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自由人的标准(不想成为乌合之众)(1)

重视团队协作的公司里,人们更喜欢善于社交的外向者,不喜欢那些特立独行、格格不入、不合群的内向者。

对他们的容忍限度常取决于他们是否富有或是否拥有这样的权力,这种现象让内向者的价值大打折扣。

根据达尔文“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规则,内向者应该全部被淘汰掉。

然而,这个世界却有1/3~1/2的人是内向者,其中不乏各个领域的卓越成就者。

职场自由人的标准(不想成为乌合之众)(2)

如果牛顿是去社交,而不是一个人坐在苹果树下沉思,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

如果梵高是去社交,而不是孤独地进行绘画创作,就不会有举世闻名的《向日葵》;

如果沃兹是去社交,而不是痴迷于电子学,就不会有“Apple Ⅰ”;

……

不可否认,团队协作有利于一个公司的发展,社交有其意义,但群体却有让人变“笨”变“懒”的弊端,而孤独是内向者事业成功的催化剂。

职场自由人的标准(不想成为乌合之众)(3)

群体让人变“笨”变“懒”

同侪压力

同侪压力指别人对你的影响。在群体中的个体会承受群体压力,可能会丧失独立思考能力而变“笨”。

心理学家阿希著名的研究是通过“线段实验”研究群体中的从众行为。

真正的被试走进一个实验室已经坐好6个被试(实际上是“助手”)的实验室,坐在了倒数第二个座位上。

他们被要求从卡片2中的3条线条中找出与卡片1中长度相同的线条。

职场自由人的标准(不想成为乌合之众)(4)

第1、2次实验,前5个“助手”均给出了正确答案,被试同样回答正确。

第3次实验,前5个“助手”都给出了错误答案,这就是阿希想测试的:被试是服从群体观点(给出群体一致的错误答案),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给出正确答案)。

实验一共进行了 18次,有12次“助手”都给出了错误答案。

实验结果是被试有4次以上附和了群体的错误答案,即使他知道群体是错的。当面对群体一致的错误观点时,极大多数被试至少从众1次,只有1/4被试能坚持正确观点。

职场自由人的标准(不想成为乌合之众)(5)

群体为什么会让人变“笨”呢?

心理学家罗斯等人评价了上述实验中被试的心理压力。

首先,面对与群体不一致的观点,被试会产生自我怀疑,为什么大家都这么认为?自己是不是哪里错了?

其次,与群体不一致的行为会带给他不好处境的压力。

被试表示不同意见的行为,明显是在质疑和否定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能力,对抗他们的“不成文”规范,可能会导致他遭到群体的嘲讽、排斥、孤立、威胁等“惩罚”压力,个体想继续保持与群体的关系,就会受制于这种压力,迫使他从众。

社会惰化

当领导给我一个人安排工作,我会努力去做,但给我和其他人一起安排且无单人考核时,我可能会偷懒,这种现象就是“社会惰化”。

心理学家达谢尔做过著名的“拔河实验”,结果表明一个人单独拔河时努力最大,当参加拔河的人增加时,个人出力会逐步减少。

职场自由人的标准(不想成为乌合之众)(6)

这说明群体活动中的个体比独立工作时效率更低,变“懒”了,没有人依靠时,才会努力。

虽然阿希实验的普适性还有待考究,社会惰化现象也并非完全绝对,但足以证明这些现象的存在,群体的确会让人变“笨”变“懒”。

职场自由人的标准(不想成为乌合之众)(7)

孤独成就了内向者

1975年6月29日晚上10点,随着屏幕上显示出键盘敲击的几个字母,Apple Ⅰ诞生了。

创造这一伟大时刻的正是后来与乔布斯合创苹果公司的沃兹。

职场自由人的标准(不想成为乌合之众)(8)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他在回忆录《我是沃兹》中揭晓了产生如此成就的秘诀——独立工作。

他表示自己见过的多数发明家和工程师都和自己一样腼腆,他们中最优秀的都是艺术家。

艺术家工作时最好能保持独处,这样才能不被其他人的功利想法或需求干扰,完全控制一项发明的设计。

独立工作最有可能开发出一个革命性产品,而不是在一个团体中。

职场自由人的标准(不想成为乌合之众)(9)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请教授将小提琴专业的学生分成3组:

A组:最棒的小提琴家

B组:优秀的小提琴家

C组:可培养成小提琴老师而非表演家

三组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时间相同,也有相同的音乐课程,但研究发现,最优秀的A、B组把更多时间用于单独练习,A组每天3.5小时,而C组每天仅1.3小时。

埃里克森不仅研究了音乐领域,还有国际象棋、网球等多个领域,都发现了“孤独”这个造就卓越精英的原因。

职场自由人的标准(不想成为乌合之众)(10)

作为一个普通的打工人,不能同沃兹和这些小提琴家相比,但是对于“孤独”的魔力,我也有深刻体会。

刚毕业没多久我从事市场助理工作时,虽然没有任何经验但却一做就出单,创造了一个月近10万的优秀网销成绩,受到了老板的重视,而这是我在一个个下班后孤独地奋斗中获得的。

每天下班后到晚上10点这段时间里,我一个人在公司里研究公司产品库存情况、哪些产品好卖、哪些是走量的、哪些利润高,哪些网站权重高,思考并确定整个销售过程、应对客户各类刁钻问题的方案以及开票和售后问题,并整理出相关资料,注册并发布商品信息,我能找到其他同事没有发掘的“商业秘密”,所以最终顺利地完成了第一单。

虽然在其他同事眼中是“一瞬间”的奇迹,然而背后却是我下班后无数的“孤独”时光。

职场自由人的标准(不想成为乌合之众)(11)

孤独的魔力是,只有一个人时才能真正投入到“刻意练习”和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产生卓越的能力和创造力,这就是取得杰出成就的关键。

因为团体或小组的同侪压力、社会惰化让人变“笨”变“傻”的弊端,这是在团体中无法做到的,即使能产生作用,也只能起到一小部分作用而已。

沃兹在创造那一伟大时刻前,早就完成了孤独的积累。

从小受到工程师父亲的熏陶,他就产生了对电子学的兴趣,他性格内向不喜欢外出,在别的小朋友玩耍时,他一个人独自研究电子学,12岁就自制了一个加减器,获得加利福尼亚州某科技博览会的电子类最高奖,13岁自行组装了无线电收发器,大二组装出了“奶油苏打电脑”……

性格内向的人适合独立工作,喜欢独处和思考,这一性格优势与“孤独”相对应,正是你们事业成功的秘诀。

职场自由人的标准(不想成为乌合之众)(12)

所以,在外向理想型的职场环境中,内向者不需要自卑和自我怀疑,要充分发挥这一性格优势,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而企业老板和领导也要对内向员工多一些包容和耐心,给他们多提供一些机会,创造一个适合内外者共同的办公环境,否则你可能会错失一位未来的“沃兹”哦!


作者:安莉珞,10 年职场人,机械跨界市场,助理到管理,现做自媒体和电商,专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有干货的职场分享,探寻自由之路,践行梦想人生。

不定期分享职场人际关系干货,如果你有兴趣或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助你职场如鱼得水。也欢迎点赞、收藏、评论、转发和分享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