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秋风吹得庄稼叶子“哗啦哗啦”作响,眼瞅着吹熟了玉米,豆子也高兴地笑开了嘴,红高粱像喝醉了酒一样红了脸。

秋收,对于庄户人来说,是一个繁忙的季节。俗话说:“三夏不如一秋忙。”各种庄稼的成熟度不同,要按先后顺序来收获。在这个季节,既要抢收庄稼,还要抢耕抢种冬小麦,否则误了播种,会直接影响来年小麦的产量。

庄户人家,每年都会种点杂粮,这些农作物各有各的用途。

比如高粱,比较常见的就是普通的食用高粱、糖用高粱,也有比较矮小的杂交高梁,还有一种俗称“黏秫秫”的高粱。

这种名叫“黏秫秫”的高粱,它与普通高粱的最大区别是株高、秆细、头顶上的梃杆子长,穗头分散向下垂,籽粒很秕,不够饱满。但这种高粱米做出来的稀饭很粘稠,是做稀饭的好食材。

现如今,只有一些老年人还比较喜欢种这个品种的高粱,种的也不是很多,原因是它的产量不高,头重脚轻还容易倒扶。主要是用它的梃杆子来做盖件等日常用品。

大哥喜欢种“黏秫秫”,每年都会种上几分地或套种到玉米地里。到了收获的季节,他就推着小车到地里,先将整株高粱割倒,然后,根据制作物品的长短或梃杆子的长短,连高粱穗子一起扦下来,一把把地捆在一起,放到小车上推回家。

回到家里再次选择,梃子长的就将高粱穗扦下来,保住梃子的完整性,并扒掉外面的秫秸叶皮,留着穿盖件用。稍微短一点的,就保留高粱穗子,然后用锄头反过来放在地上,用锄刃刮去高粱米,留着做笤帚用。到了农闲时节,大嫂就用高粱梃子穿盖件,大哥则用高粱穗来制作炊帚和笤帚,亲戚朋友都会分到几把,我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家里的炊帚和笤帚基本不用买。

大嫂用长梃子穿出的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盖件、有小箢子、还有六角或八角镶边的盖件,既好看又实用。

现在用的锅,基本上都是钢精锅或高压锅,用梃子制作的锅盖已经用不上了。但盛粮食的大瓮,还是要用的,用长梃子穿个大的盖件盖在大翁上,既方便又实用。也有把盖件拿到集上去换钱的,人们图个新鲜或怀旧或用来盛水饺等,都会去买上一个,这也是特色农业中的一条致富路。

剩余的秫秸,还可编成小箔,来做个盛玉米或地瓜干的小囤,或盖个饭棚等都能用得上。

脱了皮的高粱米,营养价值丰富,做出来的饭芳香扑鼻。剩余的高粱,会有人收购去做高粱酒。高粱酒也成为家乡的一大特色,很多人慕名而来买纯粮食酒。

“黏秫秫”真是浑身都是宝啊!

2021年9月27日

秫黍冥冥十数家 翟所祥黏秫秫(1)

翟所祥,男,汉族,1963年4月出生于淄川太和镇南下册村,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为淄川区烟草专卖局职工。自2015年以来先后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80余篇。

壹点号 柳泉金融文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秫黍冥冥十数家 翟所祥黏秫秫(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