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寿啦!夭寿啦!你们都听说了吗?国内准备翻拍基圈神剧《SKAM》了!!!
这消息听的羊是垂死病中惊坐起,一口老血嘴边来。到底是哪个甲鱼出的馊主意要改编这部剧的,你出来我们好好谈谈。
挪威原版剧名叫做《SKAM》是讲一群高中生青春期生活的故事,包括他们性意识的苏醒、性取向与宗教派别的争议、友情亲情爱情之间的取舍等等青春期会遇到的烦恼与自我成长。
所以中文翻译成《羞耻》,意指面对这些“苏醒的羞耻”青少年们是如何接纳并自我认同的。
我们再来看看国内翻拍版的剧名改成了啥,《叛逆》?!Excuse me?青春期出现这些问题就是“叛逆”,这剧名是教导主任起的叭~
更糟心的是剧情设定,原定的高中生生活变成了大学,而且几个主角都是16岁就上大学,18岁就是大一留级生了(这个编剧到底有没有亲自上过大学?)。
还有这人物简介描述,看的羊尴尬到硬生生用脚趾在地上扣了一间三室一厅。
“左骞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恋情会被一枚杜蕾斯彻底摧毁”;
“每个学校都会有校霸这一角色形象,这群少年所读的高中里,校霸就是李磊”;
“语诺是朋友间的小诸葛,就因为这股葛劲儿引起了校霸李磊的注意”。
就问编剧一句,李磊跟“葛”里“葛”气的语诺搞到一起这事儿,韩梅梅她知道吗?
先不说国内编剧能不能直立行走自己写回剧本,就说你们挑来改编的青春剧,哪一部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棒子那边也就算了,欧美学生某些事儿在我们这是能播的?到时候拍出来全是敏感词“李磊我跟你讲那谁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忙音)”。
要不然就是魔改,派对狂欢改成聚众写作业,藏D品改成藏作业答案,约会亲亲改成一起挑灯补习。这样的社会主义兄弟情我们真的!真的!不想再看了喂~
很多没看过《SKAM》的人可能不太能理解羊为什么听到翻拍的消息会这么“基”动,羊今天就来给你们讲讲这部挪威青春剧为什么不能被中国翻拍!
充满蜜桃味的少年爱恋才是我们的青春期
《SKAM》这部剧听说是挪威电视台为了挽救北欧孤独恐惧症少年的自杀率,特地拍的青春教育片。分为4季,每一季的主题和主角都不同。
其中最出圈的就是第3季,讲的是高中生Isak从逃避自己性取向到对有躁郁症的Even一见钟情,两个人一同在爱情里相互救赎成长的故事。
有点类似剧版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这部剧在豆瓣评分高达9.6分,大概是目前为止评分最高的同性剧吧。而且播出后被八个国家翻拍,评分均在8分以上。
(尤其是法国版的,羊后面会讲到,先暂时收起你们准备舔屏的舌头)
男主角之一的Isak并不是一个完美男孩,别看他长得人畜无害,但在前两季中可谓是一个撒谎成性的“小恶魔”。
17岁的他性意识开始萌芽,但与周围小伙伴不一样的是他似乎并不对女生感兴趣。为了合群,在party上撩妹。
课堂上盯着女生的胸部看,试图证明自己的性取向跟朋友们没什么不一样。
直到遇见了那个人...那是遇见女生时从未有过的悸动。心里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奋力的敲破土壤向外钻,只为看见那束阳光。
还不知道那种感觉叫做“喜欢”的Isak,在各种可能的地方搜索那个人的名字,一遍又一遍的看他跟朋友拍的短片,去了解他喜欢的导演,听他爱听的乐队。
终于在学校公告栏上得知了他的名字Even。
公车再次遇见,内心狂喜却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小心翼翼的试探、逃开、再试探。
当那双湛蓝色的眼眸对自己发出邀请时,Isak义无反顾的跟他回了家。
Even的每一个笑容都让Isak移不开自己的眼睛,为此Isak对朋友说尽了无数的谎言只能能够跟Even度过那段只属于他和自己的了然时光。
但,Even女友的出现打破这一切欣喜与萌芽。原来,我喜欢的男生,喜欢女生。
误解的两人在派对上互相亲吻女友向对方挑衅宣战。
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内心的声音与情不自禁,在相互试探中确认彼此心意。
在圣诞节,一个救赎的日子,抛开世俗与偏见,扮作神与天使的模样“私奔了”。
两人闯进一间陌生的屋子,就像探索新世界一样在水底拥吻。
Even在清晨动人的音乐和美食的香气下,“色诱”Isak说出“你是我的梦中情人”。
导演将两人每一次的耳边厮磨都描写到了极致。
日常蹭鼻子、蹭脸颊、蹭脖子、吻额头、吻睫毛、吻唇角,感觉两个人身上所有的触角都交缠在了一起...
两人在床上亲吻时,都能清楚的听到Even滚动喉结吞咽口水的声音。
如果说挪威版像是像是一杯清新的加糖柠檬水,懵懂又甜蜜。那么法国版就一定是一杯细腻的红酒,深情而醉人。
在只有你我的夜晚,轻巧的为你弹奏一首《I Love You》,一点点的拼凑那些隐秘而又浓烈的心思。
从初次相见略带茫然的悸动,再到确认彼此心意时那一刹那迸发的火花。只一眼,他撞进了他的左心房,而他掉进了他的眼眶。
随着油彩颜料的涂抹,将原本空白的感情渲染成有你的画作。
无论是挪威版还是法国版,主演们美好的面庞、青涩的表达都将少年间刚刚萌发的爱恋演绎的恰到好处,我们能清晰的感受到他们的爱与焦虑。
无论是公车上羞涩到不敢对视,还是搜集所有有关于你的信息,这才是青春期暗恋小心思的真实写照。而不是国内青春剧中常用的堕胎、车祸、校霸找的“狗血三部曲”。
哪怕是一些大尺度的情欲戏,《SKAM》也是在尽可能的放大及调度视觉感官意象,采用泳池、钢琴曲、颜料、阳光等介质去传达,在宛若明信片的光影与色彩之中将情欲变纯粹,而不是简单的将欢愉流于表面。
再来看国内同性题材的青春剧的情欲戏,昏黄的打光将环境映出一种小旅馆的媚俗气息,而主演视死如归的表情僵硬的肢体,让整个过程看起来像为钱卖身的无奈。
(顶锅盖说一句,以大尺度闻名的《上瘾》看起来像是去出租屋看的色情片,没有情节铺垫只是在强硬的调动你的情欲)
虽然《SKAM》极尽展现了青少年肉体与爱恋的美好,但如果你就此以为这仅仅是一部打着青春幌子的卖肉腐片,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但这肉体是真TM吸引老夫啊,将毕生的少女心都炸成烟花献祭给两对cp了)
在爱里救赎与成长
《SKAM》教会我们的那些事
《SKAM》是编剧采访了两千多位挪威青少年写出来,目的是想要让那些青少年直面他们内心的“羞耻”,帮助他们跟成长和解,教会他们如何温柔的去爱。
关于青春期萌生的“羞耻”:
Isak藏在内心的“羞耻”是他不能去接受和认同自己的性取向,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他无意识的去贬低自己的同性恋室友。公开场合也经常表现出对gay的偏见与歧视。
哪怕是跟Even在一起后想要跟朋友坦白,却仍然想尽力摘掉“gay的标签”,极力撇清自己与gay的关系。
而Even内心的“羞耻”则是自己的病,他在听到Isak说自己讨厌精神病时下意识迟疑与逃避。
在一场欢愉之后病情发作,Even不受控制的亢奋,他一会开心的说着将来要跟Isak办一场盛大的婚礼,一会又过度消极的说这个世界上唯一能永远拥有的办法就是失去。然后在深夜赤身裸体的冲出酒店。
奔上街头寻找Even无望的Isak给Even的前女友打电话,这才得知Even患有躁郁症。这也是之前Even总是若即若离的原因。
躁郁症:又称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伴随有周期性抑郁和躁狂症状的心境障碍。时而狂躁的像火,时而抑郁的像冰,在两种极端情绪间来回反复。
两人都因为各自内心的“羞耻”陷入了对爱情、对成长、对未来的迷惘之中。幸运的是,他们有来自家人朋友的理解与支持。
关于同性群体和性取向的偏见:
在面对Isak对于同性群体就一定会“穿紧身裤、涂睫毛膏、gay里gay气”的刻板偏见时,室友是这么说的:
“那些你耻与为伍,那些穿着紧身裤涂睫毛膏的人...这么多年一直选择忍受别人的烦扰和憎恶,并不是因为他们疯狂的热衷于与众不同,而是他们宁愿死,也不愿隐藏真实的自己,虚伪的活下去”。
“在你有勇气为做真实的自己而站起来之前,你应该注意一下,不要把你自己凌驾在同性恋的骄傲之上”。
“不管你的性取向是什么,重要的是,我知道你找到了你喜欢的人”。
当Isak跟好友Jonas坦白自己爱上了一个男孩时,Jonas没有过分的吃惊于感慨,似乎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甚至开玩笑的问出“Is it me?”。
你无法知道,当一个同性者在准备向朋友坦白自己要出柜时内心有多么的忐忑,Jonas平淡的接受这项暖心举动让Isak明白“性向的选择是一件很正常的关系,正常到不论你作何选择,我都会站在你的身后”。
爱就是爱,没有少数派。
性取向只是你人生众多选择中的一项,就像你决定今早要吃什么一样稀疏平常,不是所有的男孩都爱玩汽车,也不是所有的女孩都喜欢穿裙子。
他们也只是在平凡的爱着一个人,无关性别,而每一份爱都应该得到尊重。
他们也在经历着你所看不见的战斗,请心存善意,直到永远。
关于孤岛与包容:
当Isak饱受自己性取向及与Even的感情折磨时,曾试图向校医寻求助眠药物,而校医却先让Isak学会去与周围的人沟通。
“每个人都是一座岛屿,通往其他岛屿的唯一桥梁就是语言,如果我们不和别人交流,最终我们就会变成一座座孤独的小岛”。
不要羞于去沟通,你的家人朋友并不是在责怪你,他们只是在担心你。
当Isak鼓起勇气向自己狂热信丰基督教的母亲坦白自己爱上了一个男孩时,原以为会暴怒的母亲,却发来短信给了他爱与支持。
“给我的儿子伊萨克:从1996年6月21日21:21(伊萨克的出生日期)看到你的那一秒开始,我就一直爱着你。我也会永远爱着你。永远。”
(科普一下,基督教是不允许同性恋的)
在勇敢踏出第一步后,从家人与朋友那得到包容的Isak也开始学着去包容别人。曾经说着讨厌精神病人的他给Even的前女友打电话询问,自己能为Even做点什么才能陪着他一起度过难关。
为了能让陷入抑郁的Even振作起来,Isak听取了Sonja的建议,与Even一分一秒的过。
-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是这样的,它叫做「Isak与Even:分分秒秒」。嗯…就是…我们要担心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下一分钟。你要玩吗?
-好。那我们这一分钟要做些什么呢?
-这一分钟我们亲吻。
在爱中Even也勇敢的迈出自己的孤岛,圣诞夜晚发短信向Isak坦白了自己的病情,正是因为对Isak极度的爱才让他有了害怕失去Isak的极度恐惧。
但Even忽略了一点,那就是Isak比他想象中的要更爱他,在零点钟声响起的那一刻,Isak冲出教堂奔向爱人身边,告诉他“你不孤单”。
他们选择一起面对这一切疾病、性取向...哪怕明天就要分开,但我依然庆幸遇见你,并陪你度过这一切,享受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这部剧讲的不仅仅是两个大男孩间的青涩爱恋,讲的更是年少迷惘期如何找寻真正的自己,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逃离自己内心的孤岛与他人建立联系。
这部剧中的世界不是完美的,它对现实社会中遇到的那些问题从不避讳,而是真实的把它展现给观众看。
剧中的青少年也不是完美的,他们有各自的缺点与痛处,有的改正了继续往前走,有的没改正原地踏步,但却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包容、学会和自己和世界和解、学会如何去爱!
这才是我们的“青春”,是我们想要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