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广大消费者对于笔记本性能的需求,市面上出现了诸多搭载标压处理器的高性能轻薄本。与传统轻薄本相比,这类产品有着更为强大的处理器性能,除了可以胜任文档编辑、网页流畅等日常办公任务外,还能更加流畅的进行图片处理和视频编辑等负载更高的工作,无论是工作和学习都能够带来更高的效率,受到了诸多消费者的青睐。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1)

  最近笔者拿到了两款非常热门的高性能轻薄本ThinkBook 16 酷睿版和ThinkBook 16 锐龙版,两款产品分别搭载了12代酷睿i5-12500H和全新锐龙7 6800H标压处理器,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波对比,给大家提供一些选购参考。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2)

  两台产品的配置如下表: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3)

  酷睿版本选配了RTX 2050独显,价格上贵了800元,而锐龙版为核显,并使用了更高频率的内存。

  酷睿i5单核性能领先明显

  我手里的这台ThinkBook 16 酷睿版搭载的是酷睿i5-12500H处理器,采用全新的高性能混合架构,拥有4颗性能核心和8颗能效核心,共12核16线程,睿频频率可达4.5GHz,18MB三级缓存,官方表示其性能释放可达55W。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4)

  ThinkBook 16 锐龙版则搭载的是全新的锐龙7 6800H处理器,采用全新“Zen 3 ”架构,8核心16线程,最大加速频率可达4.7GHz,16MB三级缓存,官方称其性能释放约为54W。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5)

  从参数上来看,定位稍定的酷睿i5-12500H在核心数量以及三级缓存上对比更高端的锐龙7 6800H还是小有优势的,两者的性能释放则在同一水平之上。下面我们就通过几款专业软件的测试来看看两款处理器的性能表现,两款产品都设置为了性能最强的狂暴模式,测试结果如下: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6)

  从几款软件的测试结果上来看,酷睿i5-12500H在单核和多核性能上都要领先于锐龙7 6800H,尤其是单核方面,基本都要强15%以上,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7)

  生产力酷睿i5小胜锐龙7

  下面我们进入日常办公和创意设计测试环节,先来最基本的WebXprt 4网页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包括照片增强、使用人工智能整理相册、股票期权定价、加密笔记和OCR扫描、销售图表、网上作业等典型场景,每项测试所花费的时间越短,效率就越高,总得分也就会越高,测试结果如下: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8)

  可以看出酷睿版本的领先还是蛮明显的,总成绩领先16%,各个项目的效率都更高,最多一项领先达到了22%。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9)

  接着看看PCMark 10基准测试,它主要针对网页浏览、视频会议、应用启动、文档及表格编写以及照片编辑和视频编辑渲染等项目,结果如下: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10)

  从测试结果上看,三个大项目各有胜负,总体上是在一个水准之上。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11)

  接着是我们PCMark10的应用程序测试,它主要针对的是大家日常最常用的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以及Edge浏览器的启动和使用,测试结果如下: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12)

  酷睿版本小胜一筹,总分上领先约9%,单项上则互有胜负,不过酷睿版的领先要更明显一些,Word和PowerPoint项目的领先都在达到了20%左右。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13)

  就像我开头说到一样,目前很多人之所以选择高性能轻薄本,是因为除了日常得到网页浏览和文档编辑外,还会使用PhotoShop处理图片,或是用Premiere Pro剪辑视频,这类数位创作软件对于电脑性能的要求会更高一些,所以这里我针对这两款软件进行了测试,两台电脑均使用的相同版本(2022版)的软件,然后分别运行PugetBench测试。这里稍微说明一下,由于酷睿版本附带独显,所以我在Premiere Pro项目中分别测试了它开启独显和关闭独显的成绩,结果如下: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14)

  其实PhotoShop对于显卡的需求并不大,所以即便开启或者屏蔽独显对于酷睿版本的测试成绩影响很小,而对比锐龙7 6800H的领先约在10%左右;剪辑视频的Premiere Pro则对显卡的需求比较大,开启或者关闭独显成绩差距就比较大了,开启独显的情况下领先锐龙版达到了81%,当然即便是没有独显的情况下依然有着21%的领先,总体来看酷睿版本的表现还是要更好一些的。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15)

  最后来看看CrossMark测试,它覆盖创造力、生产力和响应速度三大维度,其中生产率测试考察整机的文档编辑、表格处理、网页浏览性能;创造性则考察整机的图片编辑、图片组织、视频编辑性能;反应能力考察整机在程序启动、开启文件、多任务工作时的表现,对处理器的单线程性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能够很好的反映电脑日常事务的处理效率。这里多说一句,它考验的也是CPU的性能,我分别在开启独显和屏蔽独显的情况下进行了测试,成绩差距在1%以内,所以这里就不分开展现了,结果如下: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16)

  酷睿i5-12500依旧有着领先,综合成绩上领先15%,差距最明显的是反应能力,酷睿这边领先了30%。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17)

  不插电酷睿性能更坚挺

  当然,目前很多小伙伴都要面对移动办公的场景,此时则不一定会有电源,所以接下来我们将会测试下在不插电的情况下两款产品在几项测试中的表现如何,同样选择了相同的狂暴模式。首先还是负载比较低的网页性能测试,结果如下: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18)

  在离开电源之后,酷睿i5-12500H与锐龙7 6800H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最多的一项领先了近50%。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19)

  然后是PCMark 10基准测试和应用程序测试,结果如下: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20)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21)

  两项测试在无电源之后差距同样变得更加明显,基准测试来到了15%,应用程序则达到了22%。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22)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23)

  最后再看看CrossMark,结果如下: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24)

  差距变得更加明显,最多的一项领先来到了31%。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25)

  在离开电源后,酷睿版本的表现明显要更好一些,几个项目测试的差距也都进一步被拉大,我们也简单看看在插电和不插电情况下两者测试成绩都下降了多少。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26)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27)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28)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29)

  结果就比较显而易见了,酷睿版本在离开电源之后,性能下降的幅度要低不少,基本上都拥有插电情况90%以上的水平,充分展现出了这代酷睿不插电性能不缩水的特性,让用户时刻都能拥有更高的办公效率。

  测试总结

  从这次对比测试来看,酷睿i5-12500H充分发挥出了“核多力量大”的优势,在理论性能上对比锐龙7 6800H更强一些,尤其是单核性能上,差距更为明显。而在生产力测试中,酷睿版在日常办公和数位创作上都略胜了一筹,综合表现更加出色。当然,价格贵800块而多这块独显,在视频编辑项目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与核显拉开了不小的差距。另外就是在离开电源后,酷睿版本依然维持着更高的性能,这点对于经常在外移动办公的小伙伴来说非常不错,能够时刻保持最高的工作效率。

thinkbook 14锐龙版酷睿版对比(ThinkBook16双版本PK)(30)

  最后我们说回产品,单从生产力角度来说,其实独显主要的提升就是在视频编辑这块,对于其它测试的影响并不大,而ThinkBook 16 的酷睿版其实提供了集显版本,对比独显版本价格低了1000 ,如果对视频编辑需求不大的话,我觉得完全可以考虑非独显版本。而经常处理视频的小伙伴,则建议考虑下独显版本,效率会高上不少,还有就是RTX 2050也是可以胜任一些游戏的,主流网游基本都能够应付,像《无主之地3》、《古墓丽影:暗影》这个级别的3A在中低画质也都OK,想要玩玩游戏的话同样可以考虑独显版本。另外,锐龙版其实也拥有独显版本,不过价格上比我拿到的这款酷睿附带独显的版本要贵上几百,相比之下选择酷睿i5版本的性价比要更高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