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1)

立 冬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十一月七日至八日之间交节。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如约而至,没有晚也没有早秋冬之交,迷离交错寒风乍起,恍惚之间才惊觉冬天来啦!!!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2)

立冬,古人这样说——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3)

立冬即事二首

之一

一一宋· 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4)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一一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5)

立冬

一一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6)

早冬

一一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秋未了,冬伊始

寒露渐滴化浮云

立冬有三候

一候 水始冰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7)

立冬之日“水始冰”,冰寒于水,所以是水与冻的结合,冬寒水结,是为伏阴。孟冬始冰,仲冬冰壮,季冬冰盛。

二候 地始冻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8)

地始冻:立冬后五日“地始冻”,冰壮曰“冻”,地冻为凝结,“蔼蔼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三候 雉入大水为蜃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9)

雉入大水为蜃:再五日“雉入大水为蜃”,与“雀入大水为蛤”对应,蜃是大蛤,古人认为,海市蜃楼便是蜃吐气而成。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10)

立冬还是个进补的节气,古有“立冬进补,补嘴空”的谚语。饺子谐音“交子”,立冬又是秋冬之交,所以这立冬的饺子不能不吃。

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

老话说道,秋收冬藏

烤着暖气加刷剧,躲在被窝打游戏

是不是小“火”伴们憧憬的生活呢

可是,冬天到了

作为军人

清早起床,告别温暖的被窝

一天的训练就开始了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11)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12)

雪冷血热,激情四射

在寒潮袭来之前

官兵们磨意志、拼耐力、练技能

始终热血沸腾

始终顽强不屈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13)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14)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在与寒风的对抗中

他们砥砺意志军魂

始终勇往直前

这是火箭军战士的担当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15)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16)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没有拉练的冬天是不完整的

迎着初升的朝阳

踏步前行在拉练的路上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17)

夏日已过秋已来(秋未尽冬已来)(18)

立冬到了,初雪已降

寒风不会为谁变得温柔

黑夜不会为谁变得明媚

可是

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中国军人

即使身处寒冬,心也温暖如春

温馨小贴士:记得加衣服,莫贪凉,防感冒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