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论语学而合集100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论语学而合集100篇(读书论语12学而篇第一)

论语学而合集100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白话试译

有子说:“礼之运用,贵在能和。先王之道,其美处正在此,小事大事都得由此行。但也有行不通处。只知道要和,一意用和,不把礼来作节限,也就行不通了。

子·关于礼与和的关系

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在“礼”与“和”的关系。

试解:

1.什么是“和”?什么是“礼”?

很多学生对“和”的具体含义拿捏不准,理解为和睦、和平、握手言和等等,其实此“和”字完全可以包含这些内容,不必拘泥于某一种解释。若要翻译,个人认为译为“和谐”或许会更恰当一些。

“和”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而想要“和”,就必然包含“尊敬”。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尊敬”表现在行为上,即为“礼”的雏形。

然而,每个人的表达习惯均有不同,本来你想表达尊敬,对方却可能做出其他理解,从而造成误会。这样,就需要大家都认可的一种表达方式,所以,就产生了“礼节”“礼仪”,将“礼”程式化、固定化,也就将“礼”公共化了,这才使得“礼”变得像语言一样,可以作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工具了。

由此可见,“礼”的生发,是源于“和”的动机。所以,“和”是内核,是前提,是基础,其决定作用。而“礼”,是外在表现方式,是行为,也是行为标准。

2.“礼”对“和”的反作用。

虽然“和”起决定作用,但“礼”程式化、公共化之后,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存在价值,也反过来影响着“和”。当然,影响好坏与否,要视情况而定。

如,可能平时我们对爱国之情难以体会和具象化,但是,很多游客去北京时,可以不去长城,不去故宫,但一定要去看一次升国旗仪式。或者,仅仅是无目的的恰巧碰到了升国旗仪式。但这种仪式,一定会激发起人们的一种爱国之情,为之欢欣鼓舞,为之热血沸腾,甚至为之热泪盈眶。——这是“礼”对“和”的反作用。

再如,有些学校为了体现学生的精神风貌,硬性规定见到老师要问好,或者其他的要求。但是,效果往往并不理想,甚至适得其反。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和”的生发,而仅仅要求做到“礼”的行为,那么,这种“礼”就变成了一种敷衍了事,一种压迫和束缚,反而阻碍了“和”的生发。这就是钱穆先生所说的:“言和必和顺于人心,当使人由之而皆安,既非情所不堪,亦非力所难勉,斯为可贵”。——这也是“礼”对“和”的反作用。

3.“和”与“礼”是一体之两面,缺一不可。

没有了“和”,那么“礼”就变得徒有其表,甚至虚伪可憎;没有了“礼”,那么“和”就变得肆意横流,缺少了必要的距离感和严肃的仪式感,也就不足以表达尊敬之情了。

丑·关于“礼”的不平等

有学生看到了钱穆先生对“和为贵”的解释:“礼主敬,若在人群间加以种种分别。实则礼贵和,乃在人群间与以种种调融”。从而产生疑问,礼不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吗?怎么还得先加以分别呢?

不得不说,学生看书很仔细,而且质疑的很到位。

试解:

本章中提到的“礼”,是周礼。本就是有阶级之分的。这种礼,不值一提。也正因为很多人都看到了“礼”中所包含的不平等,才对“礼”痛加斥责。所以,“礼”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至少,现在的握手礼,在我看来,就是想剔除“礼”中天然包含的不平等。而著名的“刘少奇和时传祥的握手”,更是这种对平等礼节的追求的具体体现。

然而,如此平等的一种礼节,发展到现在,又被人们增加了各种各样的小细节,来凸显在位者的尊贵,谁先伸手,用一只手还是两只手,捏几个指头,等等。哈哈。新中国成立七十余载,还他妈的有人想当他妈的人上人。毛主席地下有知,作何感想?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钱穆解读:本章大义,言和必和顺于人心,当使人由之而皆安,既非情所不堪,亦非力所难勉,斯为可贵。若强立一礼,终不能和,又何得行?故礼非严束以强人,必于礼得和。此最孔门言礼之精义,学者不可不深求。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无翼鸟学习社

jialouluodushuba

记得转发关注哦!

,