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来源

老人输脂肪乳后加速死亡(脂肪乳输注注意事项)(1)

实习护士小Z轮转到我科,一天15床奶奶脑梗塞吞咽障碍,为了补充营养医嘱给与20%的脂肪乳、18种氨基酸静脉滴注,为减轻氨基酸高渗作用对血管的刺激,我使用串联的方式将脂肪乳与氨基酸同时输注。这时,小Z悄悄问我:脂肪乳同其他药物混合不是容易出现破乳的吗?于是我把关于脂肪乳的使用整理了一下,共同学习。

一、脂肪乳可以经外周输注吗?

可以,脂肪乳是以植物油、磷脂乳化剂、等渗剂和注射用水制成的稳定的水包油型的乳剂,渗透压为290-380mmol/L ,无刺激血管内膜的作用,可经外周静脉输注。

二、能否同氨基酸同用?

能,氨基酸的渗透压为630-770 mmol/L,属于高渗剂,而脂肪乳的渗透压为290-380mmol/L,两种合用可以降低氨基酸对血管的刺激性。

老人输脂肪乳后加速死亡(脂肪乳输注注意事项)(2)

三、脂肪乳剂中能否加入电解质?

1.脂肪乳剂中能否直接加入电解质混合滴注?

脂肪乳剂是油相、水相、乳化剂组成的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可能发生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裂,直接加入电解质可能破坏乳化膜、增加乳剂的不稳定性。故单瓶脂肪乳剂中不宜加入电解质溶液,因为加入的电解质会破坏乳滴表面的负电荷保护层影响脂肪颗粒的稳定性,导致颗粒融合,粒径增大,出现油水分离而不能使用。脂肪乳说明书中也提到不可将电解质直接加到脂肪乳剂中。(如下图)

老人输脂肪乳后加速死亡(脂肪乳输注注意事项)(3)

2.脂肪乳剂与电解质为何在全肠外营养液中可以混合呢?

全肠外营养液的配制需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配制时有严格的配制顺序如先将微量元素、电解质加入氨基酸溶液中溶解或稀释,磷酸盐加入葡萄糖溶液中 (因钙剂和磷酸盐形成CaHPO4沉淀,故磷酸盐和钙剂稀释于不同的溶液中)溶解或稀释,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混合后加入脂防乳剂中,然后将氨基酸溶液和葡萄糖溶液混合与软袋中,最后在软袋中加入脂防乳剂混合。

四、静脉滴注脂肪乳剂时的滴速是如何要求的?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脂肪乳说明书中规定:10%、20%脂肪乳注射液500ml的输注时间不少于5小时;30%脂肪乳注射液250ml的输注时间不少于4小时。新生儿和婴儿:10%、20%脂肪乳注射液每天使用剂量为0.5~4g(甘油三酯)/kg,输注速度不超过0.17g/(kg·小时)。每天最大用量不应超过4g/kg。

五、脂肪乳剂需要选择什么样的输液器?

应使用非PVC大于0.2um的精密输液器。

一次性普通聚氯乙烯(PVC)输液器不宜用于输注脂肪乳等脂溶性液体,原因是脂溶性药物会增加普通输液器中增塑剂DEHP的溶出。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1年3月24日发布的《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中规定:新生儿、青春期前的男性、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不宜使用PVC输液器,输注脂肪乳等脂溶性液体和药物时不宜使用PVC材质输液器,应使用非PVC材质输液器(超低密度及TPE)进行输注。

未经加药的脂肪乳剂中乳滴粒径大小均匀一致,都在0.2um左右,极少见到1~lOum的乳滴。故脂肪乳注射液不能使用孔径为0.2um的精密输液器,因为脂肪乳微粒不能通过这些过滤器。

老人输脂肪乳后加速死亡(脂肪乳输注注意事项)(4)

六、脂肪乳保存及输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避光储存,25摄氏度以下,不得冷冻。

2、严重急性肝损害及严重代谢紊乱特别是脂肪代谢紊乱脂质肾病,严重高脂血症、胰腺炎、胆囊炎病人禁用。

3、使用前,注意检查是否有变色、沉淀、悬浮物、分层等,若有以上情况禁止使用。

4、使用时,不可将电解质溶液直接加入脂肪乳剂,以防乳剂破坏,而使凝聚脂肪进入血液。

5、开启后应一人单次使用,剩余弃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