里,只要再往前一步就可以圆满了。而且觉远分明留恋,却为什么选择逃避?两个人最后没有走在一起,觉得非常意难平。

但是后来我又想,少林寺和方丈、师傅、师兄弟们给了他重生的机会,寺庙因他受到损毁,不少僧人因他丢了性命,所以他才会立志报答师恩,重振少林,匡扶正义,为国为民。大概舍弃儿女情长,是为了更好的成就万古传颂的国之少林吧!又或者仅仅只是为了点题,因为影片的最后说了,唐太宗谕立僧兵,并立碑表彰众僧义勇,自此,少林习武风盛,名传四海,威震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