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还没有纸张的时候,大家需要记录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将其画在石壁上,或者刻在甲骨上,或者竹简上,但是这些东西携带都十分不方便,再到后来终于有人发明出了纸张,从此以后人们的生活就更加便利了,需要记录什么也十分方便,可以随身携带。
在京城当官的蔡伦,当时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非常聪明,很会动脑子,经常和工匠们一起研究制作工艺,每次看到人们记录东西的简牍如此笨重,不轻巧,他琢磨着要制作出一种轻便易用的书写材料,来取代笨重的简牍。
对于新的书写材料,蔡伦第一个看中的就是一定要轻。因此用竹、木制成的简牍首先被排除在外,而丝帛倒是符合的,可惜原材料稀少。于是,蔡伦开始分析他的工艺,发现它是由纤细的短纤维互相粘成的。于是,他把新材料定位在结构与丝帛相似、取材容易、价格低廉,从此时时处处留意着、寻觅着这种新材料。
有一天蔡伦同朋友出游,这是一个十分幽静的山谷,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溪边垂柳依依,景色宜人。小太监们一路打打闹闹,嘻嘻哈哈,十分快活,惟独蔡伦心事重重,东张西望。忽然,他两眼一亮,快步走到溪边,蹲着不动了。小太监们觉得非常奇怪,都围拢过来。只见蔡伦手里捧着湿湿的、破破烂烂的、像棉絮一样薄薄的东西发呆。一个小太监忍不住说: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原来是这破玩意儿!快扔了吧!蔡伦却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仍然痴痴地捧着。那个小太监一个箭步走上去,抓起那棉絮一样的东西就要往水里扔。蔡伦猛然醒了过来,紧紧抓着不放,嘴里喃喃地说:找到了,找到了!小太监们都糊涂了,这蔡伦莫不是疯了、傻了,怎么把这破烂玩意儿当宝贝似的?蔡伦双手捧着,三步并作两步,问河边的农夫:老人家,这东西是怎么形成的?农夫笑着回答说:这个呀,是漂在河里的树皮、烂麻、破渔网什么的,它们被水冲呀、泡呀,又被太阳晒,时间长了就成了这模样,到处都是呢!蔡伦抬头看着满山遍野的绿树,不由眉开眼笑。
回到宫里后,蔡伦马上投入了紧张的试验和制作中,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最后终于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从此,中国的造纸技术进入了先进的行列,人们为了纪念蔡伦,就把用这种造纸工艺造出来的纸称为蔡侯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