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金庸老爷子去世的消息,让许多人感慨不已。作为一代武侠泰斗,金庸的小说被反复翻拍,频繁的出现于银幕之上。《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等作品,更是承载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的武侠记忆。在电影银幕之上,徐克、张彻、楚原等武侠片名导,都对金庸的小说进行过影视化拍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八位名导镜头之下的金庸武侠世界。

从徐克出发揭秘武侠电影衰落史(八位名导打造的金庸武侠片)(1)

1、金庸武侠片时代的奠基之作——李化的《神雕侠侣》

1955年,金庸推出了自己的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并获得了读者的一片好评。随后的《碧血剑》、《射雕英雄传》,更是让金庸在文坛名声大振。1958年“峨眉电影”的胡鹏、李晨风两位导演,率先将金庸的小说搬上电影银幕,分别打造了《射雕英雄传》、《碧血剑》两部电影。

因为小说故事过长,电影剧情中进行了大幅的删减,这让《射雕英雄传》、《碧血剑》在上映后,遭到了不少原著党的争议。1960年,李化导演在“峨眉电影”的支持下,开始对金庸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进行影视化翻拍。独具慧眼的李导,看中了年轻时的谢贤、南红,让两人出演了杨过、小龙女的角色。而“四部曲”的拍摄方式,更是有效的解决了剧情长度的问题。

李化版的《神雕侠侣》上映后,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随后他又对《鸳鸯刀》、《雪山飞狐》等作品进行了影视化改编,这些作品上映后,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金庸小说的武侠片时代,也由此拉开序幕。

从徐克出发揭秘武侠电影衰落史(八位名导打造的金庸武侠片)(2)

2、“重男轻女”的武侠世界——张彻的“神雕”情节

1964年,经典武侠电影《如来神掌》横空出世,在这部电影的席卷之下,各类跟风的作品层出不穷。金庸小说的影视化也陷入了一段时期的沉寂。1967年,张彻在邵氏的支持下,拍摄了电影《独臂刀》。

《独臂刀》的故事对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进行了大量借鉴,片中的“独臂刀”方刚,原型便是“神雕”里断臂的杨过。在《独臂刀》中,张彻对传统武侠片的拍摄进行了许多颠覆,影片对人物造型、打斗设计、服装道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独臂刀》上映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六十年代的经济条件下,该片成为了华语影视上首部票房突破百万的电影。

从徐克出发揭秘武侠电影衰落史(八位名导打造的金庸武侠片)(3)

《独臂刀》之后,张彻在1982年对《神雕侠侣》也进行了翻拍。然而,一直都喜欢在影片中体现阳刚之美的张彻,在《神雕侠侣》的拍摄中,删掉了“小龙女”的所有戏份。以至于82版的电影《神雕侠侣》里,只出现了杨过,而没有小龙女。“重男轻女”一直是张彻电影的一大特色,除了“神雕”,张彻对《射雕英雄传》、《碧血剑》、《侠客行》、《飞狐外传》也都进行了影视化拍摄,而片中女性角色的故事线,也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弱化、删减。

从徐克出发揭秘武侠电影衰落史(八位名导打造的金庸武侠片)(4)

狄龙、张彻

3、大江湖的勾心斗角——楚原的“书剑恩仇”

同为邵氏的武侠片名导,楚原凭借与古龙的无间合作,开创了独属于自己的“奇情武侠片”风格。然而除了对古龙的小说进行翻拍,楚原也影视化了不少金庸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书剑恩仇录》。

从徐克出发揭秘武侠电影衰落史(八位名导打造的金庸武侠片)(5)

楚原、徐克、叶倩文

早年与古龙合作的《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等作品中,楚原展现了自己对多人物故事的节奏驾驭能力。面对《书剑恩仇录》这样一部故事曲折、人物繁多的作品,楚原自然也是驾轻就熟。唯美的布景设计,精彩的动作场景,在加上狄龙、白彪、罗烈等人的精彩演绎,让不少观众对这部1981版的《书剑恩仇录》印象深刻。

从徐克出发揭秘武侠电影衰落史(八位名导打造的金庸武侠片)(6)

4、香港武侠片的一座高山——胡金铨的《笑傲江湖》

早年的胡金铨,凭借《大醉侠》、《侠女》、《龙门客栈》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在香港影坛名噪一时。然而随着事业进入瓶颈,晚年的胡金铨也开始在武侠片银幕之上沉寂。1988年,徐克拿到了金庸小说《笑傲江湖》的拍摄版权,胡金铨在徐克的邀请之下,加盟了《笑傲江湖》的制作组,并担任了该片的总导演。徐克也以监制的身份,参与了影片的拍摄工作。

从徐克出发揭秘武侠电影衰落史(八位名导打造的金庸武侠片)(7)

胡金铨、徐克

同样都是武侠片名导,徐克、胡金铨对电影的认识却各有不同。在《笑傲江湖》拍摄期间,胡金铨希望以浪漫古朴的风格打造这部作品。而徐克则认为应该像《倩女幽魂》一样,用前卫的特效场景、凌厉的剪辑方式来表现这个故事。

两人的意见无法统一,让影片的拍摄陷入窘境。最终,胡金铨选择离开了《笑傲江湖》的制作组。而余下的导演工作,也由程小东、李惠民、徐克共同完成。虽然拍摄过程几经波折,但《笑傲江湖》上映之后,却获得了不错的评价。该片一直被誉为“新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90年代初香港影坛的武侠风潮,也因为该片拉开序幕。

从徐克出发揭秘武侠电影衰落史(八位名导打造的金庸武侠片)(8)

5、天马行空的武侠世界——徐克的“不败梦想”

《笑傲江湖》上映后,获得了一片好评。于是徐克决定以“三部曲”的形式,继续拍摄之后的故事。1992年,徐克与程小东共同打造了《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在《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中,徐克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对原著故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编。

意图谋反的日月神教,入侵中原的东瀛忍者,令狐冲、东方不败的情感纠葛,这些新奇的原创剧情刺激了不少观众的眼球。而程小东上天入地的打斗设计,林青霞、李连杰的出色演绎,也让影片获得了许多影迷的喜爱。

从徐克出发揭秘武侠电影衰落史(八位名导打造的金庸武侠片)(9)

在金庸的小说里,“东方不败”出场短暂,但徐克却对这个人物十分钟爱。在《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获得成功之后。徐克、程小东又拍摄了第三部《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在这部影片里,故事已经完全脱离了原著。东方不败大战雾忍雷藏、徒手接炮弹、能潜水的帆船等桥段也是雷倒了不少观众。在这部电影里,徐克将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但过于癫狂的想象,也让该片成为了“笑傲江湖三部曲”中最差的一部。

从徐克出发揭秘武侠电影衰落史(八位名导打造的金庸武侠片)(10)

6、嬉笑的金庸江湖——王晶的“鹿鼎情怀”与“屠龙残梦”

90年代初的香港影坛,无厘头喜剧与武侠片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1992年,王晶导演将金庸极具喜剧效果的《鹿鼎记》搬上了电影银幕。

从徐克出发揭秘武侠电影衰落史(八位名导打造的金庸武侠片)(11)

在《鹿鼎记》里,王晶发挥了自己对喜剧的独特驾驭能力,喜剧与武侠片结合的形式,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而周星驰、吴孟达、张敏、林青霞等实力派大咖的出演,加上程小东设计的打斗场景,也震撼了不少影迷的视觉神经。“鹿鼎记两部曲”上映后,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于是王晶决定将《倚天屠龙记》也搬上银幕。

从徐克出发揭秘武侠电影衰落史(八位名导打造的金庸武侠片)(12)

1993年,王晶策划拍摄了“倚天屠龙记两部曲”,并邀请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武侠小生李连杰,出演影片的男主角。《倚天屠龙记》的故事并不像《鹿鼎记》那样充满喜感,尽管王晶的改编为影片增加了不少趣味,但《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上映后还是遭到了观众的不少争议。惨淡的票房成绩,也让投资商放弃了对第二部《倚天屠龙记之阴阳圣火令》的拍摄,王晶的“倚天屠龙梦”也就此了断。

从徐克出发揭秘武侠电影衰落史(八位名导打造的金庸武侠片)(13)

7/8、另类的“射雕英雄传”——王家卫、刘镇伟镜头下的“五绝”

90年代初,武侠片在香港影坛风靡之际,刘镇伟、王家卫也对金庸的武侠作品进行了电影化拍摄。1992年,王家卫拿到了《射雕英雄传》的版权,并开始了电影剧本的创作、改编工作。然而,影片从1992年正式启动之后,就一直进展缓慢,钱花了不少,但电影却没有丝毫成效。

1993年年低,投资商看到影片没有起色,产生了撤资的想法。为了稳定局面,王家卫找来了好友刘镇伟帮忙。在刘镇伟的建议下,王家卫利用现有人马与现有故事,赶拍了一部喜剧武侠片《东成西就》。在这部影片里,刘镇伟担任导演,王家卫则担任了监制、编剧的工作。

《东成西就》对《射雕英雄传》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编,喜剧元素与武侠片的结合,让该片获得了不少好评。林青霞、张国荣、梁家辉、梁朝伟等一批大咖的精彩表演,也让许多影迷印象深刻。

从徐克出发揭秘武侠电影衰落史(八位名导打造的金庸武侠片)(14)

《东成西就》上映后的好评如潮,挽回了投资商的心愿,王家卫也在1994年完成了自己的文艺武侠片《东邪西毒》。其实《东成西就》里的故事,就是王家卫最初为《东邪西毒》设计的剧本雏形。在王家卫的最初预想中,刘嘉玲饰演的是周伯通,梁朝伟也是欧阳锋的第一人选,而张国荣则是东邪,梁家辉就是南帝。当时的剧组,还发布了几人的定妆照。

从徐克出发揭秘武侠电影衰落史(八位名导打造的金庸武侠片)(15)

然而,因为这个设想在《东成西就》里已经用过了,为了给观众带来新鲜感,王家卫又为《东邪西毒》编写了新的剧本,而人物角色也进行了大变动,也就是之后我们看到的样子。《东邪西毒》上映后,获得了一片好评,王家卫的这部文艺武侠片,也成为了港片银幕之上的一部经典。

从徐克出发揭秘武侠电影衰落史(八位名导打造的金庸武侠片)(16)

1994年之后,随着武侠片市场的衰退,金庸的武侠作品也开始在电影银幕中暗淡。如今回顾这些经典作品,让你记忆最深的是哪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